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 -- 张四维

共:💬147 🌺2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三回 窦宪击胡起是非 袁安庭争论古今【上】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自从出任河南尹,主管首都政务以来,袁安的仕途便一片光明。他在职十年,政绩备受各方好评。到了汉章帝建初八年,袁安就顺理成章地升任九卿之一的太仆。

所谓“九卿”,就是朝廷中地位仅次于太傅、大将军和“三公”的九位官员。“九卿”职位的设立开始于周代,后来名称多次变易,到了东汉时期固定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太鸿胪、宗正、大司农和少府。东汉九卿不仅有五彩斑斓的华丽官服,到了皇帝举办重大祭祀时,他们还可以戴上一尺二寸长,七寸宽的旒冕,也就是一块系着多串玉珠、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的木板。皇帝戴的旒冕有12串白玉珠,即“十有二旒”,木版前端系的白玉珠串长4寸,后端系的白玉珠串长3寸。官员们戴的旒冕则不同,只有木版前端系玉珠串,成色也不同:三公与诸侯应当戴7串青玉珠旒冕,即“七旒”;九卿应当戴5串黑玉珠旒冕,即“五旒”。戴上旒冕,穿上朝服之后,这些国家领导人的外形立即变得极为威风潇洒,望上去犹如神仙下凡一般。

三公和九卿们毕竟不是时装模特,他们各司其职,工作相当繁重。袁安担任的太仆,主要负责管理皇宫内的车马,以及为近卫部队督造武器。每当御驾出行,太仆都要亲自为皇帝驾车,而坐在他们身边的,则往往是东汉政府中最有权势的大将军。鉴于汉朝人除非生病,否则很少坐轿,所以皇帝只要出远门,大将军和太仆就会和他坐在同一辆马车里。这个被称为“乘舆大驾”的同车三人组合是何等重要,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之间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可能是国家大事,而这种对话又经常发生。作为御用驾驶员,太仆虽然要集中精力驾车,却无疑能够耳闻许多重大机密,增进对时局的了解,自己也可能会时常发表一些意见来影响国策。另一方面,太仆也往往成为皇帝在朝廷里的传声筒。能够出任太仆,说明袁安的驾驶技术很过硬,为人诚实可靠,不会轻易泄漏机密信息,在政治上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因而能够参予中枢决策。

需要袁安当皇帝传声筒的时机,很快就到了。元和二年春季,也就是在袁安出任太仆两年之后,随着武威太守孟云的一封加急奏折传到洛阳,朝廷上掀起了激烈的辩论。

同以往的多次辩论一样,这次辩论的焦点在于汉朝与老对手匈奴的外交关系。此时,昔日庞大的匈奴帝国已经以戈壁滩为界,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活动于河套地区及秦晋高原北部一带,臣服于东汉帝国;北匈奴则活动于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南部,与南匈奴不时发生冲突,偶尔还会侵犯东汉帝国的边疆,并对受汉朝保护的塔里木盆地诸小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经常与西域都护班超交战。

公元1世纪末,东亚地区气候变冷。作为游牧民族,匈奴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牲畜大量死亡。南匈奴由于有汉朝政府每年提供的巨额补贴,生活基本无忧;而北匈奴自给不暇,往年役属的部落纷纷叛变,又连年遭到北方的丁零人、东方的鲜卑人、南方的南匈奴、西方的乌孙人进攻,国势衰败,无力再与东汉帝国长久抗衡。东汉帝国四境不安,也有意同北匈奴和解。元和元年,北匈奴的优留单于派使者来到武威,通过太守孟云向东汉帝国提出通商的要求。汉章帝表示同意,优留单于就让手下的几位酋长赶了万余头牛马到边境上来,要和东汉商贩作交易。一路上,东汉地方官吏对北匈奴酋长、商贩们都很客气,对方也十分满意。但走到上郡时,南单于突然派骑兵拦路袭击,将北匈奴商团的牲畜全部抢走了。随后,南北匈奴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北匈奴屡屡吃亏。北匈奴优留单于大怒,又派使者到武威向孟云抗议,说南匈奴身为汉朝藩属,多次向自己挑衅,肯定是出自汉朝的授意和纵容,要求汉朝责成南匈奴,立即交还以往强行夺走的北匈奴牲畜,否则就将倾巢南下问罪。

孟云转达北匈奴优留单于要求的奏折传到洛阳,立即遭到朝廷百官的一致反对。作为百官之首的三公,太尉郑弘、司徒桓虞、司空第五伦都认为,北匈奴一贯诡计多端,反复无常。此次若让南匈奴交还牲畜,北匈奴一定会轻视汉朝,不如拒绝。北匈奴这些年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假如真敢南下犯边,发兵击退便是。惟独袁安反对说,此次外交争端,错误实在南匈奴,北匈奴往年看到汉朝的牲畜跑出国境,也都派人送回来,说明他们本无恶意。边事以和为贵,让南匈奴交还牲畜,避免一场战争,无损于大汉国威,反而向外国证明了大汉的公正无私,所以应该答应优留单于的要求。

御用驾驶员的意见,往往就是皇帝的意见。司徒桓虞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立即表态,改变立场,支持袁安的建议。郑弘和第五伦非常愤怒,当场与桓虞、袁安争吵起来。最后,汉章帝出面调停,按照袁安的意见答复优留单于。但是,南匈奴说夺来的牲畜都已经被吃掉了,拒绝交还。汉章帝闻讯,干脆自己付帐,下诏从国库里调拨专款,让度辽将军兼领中郎将庞奋去市场上买双倍的牲畜,还给北匈奴。同时,对于南匈奴以往斩杀、俘虏北匈奴兵民的“功绩”,又不加批评,反而照样按军法赏赐。

但是,汉章帝为何甘心做这样的冤大头呢?因为他希望维持北方草原上的政治均衡局面。北方草原气候干旱少雨,汉族这样的农业民族难以在当地实施长期统治,所以不让任何一个游牧民族独霸北方草原,乃是汉族政权稳定北部边疆的上策。南匈奴曾经多次要求与汉军联合北伐,一举消灭北匈奴,统一大漠南北,但这样并不符合东汉帝国的利益。汉章帝时,北匈奴已经过度衰弱,难以与南匈奴和鲜卑抗衡。汉朝如果联合周边各民族发兵,完全可以将其摧毁,却难以控制北匈奴治下的土地和人民,只能将它拱手让给南匈奴或鲜卑。这样一来,长城以北势必又将崛起新的草原帝国,给东汉帝国制造大量的麻烦。与其这样,还不如扶持北匈奴,使它与南匈奴和鲜卑等北方民族形成相互敌视的政治均衡局面。因此,答应北匈奴的赔偿请求,而又适当地赏赐南匈奴,不失为一着妙棋。这样做花费固然不少,但和战争经费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东汉政府每年赏赐给南匈奴的岁币是一亿零九十余万钱,此次赔付给北匈奴牛马两万余头,按照近年出土东汉简椟所载物价折算,市值约3亿钱。相比之下,如果在长城沿线多常驻一万名职业步兵,每年即使不打仗,没有损兵折将,不需建造新军事设施,也要至少多花5亿钱的军费,骑兵的花销更是数倍于此。《孙子兵法》云:“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绝非夸大其词。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上没有比战争更花钱的事情了,和平永远是廉价的,因此往往不被珍惜。

元宝推荐:AleaJactaEst,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