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萨评版】菊与刀 1.1 -- 萨苏

共:💬173 🌺7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萨评版】菊与刀 2.8

[《菊与刀》是美国人本尼迪克特的著名作品,也被称作西方了解日本的一扇窗,影响深远。最近,萨受一家出版公司委托为该书加些注解,聊以成篇。这个工作萨已经作了一个多月,结果对自己的水平是越来越不自信。因此,把完成的章节陆续放上来,一方面是整理,一方面也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减少错误,使其中的注解更有价值。基本的速度应该是每天放一节。

因为是与平面媒体有约,所以谢绝转载,请原谅。

-- 萨苏 ]

第一部分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二节 战争中的日本人(8)

日本政府在75年前宣告封建制度结束[萨评:日本从无一个公告宣布说“我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了”,作者何以得出日本封建制结束的具体时间呢?原来,就在本书写成前75年的187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一条重要的法令 – “废藩置县”,也就是说废除地方诸侯的权力,将其辖地改为郡县,此举解决了日本的封建割据问题,可说是明治维新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如果用这个标准看中国,中国的封建制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说来吓人,竟然是秦朝!因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改设郡县。按照西方“正统”历史学家的看法,一旦封建割据被打破,必造成商品经济的极大繁荣,资本主义就自然而然地降临了。不幸的是这被证明只是西方欧洲国家的经验之谈。秦始皇废除了分封,而且修了遍布全国的驰道和五尺道,看起来完全是在按照西方观点进行资本主义发展的准备,却偏偏用这些适于发展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这样的帝国一直到1911年才轰然崩溃,持续的时间比整个欧洲的封建社会要长得多。在我们看来秦朝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阶段呢。历史学家可以解释大多数的历史事实,但是历史从不按照专家们的理论而走。]但根深蒂固的民族风俗不是谁宣布结束就能结束的。我们在下一章会看到,日本的政治领袖是如何谨慎地构造现代日本,期望这个国家能保留大量的传统,以免丧失自身的特性的[萨评:日本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和魂洋才”,意思和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差不多。在明治维新中,日本人执行这个理论比洋务运动中的中国人更为坚决,所以他们在具体事务上以令人惊讶的程度完成了西化,而在文化上,却保留了相当多的日本传统。可惜,哪些是“和魂”,哪些是“洋才”,是自上而下规定下来的,而且这种分界在维新完成后就近乎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和魂”中保留的封建性落后性的东西就没有机会得到洗涤。人们说此后日本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封建性特别浓厚”,就是这个原因。比如日本的封建门阀制度,至今依然在它的政治中有着重要影响。]。尽管整个国家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但日本人不可能一下子变成西方人。他们在几百年里已经习惯了法律和秩序,习惯了维持法律和秩序的铁腕手段[萨评:法律和秩序,正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习惯并且赞赏用暴力手段维持法律和秩序,则是日本的独特之处了。]他们在内心深处相信,细致繁琐的等级规则就意味着安全和稳定,只要他们停留在已知领域之内,认真履行精细分配的义务,那么他们是能够信赖这个世界的。盗贼无处躲藏,内战受到制止,人们只要能证明他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他们可以申诉并期望得到补偿。[萨评:说起来仿佛太平盛世,实际幕府时代日本作为社会主体的农民在那个时代交租达到60%以上,连热的东西都难以吃上,婴儿死亡率惊人,普遍营养不良,他们却安之若素并认为这些苦是人生的正常组成部分。这种类似蚂蚁的精神固然有正面的成分,但到了侵华和太平洋战争,就成了日本兵可以满不在乎地放弃生命,并毫不留情地虐用其他民族的思想基础。不过,这并不是说日本当时很太平,本尼迪克特看到的太平是日本史书中的内容,实际上幕府后期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大的纪伊一揆起义参加者达13万人。只是日本的农民起义多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虽然来势猛烈,却是后继乏力,难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 说到底,日本的农民敢于在行动上反抗暴政,在心理上却不敢反对根深蒂固的“规矩”。]历代德川将军中最开明者曾经设置过控诉箱,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把自己的抗议扔进箱子里,只有将军本人才有打开这个箱子的钥匙。在日本,粗鲁的侵犯能得到有力的制止,只要这种行为越出约定俗成的规则。人们非常相信这些规范,大家都知道,只要遵守它,就能得到安全。

  人们衡量彼此的勇气和完美不是看他敢不敢反对或修改这些规范,而是看他是否与规范保持一致,是否奋力捍卫这些规则的尊严。[萨评:比如将军要一个武士自杀,这个武士奋起自卫会被视作怯懦,顺从地自杀才是勇敢的表现,特别是如果这武士是冤枉的,那他的自杀就更被视作英雄行为了。]要知道这些规则可不是摩西十诫中那些模糊抽象的道德原则,而是非常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这种场合该如何如何,那种场合又该如何如何。武士此时该怎么做,平民该怎么做,兄长该说什么,弟弟又该说什么,等等[萨评:您看到很少有美国人去尝试移民日本对吧?估计这种可以让人发疯的规矩圈套是他们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上不是只有日本人实行过等级制度,但日本没有像其他一些生活在强力控制之下的民族一样,变得温顺怯懦[萨评:或者奋起反抗]。这是因为日本的各个阶层的利益都被考虑到,都享受着某种保障[萨评:而这一点也让日本人在接受人与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上困难重重 – 根据等级的传统观念,日本人很自然地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且尊崇和遵守这种不平等是一种人生的义务。这使日本人在外国人眼里看来有些异样,而当他们把这种观念推广到周边国家的时候,战争,就不可避免了]。甚至贱民阶层也得到保证,让他们垄断自己的特种职业,他们的自治团体也得到当局的承认。而作为合法团体,当贱民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有适当的通道进行申诉。虽然每个阶层都很不如意,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大家又都信赖这一秩序,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而且日本的等级限制具有一种区别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弹性。他们有一整套明确合法的手段对制度进行微调,任何人都觉得这样做不会违反常规。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办法改变自己的等级身份。随着货币经济的逐渐发展,高利贷者和商人必然会富裕起来。这时候富人就使用各种合乎传统的办法使自己跻身上流社会。他们把还不起钱的农民的土地扣押下来,等待他还债,自己就变成了“地主”。农民继续耕种自己的土地,但在赎回土地之前,得向高利贷者按时交纳高昂的地租。这些富人的子女还与贫困的武士通婚,俨然成为武士的岳丈,顺利地把自己的家庭拉到贵族阶层。[萨评:日本的武士阶层一直让我感到困惑,它是一个类似八旗子弟的阶层,却没有象八旗一样腐朽,一直保持着强盛的战斗力。为什么同样是吃“铁杆庄稼”,八旗就迅速衰落而日本武士却没有呢?经过对比中日的历史,我的看法这是因为双方的国家构成不同。中国的国家在清代是由州县构成的,国家很大科技上又比周边国家要高,对外战争的压力不大 – 至少1840年以前没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吴三桂的叛乱充分显示了武将拥兵对帝国是何等的危险,所以清朝政府对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不热心,相反,这样一支军队可能反而是对政府的威胁。特别是地方的官府更与军队被严格分割开来,如果哪个总督布政使之类的“私蓄武士”,只怕等待他的不是对尚武精神的鼓励,而是杀头抄家。所以,八旗在这种气氛下成为一支摆样子的“和平军”,迅速蜕变,就不仅仅是八旗子弟不争气的结果了。而日本的武士不同,他们都属于各藩,与中央相对独立。各藩是依靠武士的实力才能够立国的,如果某藩的武士都成了八旗子弟,江户的将军会毫不犹豫地收拾掉这个藩主。因此,日本的各藩武士与中央政府是既从属又对抗的关系,始终需要保持自己的战斗力,才有存在的价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信然。]

  还有一个办法是过继和收养。富人们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武士当养子,结果亲生父母与高贵的养父母就结为亲戚;他们也让自己的孩子入赘到武士阶层,一样有效。虽然,日本人入赘的代价很大,他必须放弃生父家的身份,转入妻子家的户籍并随妻子的姓氏。但这样一来商人的后代成了武士,并获得武士的财产继承权。武士因为处于寄生地位,往往穷困拮据,给富人提升自己的身份提供了大量机会。

  因为日本的等级制度没有限制不同阶层的人互相通婚,就为阶层之间的血缘流通提供了合法而宽阔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年代,富人成批地渗入下层武士阶层。这种情况与欧洲很不一样。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是剧烈的,整个制度受到了一个逐渐发展的强大中产阶级的压力,这个阶级完整地统治了现代工业,悍然挑战城堡和重骑兵。日本却没有产生这样整齐的中产阶级,因为商人和高利贷者都以合法的手段进入了上层社会,他们与原来的上层社会结成了自然而然的联盟。结果欧洲在工厂主的重压下苟延残喘,而日本反而没有阶级之间血腥斗争的迹象。这一点,非常令人惊奇。[萨评:一个日本版的“和平演变”,有那样一句话 – 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要改造日本这样超级稳定的社会结构,大约也只有从内部发生的变革,特别是统治阶层自己的变质效率最高吧。]

  因此,看起来非常细微的差别产生了重大的、迥然不同的结果,欧洲的阶级在大尺度上固定住了,像法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就爆发了激烈冲突,贵族的财产乃至生命都会被剥夺;而日本,因为阶层之间关系较近,就没有产生壁垒分明的冲突。推翻老迈腐朽的幕府政权是谁?是商人、金融阶层和下级武士共同完成的。日本直到近代一直保留着贵族制度[萨评:日本的皇族至今存在,二战前,日本议会始终存在“贵族院”,由贵族,即华族的议员执掌。贵族被废为平民,是1947年麦克阿瑟担任日本总督期间,才做到的,将伏见宫等日本传统贵族统统废为了平民],如果没有这种温和的阶级流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见繁琐细致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制度有一些值得信赖的理由,日本人喜欢这一套制度,而从历史的大范围来看,它确实保证了许多利益,减少了流血。说它给予安全,在许多地方是有理有据的。

  在德川幕府于19世纪后半叶崩溃时[萨评:指的是作为明治维新前奏的“倒幕运动”,当时幕府的将军是德川庆喜,一个英俊的摄影家和弓箭运动爱好者,在几次战斗失败后,和平地交出了权力,此后一直过着平静的贵族生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兴趣广泛的日本末代将军德川庆喜

日本没有任何集团主张废除这些规范。那里没有发生“法国大革命”,甚至连“1848年式的革命”也没有发生。然而,形势已无可挽回。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整个森严的等级几乎同时受到了来自金钱的压力。从一般平民直到幕府将军,每个阶级都欠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债。人数众多的非生产阶级和巨额的财政支出已无法维持。财政窘迫的大名无力支付其武士侍从的定额俸禄,整个封建纽带的网络已只能供人嘲弄。[萨评:这一点,倒是反映了日本传统上对契约的尊重,契约精神正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日本在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倒也有和西方的共同语言。从这个角度说,日本当时的统治者和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同样债台高筑的国王比较相似。而中国的统治者就不同了,中国的皇帝从来不承认私人财产的合法性,更谈不上契约了,商人或者业主的钱,只是暂时寄存在他们口袋里,还是属于皇帝的,皇帝随时可以找个借口把他拿回来。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发生,摧毁了中国资产阶级积蓄实力,从内部颠覆封建王朝的希望。]他们企图靠对农民增课已经很重的赋税来避免沦亡,还经常提前征收,使农民贫困到极点。幕府也濒临破产。当1853年佩里司令官率舰队前来之时[萨评:指的是美国海军将军马修.佩里那一年帅舰闯入横须贺,以武力威胁,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历史事件,史称“黑船来航”。今天,在横须贺还有很大的佩里公园,表示对这位侵入日本的美国将军的纪念。有趣的是,日本人并不认为他是侵略者,而认为是他用大炮为日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指导日本走向现代文明,是日本的恩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海军佩里将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日本下田仿照当年来访的佩里军舰Susquehanna所造游览船,每年,这里都要举行“黑船祭”,来纪念这位将军打开日本的国门

日本国内危机已很严重。在他强行闯入日本之后,于1858年签订了日美通商条约。当时日本恰好处于封建危机的顶峰,日本民众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国家面对外国的粗暴入侵,竟然无力抵抗。幕府成了全体指责的目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