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 -- 张四维

共:💬147 🌺2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六回 袁次阳舌战新娘 当涂高蛊惑民心【下】

公元2世纪是一个全球气温变冷的时代,严重影响世界各地的粮食产量,中国自然不可能例外。加上地震、洪水、旱灾、蝗虫接踵而至,占东汉帝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农民生活质量急遽下降,几乎每年都产生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灾民。由于深陷汉羌战争的泥潭,帝国政府又拿不出足够的物资和经费来赈灾。那是一个大将军不会打仗,尚书令不懂财政,司隶校尉不管治安,三公只能扮演在野党领袖角色的黑暗时代,而老实工作的百姓却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外朝官员由于工作因素,更容易接触到下层民众,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所以也就会对中朝首脑热衷于册立小皇帝的举动嗤之以鼻,但有勇气敢于公开唱反调的官员极少。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汉帝国,就这样喝着自酿的慢性毒酒,在百病缠身中缓慢而又绝望地走向衰亡。

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全都悲剧性地集中体现在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之内。在这一年,东汉帝国的处境可一点也不“健康”。

当年七月,洛阳朝廷突然收到急报,说是以马勉、范容、周生等人为首的造反者已经组建了一支大军,正在攻打徐州南部和扬州北部的几座城池。汉顺帝刘保闻讯大惊,赶紧派御史中丞冯赦率军前去讨伐。

江淮流域可谓自古多事,从陈胜、项羽到韩信、英布,从吴楚七国到历次淮南、衡山王叛乱,长期困扰着秦汉帝国。跟据司马迁带有地域歧视性的总结,这是由于江淮流域的风水不好,气候潮湿,民风恶劣(即所谓“俗薄”),当地人思维灵活,性格浮躁,急功近利,不能持久。所以在搞政治运动时,东南地区的人喜欢搞创新,却无法善始善终,总让西北地区的人摘桃子,即所谓“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根据这一理论,刘邦把队伍拉到汉中,毛泽东把队伍拉到陕北,都是主动改善了风水,故而此后才能所向披靡。

但是,封建迷信之所以不是科学,就在于它的似是而非性质。司马迁的风水理论不能预知,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东南地区却始终保持着平静。另一方面,封建迷信之所以应该被摒弃,就在于它让许多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结果导致家破人亡。西汉末年,在当权集团的大力倡导下,名为“图纬”或“图谶”的各种预言书层出不穷,仅后来东汉政府官方承认的就多达八十余部。当时有谶书说“刘秀当为天子,”王莽的大臣刘歆便改名为“刘秀”,然后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自杀。

自从东汉帝国建立之后,扬州北部的局势就一直动荡不安,经常爆发大规模暴动。究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当地百姓比其它地区的百姓受政府盘剥更重,而是因为汉光武帝刘秀自己曾经为了证明对手蜀帝公孙述不可能取代汉朝,而大力宣扬的一部谶书《春秋谶》,上面写着:“代汉者当涂高。”单纯从字面理解,就是:未来取代汉朝的人应该来自“当涂县”,可能姓“高”。当涂县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东汉时属扬州九江郡管辖,涡河在此处汇入淮河。如果从当涂县出发,逆涡河而上(即向高处走),就会到达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涡河上游的谯县(今安徽省亳县)。如果真的可以对“代汉者当涂高”预言作出某种合理解释的话,那么这也许才是正确的答案,而不是《三国志》中似是而非,充满迷信色彩的“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对于曹操称“魏”的原因,将在后文再作进一步分析。总之,“当涂高”当指曹操的故乡谯县,应该不难理解。

很遗憾,东汉时期的人并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先见之明。“代汉者当涂高”这个预言经过光武帝的大力宣扬,很快就风靡整个东汉帝国。不光是当涂县姓“高”的老百姓,就连整个九江郡,乃至于整个淮河流域上至贵族豪强,下至普通农民的男性居民都深信不疑:我本人,或者我的后代,将会按照图谶的预言,“顺天应人,”在未来取代东汉政权,建立起新的皇朝。其中的年轻气盛,急功近利者于是纷纷付诸行动。这些可怜人虽然屡屡失败,而且纷纷付出了满门抄斩的惨痛代价,却仍旧前仆后继。他们其实本来不会有如此野心,但预言书就是这么害人。袁绍的弟弟袁术,将成为《春秋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马勉、范容、周生等人起兵前十年左右,大学者张衡曾经上书朝廷,痛斥这些预言书都是“虚妄”。张衡详细考证,认定图谶全部成书于“哀、平之际”,显然是西汉末年由王莽集团编造出来,用以迷惑官民,以达到自己篡位夺权的目的。究其内容,不仅与古籍经典严重冲突,而且还自相矛盾。它们“欺世罔俗”,社会影响极坏,所以“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可惜在那个不尊重科学的时代,朝廷不听,百姓不信。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崇尚真理的科学独行者张衡病逝,从此大汉朝廷上再也无人敢对图谶加以质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