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8) -- 碎片与记录
奇瑞的故事(10):结语 – 大企业与国家财富
当我要为这一系列故事写一个结语,我毫不犹豫就想到了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所编的这本书的名字。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大企业的崛起和国家的崛起),同时它也非常符合我看待中国目前这一系列变化的重要性。当然,正如我反复所说,奇瑞的崛起,只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中的一涓支流;奇瑞的人和故事,也正是我们这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被我们摘出来的几块碎片。反过来说,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它们的变化,也正是以这些微观的进步为基础的。
我们在行进中。我们所说的,所聊的,所想的,只是希望通过这几块碎片,反映出整个国家与本土工业所发生的变化,和过去的时代所存在的不同,面对未来的所蕴含的生机。
大工业企业的成长与崛起,是这个国家有可能从低向高平台逐个跃迁的根本动力。
“中国与其同时代的发展中国家有何不同?”当面对中国得以持续的增长,并且期盼这个国家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增长,以求能造福其亿万民众,这样一个问题,都应该成为所有研究或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爱好者们的其中一个中心问题。
当我走访一些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朋友时,他们当中一些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人总会跟我描述这样一个景象——
在广袤的非洲平原上,早晨,太阳升起。一个中国人开着车,带领着一群非洲兄弟们去搭建无线通信基站。
在这种描述中,这个中国人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往往若没有他的带领和指导,这群非洲兄弟们就会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基站按部就班给搭建起来。
这是一种貌似奇怪的现象,一群同样是乡村来的中国人,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他们就可以被安排在大工业生产线上,生产机械产品,电子产品;但如果是一群非洲兄弟,半年甚至一年的培训却很难达到这一点,他们淳朴,但在工业上依然让人操心。
感谢我们这个国家在它建立之后,努力建造起了一个在意识上平等(男女平等,长幼平等,民族意识,宗族,有社会各阶层之间流通的渠道(考试),甚至于‘尊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我知道有人不喜欢这样说,哪怕从任何角度,欢迎砸鸡蛋]’)的社会,铺开广泛的基础教育,建立起初步完善研究系统,还有完备的传统工业体系以及相应配套的工业研发体系。即便是工业化初期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们也拥有像沈鸿这样优秀的工业领导者,带领中国工业的探索者突破重围。
正因为这数十年乃至更久所积累起来的广泛的技术、知识基础以及无形的潜意识的工业传统,使得我们这个国家能够比绝大多数同等人均GDP的国家更有希望,更有走出去的潜力。乃至于当我走访一些新兴的自主企业的企业家,或者是从报章中看到有关他们的报道时,我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这个工业体系的某种记忆经过20多年之后被唤醒了”的梦觉。
但当我们打开国门之后,面临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升级,如何才能逐步地向产业链上游挺进,如何才能越来越多地把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这个国家,如何才能不是单纯通过出卖劳动力和组成“血汗工厂”而逐步提高相对收入水平,如何才能在产业链上避免对其他国家“依赖性”?
如果说我们前20年的发展靠了这个国家前面所提到普遍素质和社会意识相对其他同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优秀,那么我们将来要往更高一级迈进,我们还缺些什么?
我并不否认“市场换技术”或者通过合资组装国外产品的积极意义。事实上,例如在汽车行业里,以一汽、二汽和上汽为代表的合资企业,为我们打开了视野(尽管我们也可以通过进口产品、购买设备与样机等方式获得),提高了在生产线与工厂管理,不同生产链之间协同的能力,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在生产技能与管理上,提高了我们从整机装配到零部件生产的工艺水平。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合作与合资并不必然导致产品设计能力的产生,甚至由于人们工作活动之间的替代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技术人员们更多地被锁定在加工制造环节而遗失了在上游原有的记忆。而从对韩国先合资合作后自主的道路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20年,我们已经晚了。我们不仅发生在韩国之后,而且我们所耗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之前的韩国而且居然还没有走到正确的轨道上。甚至这种思维或者对这种模式的依赖已经(曾经)严重了我们对新思路的开拓和选择。
同样的例子甚至同样是在韩国,前大宇的技术分管副总裁就认为,正是由于大宇对通用的依赖,导致在自主开发车型上晚了近20年,是导致大宇破产被收购,而现代依然扬帆世界的不同区别。
而在中国,当引进韩国人的汽车生产也能成为我们一个城市的荣耀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到一汽去问过那些一线的工程师们,你们是否认为自己的水平比韩国的工程师们差?
我想几乎没有什么人会承认这一点。
问题不在(起码不完全在)一线的工程师身上,问题在于我们的战略,从政策制定者的战略到企业领导者的战略,然后才是在正确的战略下制定出合适的、科学的技术学习的体制。
这就是这一系列故事所想要表达的环节,即这种变化在一个特定的企业内是如何发生,怎样发生,他们如何克服了困难,他们的普通一兵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而通过这些企业的成长,又如何间接的影响并改变了国家层面上的思路;同时又率先走出国门,使得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及时地来一个转身,而避免了像阿根廷、埃及等等国家的汽车生产厂那样,只能等着别人的车型来生产,被一家抛弃了,只好等着寻找下一家。
10年之后的未来太长,我们不可预知。然而就这10年所发生的一切,已经证明这一批企业,他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起码在这10年内所做的,是正确的。想一想,当1999年驻南联盟使馆被炸时,聚集在十字路口高喊口号要发奋图强的那群工程师们,他们很多只是来自各家企业的一线普通工程师,或者刚刚离开高校的年轻人;但是10年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内的熟练工程师,或者技术专家,做出了以前我们所未能做出的产品,在国家的科研计划里面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高效地和国际一流的技术公司开展合作,并能持续地往技术梯子上往高了爬。
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中国自主轿车企业崛起之前,国际一流的技术公司,他们的技术服务、技术讲解,从来就没有免费的,甚至一个讲座也要限制“专家级”友好企业的人才才能进入。但这一两年来,他们频频在奇瑞的厂区内开展免费的展览、讲解,吸引奇瑞年轻的工程师们对他们的兴趣,增加奇瑞工程师们对他们特定技术和研究方法的理解,甚至一度为了争抢销售大楼和研究院楼下大厅的好位置而不得不排队、发生竞争。
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在一个仅是装配厂的企业,因为在那样的企业,他们可以是高高在上的,他们随便的一张纸都能卖钱。但是在这里,情况就不同了;此外也只有在这里,跟得上这趟车,也才会对他们自己企业本身更有利。
对手是评价自己力量最好的尺子。
有的人拿今天的奇瑞、吉利、哈飞等等企业跟丰田、通用、奔驰去比较。我认为,这种比较是非常积极的,因为它提醒了我们还须继续努力、继续进步。但另一方面,过多的苛求其实也是不太现实的,或者说高看了我们尚且年轻的自主企业。今天的我们的自主企业,做的是当初大野耐一刚刚从美国访问回来思索丰田生产模式,或者是本田宗一郎扬言要参加TT杯的那个时候。而它们对中国工业将产生的影响,也正如他们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兴、华为等)、机床行业(沈阳机床等)等行业中的同行者一样,是历史性的,是奠定这个工业在这个国家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的。
有人担心奇瑞以后20年的发展,如果作为一个对企业个案的研究,我们当然很值得去关注。但如果做为对工业或者对发展道路的探索,我从不担心奇瑞10年20年之后的发展,因为不管奇瑞、吉利、哈飞这样的企业10年、20年之后如何,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因此而不一样,我们将会有发展中的而且比现在更好的发动机研发能力、更好的变速箱研发团队、更好的车身设计、更好的底盘工程、更好的混合动力和更好的汽车电子等等。这一切,也许是随着它们、又或者是其他的自主整机厂发展起来的。
这正如已经过去的10年它们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已经不再有人会认为“一款发动机的研发、一款车身或者一个底盘工程”就能阻挡住13亿人无法搞自己的轿车工业。
整个工业已经因此而不一样。而道路的探寻和模式的选择,则是由先行者企业所做出的。而实际上,纵观20世纪的世界工业史,在每一个发达工业国家,也正是由先行企业所做出的贡献,带动了整个工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福特在T型车上对车间管理的突出贡献;而阿尔弗雷德-斯隆对现代大工业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再之有丰田开拓的精益生产模式;本田在动力领域的开拓精神。
而其他行业同样如此,几乎每一个行业在每一个国家的崛起,背后都可以数出推动它们发展的大企业的名字,如同仙童、IBM对IT行业的重要性,施乐研发中心的重要意义,AT&T和贝尔实验室….大企业的崛起是国家在特定工业崛起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先行者的贡献远远不止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本身。也正是这些大企业在不同时代的逐个崛起,使得这些国家得以成为强国之列。
第一辆FlintBuick-1904
斯隆对通用汽车的整合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著名范本;谁又能不承认像通用汽车这样一批企业的崛起是美国打赢二战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重要原因呢?
而反观今天的中国,我们有人才积累,我们有大量的优秀的劳动力,我们有投资能力,所谓新古典框架中要素市场上的核心要素我们都具备并且很充裕,那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够发展起来?为什么没有能够向更高的一层跃进?
问题在于正确的战略方向,以及在正确战略方向下要素的组织方式。关于做什么,如何做,怎样产生新人才新知识。而这一切具体到经济活动中,则正是由大企业的崛起来完成的。在汽车行业是如此,在通信设备行业是如此,在机床以及其他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尽皆如此;我们不仅有了这些核心企业,而且还有了通信设备芯片、系统设计、检测仪器仪表以及高精度机床等等相关工业的成长;一大批人才得以培育起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工业思想和模式,在这个社会中得到传播。具体的某一家企业或许倒下,但是它们留下的财富将受益广众,后续企业甚至后续产业将持续站起为这个国家建设其竞争优势。正如我曾经所说的,从福特制或者斯隆改造通用汽车,到日本汽车入侵北美市场,短短不过几十年,然而这已经足以使美国在相关领域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当然,无论是奇瑞还是中兴华为、沈阳机床,它们都只是在中国领域内的大企业(当然,目前华为已经是世界前10规模的企业),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大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这个竞争中来,例如在汽车业拥有人才最多的一汽(在卡车领域捍卫中国市场的大企业)等等。
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向更高的产业平台跃进,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培养一代工程技术人员,这个国家的工业和经济以及民众的普遍收入,方有更明亮的希望。
是为大企业与国家财富。
后记:《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系列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首先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小故事和一些繁琐(且罗嗦)的背景交待,我想大家已经可以对奇瑞多多少少有了一个感观的认识。对它从哪来,大概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人才和技术能力如何成长以及它对中国工业的意义有了一个发挥想象的基础。那么这一个系列的目的也就可以说是初步达到了。
其次是碎片本人的时间也已经越来越吃紧,没有办法再拖着这个系列的故事走太远了。今天还有河友提醒关于羊绒工业的那个坑没有填,嗯,那恰好就是一个相对应的故事,讲中国的农民们如何发现工业空间,一个小的工业空隙如何被创造出来,并如何挣扎着想要实现现代化大工业的蜕变。但目前还没有预期什么时候能够轻松下来好好盘计这些故事好讲出来,但我想,起码不会超过2/3年吧。
奇瑞的故事,当然还有好些;以后若心血来潮再讲,那也是后续之类的补充了,不会再这样计划地盘入一个系列。因为一则企业发展变化很快,估计等我把能讲的讲完,人家也已经杀出5000公里开外,很不一样了;二则是企业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讲多了自然会觉得有些矫情。
今年是奇瑞的第十个年头,我很衷心地祝愿他们原办越好,越走越远。我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工业能够从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中找出一条路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从而为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们带来更多附加值高的工作。让血汗工厂成为历史,老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其实,看贴的各位,我们都是这历史的一部分,我们还没有失去参与到或者正在参与这激动人心的历史的机会。
碎片与记录
【完】
【谢绝转载】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埃及警察 2 大鹏翔宇 字153 2007-05-03 00:36:21
🙂哈哈 1 碎片与记录 字76 2007-05-03 07:29:26
🙂嘿,羞死那帮不争气的。 1 冻雨 字0 2007-05-02 23:09:53
🙂【原创】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10)
🙂管理水平很重要啊 风栉雨沐 字28 2010-03-28 02:27:29
🙂好文! 非常感谢!! 1 JACK船长 字37 2010-03-27 13:01:39
🙂问题不在(起码不完全在)一线的工程师身上,太对了! 1 南云北望 字0 2007-05-04 02:49:00
🙂花谢作者、宝谢奇瑞 2 老实的九头鸟 字149 2007-05-03 1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