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征文】端午.粽子.箬子 -- 爱莲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些地方则叫做端阳节、五月节、重午节、天长节等等,叫法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习俗,那就是吃粽子。除此之外,端午还是个驱瘟除疫的节日,晚清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有很生动的描述: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粽子在古代又称“角黍”,很形象的名字;而“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对“糉”的解释是“芦叶裹米”,好个言传意会!关于粽子的起源,公认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则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吃粽子与划龙舟一样,都源自古吴越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
既然是源自吴越古国,如今的江浙一带领导着现代粽子的新潮流就理所当然了。以嘉兴为中心,这一地区在原本不加配料的“白粽”基础上,发展出鲜肉粽、火腿粽、蛋黄粽、栗子粽、胡桃夹沙粽、莲子夹沙粽等各种口味的“花色粽”,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嘉兴粽子的花样繁多,它们除了主料都是糯米之外,还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用箬竹叶包成四个角的,这与我家乡的用芦苇叶包成三角粽子的习俗截然不同。家乡离嘉兴不过百吧公里,却沿袭了北方粽子的包法,这大概与家乡是水乡、平原,没有箬竹的自然条件有关。家乡沟河纵横交错,到处都是芦苇,取芦苇叶是很方便的。芦苇叶与箬竹叶的不同之处在于,箬竹叶宽,一张便可以包一个粽子;而芦苇叶窄,要三到五片交错重叠在一起,才能包成一个底部为三角形的“牛角粽”。
“牛角粽”
家乡包粽子用的虽然是芦苇叶,有意思的是,家乡话却将芦苇叶叫做“箬子”,摘芦苇叶叫做“打箬子”,包粽子则叫做“裹粽子”,都是典型的吴语。家乡的芦苇也不叫芦苇,而是称作“柴”。同多数南方话一样,“柴”的发音也是不卷舌的。老家的“柴”有三种,红柴、普通的柴和大柴。红柴怕水,只生在河畔的高处,叶子很细,不能包粽子,竿子是红色的,很结实,编成红柴帘子冬天可以晒馒头、夏天则用来晒棉花。普通的柴就是《小英雄雨来》里说的那种会飘飘悠悠地飞芦花的芦苇,叶子是用来包粽子的,竿子比红柴粗,农家用来编成“柴网”盖房子。大柴又叫做“芦竹”,既高又大,叶子比箬竹叶还要长、阔,但有股怪味儿,是不能用来包粽子的,但“芦竹”的竿子却很坚硬、粗壮,可以代替毛竹做房子的椽子。
端午节前的两、三天,是打箬子的最好时机。动手早的,在河畔路沿挑粗壮的“柴”,打顶上的“大箬子”;动手迟的,只有拣剩下的“细箬子”的份儿。用那“细箬子”裹粽子,不仅难裹,还容易开裂、露馅!
打箬子是小孩子的事情,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约好了,人手一只小竹篮,一道出去。大家叽叽喳喳,沿着河岸又跑又跳,挑阔的芦苇叶,一张张摘下来,叠在篮子里。端午节前后,芦苇已经高过头顶了,中下部的叶子伸手就能够得着,采起来方便,但那是老箬子,不仅味道不好,还容易开裂,不能用。裹粽子必须用顶部的嫩箬子,小孩子个头矮,常常够不着,要将芦苇的头斜拉到一边,将顶上的两、三张嫩叶子摘下来。拉的时候还要小心,不能将芦苇竿儿折断。包一只粽子要用五、六张箬子,一户人家如果包四、五十只粽子,便要二三百张箬子,一个人至少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打那么多箬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芦苇间钻来转去,弄不好还会被带刺的灌木划破皮,要很小心。打箬子又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完成了任务便可以尽兴地玩。芦苇叶可以做“号”,单张芦苇叶做小号,许多张芦苇叶串在一起可以做成牛角一样的“牛角号”。芦苇叶做的号能不能发出声音的关键在“号嘴”,要折得宽窄厚薄恰当。小号的声音尖细,大号的声音沉闷。到了打箬子的时节,箬子号声此起彼伏,听得那些还没打箬子的人心急火燎的。
芦苇叶还有一大妙用,折芦叶船。一张芦叶,两个对折,便成了头尾翘起的平板芦叶船,能在水中顺流而行。如果在一侧的中间再折一道,还可以折出一个“船帆”,带“帆”的芦叶船又多了一项功能,可以在不流动的水面上随风而动。芦苇叶轻,又不怕水浸,所以芦叶船只会搁浅,不会沉没。在机械灌溉普及之前,种水稻靠的是水车车水,水来之不易,农田边的水渠总是做得很窄,特别适合小孩玩芦叶船。临近端午节的时候,水渠的水面上常常飘满了芦叶船,有单个的,也有前后许多只串在一起的,一幅繁忙的“水上交通”景象,那是孩子们构筑的世外桃源。而与之遥相对应的,则是脚踩水车、汗流浃背的农夫,好个“唧唧复唧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脚踩的水车
水车也有用牛拉、不用人力的,以大水牛拉动一木制的牛车盘,带动车拨子,把水“车”上来。与人力水车所不同的是,牛拉的水车都有个蒙古包那样的圆顶,家乡话叫做“车蓬”,“蓬”是为了不让牛晒着太阳。牛是生产资料,比人珍贵,不能亏待。即便是在新社会,那劳动人民也有“牛马不如”的时候。可谁曾想,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耕牛和水车这些东西便永远地成为历史了,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在我们与男耕女种的田园生活作告别的时候,遗憾也是难免的,旧时的许多“美丽图景”却是永远地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农家的田园生活美是美,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甚至还很艰苦。在有水车、耕牛的那个年代,粽子是很稀罕的,每年只有端午节才能吃上一次。记得小时候,端午节的前一天,父亲总是早早地起床,将糯米、箬子浸好,午饭前便将自己家的粽子裹好,再去帮那些不会裹粽子的人家。逢上收成好的年份,马不停蹄地帮五、六户人家也是有的。
从记事起就觉得,煮粽子所花的时间是最长最长的,闻着粽子的香味、咽着口水等粽子吃是很熬人的。那时母亲总是说,粽子如果一次没煮熟,锅盖开了之后再煮就煮不熟了。每次都要等到深更半夜,好不容易等到锅盖打开了,揉揉睡意朦胧的眼睛,小兄弟们你推我挤、声奋勇争先,抢着吃第一只、第一口粽子。带着箬子的清香,即便是无肉、无油、无豆、无枣的白米粽子,吃起来也是又香又甜的。
如今时代不同了,超市里随时都可以买到各色各样的粽子,大可不必等到端午节。但那“异乡”粽子吃在嘴里,尽管也是香味扑鼻,却总不能遂心如意。中个究竟, 想必是因为,那不是端午节、不是家乡的粽子、不是家乡的箬子!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征文】端午.粽子.箬子
😥哎呀,今天才看到这个! 喜欢 字279 2007-06-22 02:34:48
😄差点没吃着粽子 1 归去 字546 2007-06-20 02:19:05
😁我刚吃了粽子, 香! 2 渐行渐远 字59 2007-06-19 10:11:52
😁久违了 爱莲 字149 2007-06-19 11:14:55
😄哈, 元宝粽子! 谢 渐行渐远 字0 2007-06-19 11:18:30
🙂花 老叶 字38 2007-05-28 11:40:16
🙂那个水车就是你老家那儿的。 爱莲 字30 2007-05-28 19: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