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半【原创】学然后知不足. 一篇文章的读后感.(1) -- 副将

共:💬11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半【原创】学然后知不足. 一篇文章的读后感.(1)

今天(2007-05-29),我在万维读者网/天下论坛上,有看到了"水寒"的一篇有关计划生育的文章,题目是:"减少人口可以解决失业问题吗?". 觉得文中有些观点很似是而非, 特此摘录了下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原文如下:

前言: 应王小强老师等社会贤达和广大网友的建议和支持,水寒将近5年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系统化整理成《大国空巢》,该书全面系统反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该书不是简单将过去的文章集中成文集,而是修正、浓缩过去的观点、并增加大量内容。仲大军老师、茅于轼老先生(为《大国空巢》作序。全文42万字,即将于2007年6月由香港大风出版社出版(http://www.strongwind.com.hk/default.aspx),敬请关注。大风出版社是南怀瑾老先生(一代国学宗师)支持、王小强先生主持的出版社,其宗旨是正面利用香港的言论自由,参与严肃认真的思想交流,追求真理是一个摸索碰撞的过程。可通过银行邮购: http://www.strongwind.com.hk/catalog/

王小强老师是1980年代就参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老资格改革家(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许多制度制订者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博士,曾任职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副组长、中国体改所常务副所长、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中宏百人团)成员、粤海(企业)集团顾问。现任中信泰富政治及经济研究部总经理,Associate Senior Research Fellow, Judg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著有《文明冲突的背后》、《摸著石头过河:中国改革之路》﹑《产业重组时不我待》。合著有《改革: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1986年获孙治方经济学奖)﹑《富饶的贫困》(1987年获香港电台推荐“十本好书”)﹑《香港联系汇率保卫战》﹑《三纲合一》﹑《再造中国》﹑《西部大开发方略》﹑《西部大考察实录》。

茅于轼老先生为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伯父茅以升是著名桥梁专家。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曾任1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1993年参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理事长,现为该所常务理事。主要兼职如下: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组成员、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仲大军老师是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中国著名思想库)主任。国内目前知名的经济观察家、社会评论家、批评家、专栏作家、政府和企业顾问。曾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编委。

正文: 减少人口可以解决失业问题吗?

送交者: 水寒 2007年5月29日11:21:09 于 [天下论坛]http://www.creaders.org

减少人口可以解决失业问题吗?

--从人口和产业结构看现在的失业问题和今后的劳动力短缺

  

  作者:水寒 [email protected]

  

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理由是僧多粥少,就业压力大。难道粥是天上掉下来的?社会作为整体,有消费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生产,有生产才能提供就业,有就业才有能力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贸易是用来交换产品,如果生产主要是换外汇(而不是产品和服务),那么等于是帮别人干活。一个萝卜一个坑,有多少的人口,就有多大的消费市场,就有多大的需求,就有多少就业机会。减少人口之后减少消费,哪里还有就业?

  侯若石、何茂春、丁刚等学者认为消费实力是一种国家实力(《消费能力体现大国实力》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3日)。生产为消费服务是世界强国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大国都是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高的国家。经济大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和消费并举,进口和出口两旺,引进和输出均衡,收入和支出双高。消费的增长标志民生改善和市场活跃,而这两个因素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经济正进入一个消费产品剩余化、多样化的时代,现在缺的不是生产者,而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发言权、影响力要大于生产者。中国的强大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够制造多少产品和我们制造了什么产品,也取决于我们买什么商品,买多少商品。

  

有人说,日本人口只有1.27亿,购买力却达到4万亿美元,与人口11.3亿的印度差不多,因此消费取决于人均收入而非人口数量。但是百姓的基本生活消费是一定的,那么产品供应量也必须是一定的。比如对粮食和衣服等的需求,不论富人还是穷人,消费相差不大。同样4万亿美元的消费量,日本的消费只能提供660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而印度却能提供5亿个左右就业机会。日本对低附加值的产品需求有限,而单位消费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所提供的就业并不多。日本即使消费饱和,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过是满足日本本国的就业而已。即使发达国家的低端产品全部依赖中国和印度提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多。

  

就每个人来说,幼年时代单纯是消费者,青壮年时期生产大于消费,老年的时候又是消费为主。由于物质资本是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是报酬递增的,青壮年消费能力如果主要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培养下一代),这样不但能够使得老有所养,并且促进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却打断了这种天然的投资链,让青壮年强盛的生产能力部分空耗(过度娱乐),部分用于物质资本的积蓄(比如通过出卖产品换取外汇),那么这个资本的报酬是递减的,不但养不了老,也不利于社会进步。

  

计生委宣称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减少3亿人口(笔者认为只减少1.3亿,最夸张估计也不会超过2.2亿),等于丧失了一个相当于整个美国人口的消费市场,对中国的经济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笔者在《谁挥霍了我们的“人口红利”?》已经指出,计划生育导致家庭消费结构改变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因此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内需,才能做到生产和消费同步升级。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的内需,来自于如何把中国国民的消费潜力发挥出来,使中国经济从依靠资本驱动转变为依靠内部消费的驱动。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一直存在。消费往往是主导产业革命的动力。以前绝大多数人辛苦劳累于土地上,还难以获取足够的粮食。随着品种的改良、农业技术的提高、化肥的使用,农业生产率提高,现在工业国家只需要1-2%的劳动力就能满足所有人的粮食。如果消费结构不改变,那么意味着98%的劳动力将失业。这些“失业的”的劳动力就转移到其他行业,生产衣服、电视、洗衣机、冰箱、玩具等,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机器的引进和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的效率也提高,现在发达国家只有20%-25%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如果没有新的消费需求,那么70%以上的劳动力就得失业。有需求就有生产,现在发达国家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人们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好。现在美国农业只占GDP的0.9%,工业只占20.4%,而服务业占78.6%。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它追求以最少的代价满足更多的需求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即生产的人越少越好(减员增效)。企业的这种逐利是基于开放系统,面对的是全国(甚至全球)大消费市场,企业可以做到减员增效,将减下来的员工推到社会。两百多年以来,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引进一直在淘汰人力。每个领域都会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就得不停的创造新的需求来增加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替代”频繁,经常出现“技术性失业”。新行业在开始时候往往还没有成熟,不能及时吸纳被旧行业淘汰“下岗”的人员,这种行业更替的滞后性导致总是有失业。

  有人说,只要有失业就说明人口过剩,人口政策松不得。依照这种逻辑,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男人娶不到老婆只怪自己素质低,高素质的男人哪会娶不到老婆的?谁说男多女少的?没看到那些官员富豪都养了一堆的情妇吗?分明是女人过剩吗?

  社会作为整体是封闭系统,就必须保证生产和消费的和谐,减下的员工如果不能及时有序地转移到新的行业,他们将没有购买能力,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也会导致生产萎缩,减员就不能增效。“减员增效”是资本的自然属性,政府应该适当限制(发达国家保护员工的权益,其实就是控制雇主的“减员增效”)和引导(创造新的就业行业),既部分满足企业的追求,又缩短行业更替的滞后时间,让新行业及时接纳旧行业淘汰的人力。一个政府如果无力创造新行业,就没有资格去鼓励旧行业“减员增效”,否则谁为失业的员工买单? 可见,企业行为(家庭行为)和政府行为不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政府却用企业思维来管理政府。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本驱动型的而不是消费驱动的,各级政府盲目追求投资。

  由于有失业的存在,社会上就会产生“人口过剩”的舆论,就有控制人口的呼声。但是从宏观角度看,新产业的就业容量远比旧产业要大,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使得劳动力需求增加,如果人口增长跟不上,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

  英国在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但是工厂却又不能吸纳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失业率高,城市社会治安恶化,曾经处死失业的流浪汉。马尔萨斯人口论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但是正是由于大量富余人口(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加到3倍)使得英国顺利完成产业革命。1960年代和1970年代“人口爆炸”的思潮弥漫欧洲,英国、荷兰等国的一些学者曾经提出减少人口的设想(由于过于荒谬,决策层没有采纳),然而现在欧洲劳动力短缺,需要引进移民。

  日本在二战之前,是鼓励生育,明治初年采取了奖励生育政策,对贫困家庭,发给育儿补贴,实行孕妇登记、死产检查制度。1941年颁布了《确产人口政策纲要》,政府采取早婚多育的措施,鼓励一对夫妇生育5个孩子。二战之后日本人口达到8000万,但是随着战后经济的转型,失业率增高,开始限制生育(只是提倡,不像中国这样强制进行)。1949年内阁成立“人口问题审议会”。同年,众议院通过“关于口问题决议案”,决定健全和普及家庭生育计划。1954年,“人口问题审议会”要求把节育作为家庭计划的一部分。当人口突破1亿的时候,举国惶惶不安,并曾一度计划将人口收缩到8000万左右。1974年4 月,经“人口问题审议会”通过,正式发表了以“日本人口动向——静止人口”为题的《人口白皮书》,强调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世界上最尖锐的,把静止人口作为日本的发展目标,并把优生优育放到首位,政府重视人口宣传教育,从70年代起,开始在小学、中学、大学、加强人口教育。而现在日本人口增加到1.27亿,比二战后的8000万多出了50%,然后却面临劳动力短缺。

  美国产业革命的完成也伴随着人口激增。1860年美国总人口3100万,城市人口占17.9%(1870年为22.9%);中国1982年城市人口比例为20.6%,就是说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的起点相当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1865年水平。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农业也开始了真正的全面技术革命,无情地驱赶着众多农民进入工业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急剧减少。美国人口在1900年达到7621万,1915年突破1亿(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1930年达到1.23亿。但是由于就业供需关系的矛盾和经济政策的失误,在1933年左右有1/4的劳动力失业(其失业率远远高于中国现在的水平),社会治安恶化,生活压力非常高,但也促使美国建立社保制度。1930年代英国失业率也与美国相近,而德国的情况更差,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也只有非全日性工作。1967年美国人口突破2亿,人口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1968年美国昆虫学家保罗·埃利希出版了《人口爆炸》,人口爆炸的舆论从美国蔓延全球。但是其后随着产业革命的顺利进行,新增劳动力被顺利转移到新的产业,2006年美国突破3亿,但是社会更加稳定,种族更加融合,生活水平更高,失业率降低到只有4.8%。南北战争之后美国人口增加了9倍,源源不断的新增人口满足了历次产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1979年中国人口近10亿,2005年12.5亿,继续现在人口政策,人口高峰连13亿都达不到,然后就是锐减;即便中国现在停止计划生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生育,今后人口高峰也难以达到15亿,今后劳动力缺口将非常大。并且人口结构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建起美国这样的社保制度。

  

可见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一方面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既然有失业,那么减少人口不就解决问题吗?计生委一直是这么宣传的,甚至很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也都这么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代社会的失业问题是由于产业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而不是因为人口过多。比如说,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话,现在发达国家工农业只需要25%的劳动力就能满足大家的需求,70%的人就得失业。但是如果人口减少一半的话,消费市场也减少一半,仍然有70%的人口找不到工作。因此失业率与人口多少没有什么关系。俄罗斯人稀地广,人均资源非常丰富,2006年失业率为6.6%;日本人稠地狭,人均资源缺乏,但是2006年失业率只有4.1%。俄罗斯人口从1992年开始减少,但是失业率却反而提高了。美国人口3亿,失业率为4.8%;法国人口6千万,失业率8.7%。中国人口近13亿,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巴西人口1.9亿,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巴西人均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失业率并不比中国低。因此中国目前的失业率并不是因为人口过多,减少人口并不能降低失业率。中国失业问题比较复杂,仲大军先生在其《影响中国就业的主要因素----资本与劳动相脱节将是影响就业的主要症结》(http://www.dajun.com.cn/jiuyewt.htm)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为4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49%、22%、29%,就业结构还只相当于日本1950年代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913年的水平。中国第三产业还远没有成熟,今后劳动力需求将很大,就业潜力还很大。计划生育减少的是现在的消费者(婴儿消费市场),同时也减少今后的劳动力。中国还只是处于第一次产业革命阶段,目前就已经面临劳动力短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在人口已经接近负增长,今后凭什么实现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难道中国永远满足于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70%以上GDP,是经济的大头;今后中国就业结构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那么中国将面临严重劳动力短缺,第三产业无法发展起来,无法成为发达国家。打个比喻,以美国目前的就业结构来计算,一个国家有200个人口,正常情况下劳动人口100人(还有老人和小孩),1人从事农业,23人从事工业,76人从事服务业;如果这个国家200人中老年人比例过高,那么就没有100个劳动人口,就面临劳动力短缺。照顾老人是需要非常多年轻劳动力的,不是钱和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老人不是大棚里的蔬菜和车间里的零件,是没有办法“自动化”照顾的。养老社会化可以减少一些人力,但是减少的幅度有限。美国这么发达,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