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往今来】从唐太宗闷死鹦鹉事件谈去 -- 温相
- 共: 💬 31 🌺 100 🌵 1
李世民喜欢一个鹦鹉,经常把玩,但是,从不敢让魏征看见,因为,他知道一旦被魏征发现
难免又是一篇谈如何避免玩物丧志的好文章出笼。有一次,他和鹦鹉玩的正高兴,内侍说魏征来见有急事,李世民马上宣召,而且把鹦鹉立刻放入怀中,他以为魏征就是几句话,哪知道,魏征长篇大论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等到魏征离去的时候,李世民发现他心爱的鹦鹉已然闷死怀中。他不无无奈的说:鹦鹉啊,你不要怪朕,因为就是朕也怕这个魏征呢!
作为封建皇帝--封建皇权的最高代表,居然害怕被他们驱之如奴的属下,特别是像唐太宗这样身份更加不同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兼开国创业和守成保家双重身份的居然害怕臣下到了如此地步!确实令人思考。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一直是号称:“君臣共治”,这也是复原中国
儒家正统思想--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可以说这种朴素的思想在汉朝
兴起,至于唐宋发展到极致。唐太宗于此与有力焉!
皇帝本身权力无边,而且不具任何的约束力,这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王再刻意的强调和滥用,那么国家的倾覆和沦亡是指日可待的,此前杨广、嬴政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也因为此,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正统学派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借用“天”这个万物不可或知的混合体来对君王无上的权威做一个约束。此外,还利用君王
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的思想导引君主走向理智和清醒。所谓帝王者,一世之帝王也;圣贤者,百代之帝王也。所以,立足于成为彪炳史册的如李世民者故意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所谓
害怕的臣子,也就是小小的对立面,这是非常难得的,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国,这位皇帝能够
做到心生惕厉,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模糊的立宪君主的启蒙点滴思想!而我们遍览史书,很多优秀的帝王无不如此,像那位虽然未能称帝但实际已是皇帝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钱缏尽管出身行伍,但是见识远在杨广一流之上也是这样对待臣下的。皇帝知道害怕绝对不是坏事,相反如果皇帝要是无法无天,后果不说也知道了。
时间流转,到了公元20世纪,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位领导人毛泽东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什么呢?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如果当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时节有此精神倒不失为一种创举甚至
是成功的气质,但是,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已经有了宪法,已经准备把中国推向小康,
那么,还要怎么样的无法无天呢?很多人喜欢毛泽东的同时很喜欢他的这种勇往无前的劲头
,的确很吸引人,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作为最高当局特别是没有足够约束的最高如果在和平时期还是这样任性而为、极力鼓吹摆脱束缚,那就绝对不是国家、人民的幸事!古人说:
马上平天下,岂可马上治之?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谈起这位毛泽东,经常说制度使然,是,我们不排除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但是,制度是什么?是生与俱来的?还不是人来制定和执行的!中国能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我说
能,而且,事实证明也是能的,可惜,我们当时的主要的领导者不想避免,甚至是故意给这个祸乱创造机会!很多过来的人说起文革,简直就是自己毁灭自己!所以称为浩劫!如果我们这个民族一定要是通过这种高度自残来达到清醒的话,那么,我们就太悲哀了!而目前伤口愈合不过20多年,有些人居然又开始怀念那种无法无天的日子中的残余思想,是不是更加
悲哀呢?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古往今来】从唐太宗闷死鹦鹉事件谈去
🙂有一种鬼叫伥 4 东方青木 字170 2011-09-21 03:52:19
🙂唐代就发明了不透气的布料?明明是皇帝捏死灭口,然后惋惜。 坎肩也来谈马甲 字0 2011-09-18 03:15:39
🙂脱离具体的语境 63 雪琴 字966 2011-09-18 02:09:36
🙂毛的每句话都是错的,谁让他叫我们 7 东方青木 字198 2011-09-21 04:13:47
🙂有好事。谢 金台夕照 字124 2011-09-21 21:13:00
🙂不用和温相讨论老毛的问题 14 飒勒青 字161 2011-09-20 09:57:43
🙂哦,原來如此~新人多謝指點。 蘭亭敍 字14 2011-09-24 05: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