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节选《棋逢对手-涟水故事之一》1) -- 钟子麟

共:💬67 🌺16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节选《棋逢对手-涟水故事之一》6)

对于华中野战军来说,从保卫涟水的角度,一战涟水无疑是一场大胜仗,它不但保住了涟水城,使得华中低迷的局势为之一振,也为华中区的领导机关转移山东争取了时间,同时给风头甚健的张灵甫当头一棒,破除了整编第74师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此,中共方面大力宣传报道,欢呼“涟水大捷”的胜利。

十一月六日,新华社华中前线发出电讯稿,报道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就涟水保卫战与涟南追击战发表战绩公报:“战斗自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一日,历时十四昼夜,共毙伤俘敌军九千余人,包括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五十一旅全部,五十七、五十八两旅各一部,及二十八师李良荣部一九二旅大部。”

可能是由于情报误差或者为战时宣传所需,公报中所称全歼74师51旅并不确实。不过一战涟水“歼敌九千余”后来成为不少军史著作广为认可的权威数字,并且将其中六千左右归为74师的损失,三千左右为28师192旅的损失。《涟水保卫战》一书有一张战绩统计表,具体列出敌毙伤人数为八千四百六十四人,俘虏七百三十六人,证明了“歼敌九千余”之说。在这九千余人中,根据华野向中央报告的《涟水保卫战战况》,五千余人应是截止十月二十七日的涟水保卫战的战果,那么其余约四千人,应该是后来涟南追击战的战果。不过由军事科学院编著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 (第二卷)》(一九九六年版)在叙述涟水保卫战时,对于前面将近十天守城战的具体战果未有提及,只确认了涟南追击战的歼敌数为两千余人。

按照当时的战绩公报,按理说这样的大捷足以与苏中“七战七捷”中的任何一捷媲美,可是粟裕对战果却不甚满意,战役结束的当天,他在向中央和陈毅等人的报告中对战役检讨说:“涟水之战,由于部署欠妥,方针未明,部队往返调动,不仅在战略战役上处于被动,战斗上也处于被动(敌兵力、火力均已展开,且一部已突入城内),故我伤亡较大,俘虏不多。三十日晚继续进攻南岸之敌时,该区敌已构成据点网,逐村抵抗,节节后退,也未达大量歼敌目的。现敌已退至钦工、马场、王家口、席桥之线,构成更顽固之据点网顽抗,拟在固守待援。我为避免消耗,争取主动,决定停止进攻该顽,以便对另一敌开展攻势。”(1)后来谈到一战涟水,粟裕在回忆录里自承,就战役本身而言基本上是一个消耗战,华野自己也损失了六千余人,还牺牲了10纵司令员谢祥军。谢祥军是十月二十四清晨在该纵84团察看阵地的时候腹部中弹负伤,由于后方医院远在三四十公里以外,没能得到及时抢救,后送路上又遭遇飞机沿途轰炸延误了时间,在半路上不治身亡,年仅三十二岁,他是三年内战期间华野在战地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

陈士榘则毫不讳言一战涟水未能达成战役目的:“这次集中的部队不少,经过几天苦战,虽给敌人以严重打击,但未能达到全歼第七十四师的目的。主要原因是:七十四师系蒋介石的嫡系主力部队‘王牌’,战斗力较强,其部队队形密集,装备精良,很难分割。此次作战不但未能达到歼灭敌人,阻止其东进,收复两淮之目的,而且由于山东野战军主力部队离开了陇海路东段,南调沭阳一带,敌人即乘机占领了兰陵,并控制了陇海铁路东段大部地区。”(2)华野在涟水有所得,是以山野在山东有所失为代价,陈士榘当时是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他从山野的角度衡量得失,对一战涟水评价低调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灵甫对战役结果有何说法呢?一般战史均无提及。薛岳在战役过程中曾经向蒋介石和陈诚等人多次发出战报,上报74师在涟水作战中的进展。据这几份战报所报称的战果,74师各部战绩惊人,51旅和57旅毙伤共军人数合计过万,58旅因作为后方预备队参战不多,仅得毙伤五百余人的战绩(3)。至于74师记录的自身伤亡数字,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整理的涟水之战《敌档和敌俘提供资料》的统计数据(4):74师51旅伤亡最重,达千余人,57旅伤亡近千人,58旅在后来的涟南追击战中才正式接战,故损失较小,解放军方面也仅称袭击该旅172团一个营和旅工兵营,并将该旅一个警戒连歼灭,故前述三旅共计伤亡为两千多人。加上192旅的损失,国军方面在一战涟水的损失,估计约在四千左右。

这一阶段,徐州绥署的关注焦点在鲁南,薛岳命张灵甫进攻涟水,也是意图用74师吸引华野和山野的主力南下,把对方牵制在苏北,以策应徐州绥署在北面乘虚而入的行动,单从这一角度而言,薛岳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一战涟水打成这样的结果,对于“常胜将军”张灵甫来说却是难以启齿,即使不说是一场灾难,至少对他自信心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一当头棒喝,让张灵甫从“淮阴大捷”的飘飘然中清醒了不少,他开始重新认识和评判对手真正的水平和实力。整编第74师在事后写出一篇“作战经验与教训”的战役总结,把“上下轻视‘匪’军,对可能增援之‘匪’军,未加计算在内”列为第一条败因,并引用孙子兵法“攻坚则暇者坚,攻暇则坚者暇”自诫:“今后对敌情之估计,不可过低。”结论是今后“对‘匪’作战,在战略上应稳扎稳打,在战术上应兴旺盛之企图,采包围迂回之行动,各级指挥官特别应当机立断,以收围歼之效。”总结的几条最主要的失败原因,一是骄傲轻敌,低估对手实力,二是主攻方向地形不利,一遭反击难以立足,三是两团制之旅,形成重点困难,指挥上颇感不便。张灵甫到底对共军刮目相看了,他承认棋逢对手,认真总结了对手的优点,认为对手敢于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部队调动神速,战斗意志顽强(5)。从此,张灵甫在作战上稳重小心起来,不再肆无忌惮横冲直撞。一战涟水能够使张灵甫这样躬身自省,悉心研究对手的长短,达到知己知彼,也算是他及时亡羊补牢。

一个月后,整编第74师尚未来得及舔净自身的伤口,张灵甫又再度率军北上直逼涟水城下,他结合刚刚吸取的经验教训,又上演了一场“二战涟水”。

关键词(Tags): #张灵甫#74师#涟水#粟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