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国际大事件析赏 -- 颜子

共:💬157 🌺2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牵涉到对自己的文化历史认同感的问题

注意我并没有用中国一词。中国与否,华人文化有其历史,文字,习俗。而且华人是最讲传统的。这些并不能因为一个人移居海外就全盘抹煞。

要知道所谓中国的历史并不是现在的“中国人”所拥有的。我们初中读的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是同一个嬴政,而我们说起诗仙也是同一个李白。我们学的三字经都是以“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我们的百家姓首四姓都是赵钱孙李。要说起华夏子孙我外公姓姚,说不定和重华先祖的关系比大多数中国人都来得亲些。

而这些的一切一切都不能也不会因为我们离开了中国而改变。当初先辈们坚持华语教育的动机很简单:我们是华人,不能够忘记自己的根。即使我们要在海外扎根,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

但是这一切在近年来却有些变了样。说一个小故事:

叶鹏飞——假中国人

  在印度驻北京大使馆的记者会上,坐在旁边的英文友报同行突然被走过的一名当地年轻女记者认出来。“嗨,假中国人!”女记者戏谑地向他打招呼,全然不在意周围中国记者投来的疑惑眼光以及被称呼者的尴尬。

  两人先前在其他新闻场合碰过头,对于如何定位这个口操流利华语,又与她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新加坡华人,女记者显然无法从自己的“中国”世界观里面获得理解的方法,最后唯有用“假中国人”简单把他归纳。

这个故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到是反映了中国人一种普遍的心态。我常常认识新的中国朋友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常常是你的中文怎么那么好呀?姑且不论他们说的话是否客气之语或我的中文到底好不好,这种反应我觉得是对华人文化一种底气不足的表现。海外华人华语好是天经地义的事。反而是那些不会华语的海外华人,中国人应该更可以理直气壮的问他一句,怎么你不会华语。

当然,考虑到很多国家的政治实况,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条件去保留华文教育的。比如曾经发生过种族暴动的印尼。但是对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新马两地,华人不会中文是没有借口的。特别是新加坡政府,明明是华人政府,华文教育却严重不足,是很让人失望的。(当然你要是问新加坡人,他们觉得自己的中文很好的,比马来西亚人好。

马来西亚华教先辈坚持华语教育的动机很单纯,而肯定不是为了日后中国强大了可以分杯羹。如果动机是那样的话,普通话能说就好了,何必去用中文去学叶绿素怎么样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呢?甚至可以很肯定的说,假设所有其他资历一样,一个长着白皮肤,英文水平还行的老外,对比一个双语能力强,但是不幸出身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国那个老外肯定更加容易找工作,而且薪水也会比较高。

妹妹在北京留学,三年后放假回家,听她的口音仍然是亲切的大马腔,不禁好奇,问她在北京也是用大马腔的吗?她说:“是啊,为什么要学人家?”(国骂好像倒是学了不少)。和朋友谈起到中国发展的想法,朋友说:“生是大马人,死是大马魂,出走不是最好的选择。”

马来西亚华人不象新加坡李家一样有钱有势,也没有什么先进的科技或制度,在国际舞台也没有什么影响力。马来西亚华人有的只是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单纯的热爱。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却势必成为“弃子”。看到中国轰轰烈烈的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笔者也只能摇头苦笑。即便换来一句“东南亚诸国中,就数新加坡的华人地位高了”(补充一下,在新加坡地位高的“华人”大多数是英文教育出生的。李光耀本人的华语就很不行)也只能怪自己不识时务,自取其辱。

其实说了这么多,也只是笔者自己发发牢骚而已。毕竟大马华人有“麻坡的华语”,中国人有“大国崛起”。大家开开心心的,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只是写完了这篇,笔者突然觉得,南洋华人这个课题,不用特别开题讨论也罢。只怕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要攒花,多贴点政治中的小道新闻是正经。

关键词(Tags): #泛论#社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