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灵渠乱弹征服南越 -- 萨苏

共:💬15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从灵渠乱弹征服南越

《王者之师》谈到的灵渠,应该是秦对于中国非常巨大的一项贡献,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可以这样说。对于这条运河,还可以多说几句。

开灵渠支援南征的作战目标,是百越。

其实这个百越并不是所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含义。它主要指的是当年活动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南越民族。这个民族曾经相当强大,而且野蛮善战,但是它的文化程度比较落后,所以一直遭到华夏族的压制,-- 看出西西河的重要了吧,文化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因素呢。

南越,从人种上看,在中国人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呢?如果以黄帝为圆心,画同心圆,南越在第二个同心圆里面。

从人种上看,炎帝黄帝分别代表着汉族直系祖先的南北两个分支,蚩尤代表的是苗族 -- 想不到吧,古代苗族可是汉族祖先的一部分呢,-- 他们共同构成华夏族祖先的主要基干,或者说第一个同心圆,并不包括另外四个重要的民族:北方游牧民族(犬戎等),南越族,西南夷和东夷。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双方基本平等,甚至北方稍微占有优势的一直格斗,融合了数千年,这个话题,我们暂且抛开。

炎黄所据,不过黄河中游,长江流域之一部,那时的“中国”能够管理的国土比河南省稍大而已。把版图扩大到中国的主要各地区,则是通过兼并南越,西南夷和东夷三大族群的主干完成的。这三大族群先后被华夏族所同化,只在边远地区留下了直系后代,可谓香火不断。

这三个民族,都有和华夏族一争高下的能力,为了将这三个强大族系纳入自己的系统,华夏族进行了长期的民族兼并战争。

东夷,分布在现在华北黄河下游,征服它的王朝,主要是商,几乎每代商王都有征伐东夷的记载。并最终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但是,商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历史上的商纣王其恶行多有夸大,武王能够灭商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朝的军队主力当时正在东夷进行征服作战。

东夷是三大次华夏民族体系中第一个溃灭的。它曾经和商朝余孽进行过合作,试图恢复东方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周朝的强大而彻底失败。对于它的直系子孙下落,有东渡美国,东渡日本,和退入朝鲜三种说法。现在朝鲜的历史书中,明确声称自己是东夷后代,并据此提出高丽(朝鲜)的版图曾经包括华北平原直到江苏北部,其真实与否,就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了。

西南夷,在三大族系中力量最弱,分布地区从甘肃到四川,直到云贵高原。对西南夷的征服和融合,经过了秦,汉,三国几代的努力。秦,主要是通过征服西南夷哀牢系的巴,蜀两国,将西南夷势力赶到云贵高原,楚国也曾经征服云贵,但是庄矫率领的楚军反而被当地人同化,成为后来的“滇”国。尔后,汉朝将其征服并建立行政体系,三国蜀国的怀柔政策,最终使西南夷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融入中华民族。西南各族,依然保留了当年西南夷的许多文化特色。而按照东南亚各国的说法,今天泰国,缅甸,老挝各国,都是当年西南夷的后代。

而南越族是抵抗最顽强的一个族系,它曾经广泛盘踞华南和华东。周朝以后,一部分南越族系被就地同化,比如春秋的越国,从“断发纹身”不穿鞋,到学会车战,勾践称王,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南越部落,在竞争失利后,放弃长江流域,退入岭南,在那里,南越的文明得到一定发展,并具备相当强大的实力。

而秦始皇的南征,给了南越致命一击,从此以后,南越一蹶不振,当地的南越人逐渐纳入中华民族体系,剩余比较顽固的南越人被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一个是福建,浙江地区的山越,一部分继续南退,直到中南半岛的荒蛮之地。

山越长期处于山区,文化比较落后,在三国时期被吴国的殖民体制彻底摧毁,民族消亡。

南方一支的南越一度被中国政府统辖,编为“象林县”,又称“象林夷”,这一支南越人比较顽强,后独立并发展成为现在的越南。因此越南人有说法:有木棉树的地方都属于越南。这就是指的南越占据岭南时代的版图。

前面很多文章已经说到,没有灵渠,就没有秦南征的胜利。由此看来,灵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历史上灵渠的修筑颇有传奇性质。史禄在试图开掘越城岭的时候,因为当地多为石山,简陋的工具无法很好开掘,工程进展非常缓慢,灵渠的修筑几乎被放弃。

这时,史禄在当地的岩石上看到有烧蚀的痕迹,得知当地有一种特殊的开采石料的方法,由此制定了新的开河方案,才修成灵渠。

史禄的方法是在需要开掘的石壁处焚烧,升温后加以冷水。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石壁崩塌,工人只要清理现场,就可以轻易完成工程了。

这种做法,到解放前炸药普及为止,一直是中国特色的开山方法。

传说中修灵渠秦朝曾杀掉两名负责的将军,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法的苛酷。

话说远了,看来,灵渠的开掘,对于中国版图的维系,还起了不少作用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