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顾剑: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 -- 海天

共:💬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四部:双雄会,英雄的结局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

第四部:双雄会,英雄的结局

--顾剑

1。布莱登菲尔德会战之后的战略形势

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之后,提利的帝国和巴伐利亚军队主力遭到决定性挫败,提利本人退入德意志纵深休整。因为那时德国大地已经满目疮痍,要招募无家可归的人从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过多久,提利的实力又已经恢复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那支久经战阵的得胜之师,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因此,德意志整个纵深地带,都敞开在古斯塔夫面前。

古斯塔夫此时的威望如日中天,所有的诸侯,包括皇帝的宫廷在内,听到他的名字都要颤栗。新教诸侯都欢迎他,而旧教诸侯也不敢公然反抗而得罪他。古斯塔夫接下来的抉择,是下一步何去何从。法国首相黎塞留和古斯塔夫手下的霍恩元帅都建议直捣黄龙,突击皇帝的宫廷维也纳,但是没有被古斯塔夫采纳。今天的历史学家对他的做法是有争议的。首先,他违反了今天军事科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战略追击。其次,他如果直捣维也纳,可以主宰和谈,提出任何他想要的和平条件。此时建立一个在他领导下的德意志新教联盟,并以此作德意志统一的基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也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相反的看法。笔者总结利德尔-哈特、富勒、道奇、杜普伊等著名军事理论家的观点,觉得可以归纳出几条支持的理由。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当时的维也纳不是帝国真正的重心所在,就象当时萨克森的首都莱比锡、两百年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国首都莫斯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样。占领了也不一定能结束战争。尤其是以皇帝菲迪南二世对天主教的狂热,是不会轻易放弃战争的。第二点也很重要,德意志新教诸侯骨子里还是把瑞典当作外国侵略者,尤其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两位选帝侯的态度并不明朗。古斯塔夫深入南德进攻维也纳成功固然是好,万一有什么挫败,背后诸侯必然纷纷背叛,后路就断了。我觉得这跟明朝李自成打进北京然后脆败的道理是一样的,民心未固,根基不牢,表面上所向披靡,实际上是一支悬军。这种悬军之势经不得挫败。

其他几条理由则比较次要。第三点,尽管霍恩元帅的建议是发自真心,黎塞留作同样的建议却是另有目的。黎塞留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瑞典和波兰停战投入三十年战争,就是有他在幕后运作。他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瑞典的军事力量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为法国利益服务。但是黎塞留没有想到古斯塔夫的军事成功这么快这么彻底。他不愿意古斯塔夫进军西德莱茵地区,因为法国自己对莱茵河地区也有野心。所以黎塞留才怂恿古斯塔夫进攻维也纳。第四,古斯塔夫其实也对黎塞留的用心看得很透。就他自己的利益而言,进军西德那些富庶的,没有遭到战争破坏的德意志邦国,可以补充给养和休整部队,也可以在全德扩大自己的影响。而法国当时还被阻在德意志和法国边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离莱茵河还远,即使心里不愿意,也无力干涉瑞典的行动。第五,古斯塔夫还可以进攻西南德国的巴伐利亚选帝侯。拔掉了这个天主教联盟的首领,就摧毁了皇帝和旧教势力的支柱。因此,古斯塔夫选择的是一个长期作战的稳健的战略方案。但是对这5点理由,笔者个人也还有两点疑问:一是,进攻维也纳固然是悬军之势,经不起挫败。但是以帝国当时的军力,未必就能给古斯塔夫一个挫败。二是,进军莱茵河流域进入了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固然无力干涉,但是如果撤除对瑞典的财政和外交支持,也未必对瑞典有利。

实战中古斯塔夫的最终决策是:萨克森军和瑞典军兵分两路。萨克森军向东打捷克,攻入皇帝的波希米亚王国领地,恢复那里的新教势力。瑞典军向西,进军莱茵、美茵河流域的图林根、美因茨诸邦。此时的提利伯爵所部,实力迅速恢复到3万人左右,又与巴本海姆会合,向北方机动,希望引诱古斯塔夫来追。但是古斯塔夫没有上当。提利率部退保巴伐利亚本土,古斯塔夫占领了既定目标之后,也挥军指向巴伐利亚这个天主教联盟的支柱。1632年4月,两军隔列克河(Lech)对峙 ,提利的阵地三面环水,一面是堡垒,非常坚固,只是他这侧的河岸比较低,暴露在对岸炮火下。古斯塔夫对自己的战场作战能力充满信心,作出了一个在那个时代鲜见的大胆决策:在一支人数和自己差不多的敌军面前强渡河流天险,并进攻要塞。结果4月15日的列克河战役,瑞典军在炮火和烟幕的掩护下强渡成功(瑞典军的战斗工兵在当时欧洲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击溃敌军,老将提利本人也在这次会战中被炮弹削断腿。古斯塔夫曾经为提利派去自己的宫廷私人医生,也无法挽救,两周以后提利死去。但是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古斯塔夫在历次会战中,都很少发起坚决的追击。实际上坚决的实施战役追击,把突破变为突进的指挥艺术,是两百年后在拿破仑手中才成为欧洲军事科学的一条准则的。当时的欧洲名将,无论是古斯塔夫之前,还是之后的杜伦尼、孔代、马尔博罗,都没有这个概念。

2。 华伦施泰因复出

提利死后,帝国再也没有干城之才可以与古斯塔夫争锋。皇帝菲迪南在万般无奈之下,这才又转向了华伦施泰因。此时放眼欧洲,也只有华伦施泰因才有这个能力和威望出来跟古斯塔夫过招了。

可以说,皇帝在政治上没有看错华伦施泰因这个人。华伦施泰因胸怀异志,他的忠诚不是对任何一个王朝或个人,他只忠於他自己一个人,和他统一德意志的理想。在第一次被迫交出兵权之后,华伦施泰因也对皇帝心怀怨望,他退居自己的庄园,静静地观望事态发展,对古斯塔夫的一举一动,他在观察,在思考,在学习。尤其是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之后,华伦施泰因甚至也向古斯塔夫输诚,他写去书信,表达了在古斯塔夫麾下服务的愿望。古斯塔夫虽然高兴,但也知道这不是一个久居人下的池中之物。同时,古斯塔夫也知道华伦施泰因和其他各个宫廷也有接触,所以他留了一份戒心。在给华伦施泰因的复信中,古斯塔夫同意让华伦施泰因为他率领德意志的军队,但是拒绝拨任何一支瑞典军队让华伦施泰因指挥。

1631年底,在走投无路的皇帝的请求下,华伦施泰因终於答应再次出山,接替提利担任帝国军队总司令的职务,提利仍然是巴伐利亚军的司令。但是他开出的条件也高得吓人:皇帝未经他的同意,不能发布任何政令,不得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华伦施泰因拥有全权处置战区任何事务的权力,包括诸侯的事务,皇帝则要加速取消“归还敕令”的进程。

1632年1月,华伦施泰因被任命为皇军的代理总司令,4月提利伯爵战死后,华伦施泰因正式就任总司令职务。

3。两大高手的正面较量

华伦施泰因甫任新职就出手不凡。笔者对华伦施泰因最为佩服之处就是他能够一上来就分析出对手和自身弱点的本质,并且能扬长避短。他明白自己的军事力量,即使数量上可以超过古斯塔夫,质量上也远不是对手。但是他也和古斯塔夫本人一样清楚,瑞典的战略弱点在於其盟邦和退路。因此,华伦施泰因就任总司令之后,不去和古斯塔夫正面过招,也不理会皇帝的催促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的求救,而是先在自己的老家波希米亚境内招兵买马,然后首先攻击自己的老部下,阿尼姆指挥的入侵波希米亚的萨克森军队。

果然萨克森军没有斗志,很快被华伦施泰因击败。但是华伦施泰因也不对阿尼姆赶尽杀绝,而且萨克森人骨子里想的是走皇帝和瑞典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跟华伦施泰因本人的政治理念实际上很相近。华伦施泰因和阿尼姆两人的私人关系不错,而萨克森选帝侯又对阿尼姆言听计从,华伦施泰因就利用这层私人关系,说服萨克森军队不全力在瑞典一边作战,甚至退出波希米亚。在扭转了波希米亚局势之后,华伦施泰因放过阿尼姆的野战军,直接入侵萨克森本土,威胁古斯塔夫的后路。

华伦施泰因这招正打在古斯塔夫的痛处,但古斯塔夫也绝非庸手,他才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战略主动权,跟着华伦施泰因的拍子跳舞。古斯塔夫举全军不顾萨克森,反而全力入侵巴伐利亚本土,目的是逼华伦施泰因放弃萨克森来援。但华伦施泰因不为所动,反而谋求和从古斯塔夫面前败退的巴伐利亚公爵所率领的巴伐利亚野战军会合,并力占领萨克森。

这个严重的威胁,古斯塔夫不可能置之不理。他一旦获悉巴伐利亚公爵和华伦施泰因准备会师的消息,立即亲率一部分兵力,昼夜兼程向北狂奔,企图在会合之前隔开这两支部队。这是个极为冒险的决定,因为古斯塔夫带去的兵力是太弱了,他希望以雷霆般的速度和奇袭的心理震撼力来取胜。但是古斯塔夫的远程奔袭终於还是晚了一天,未能阻止华伦施泰因和巴伐利亚两军在埃格尔会师。这时古斯塔夫只有1万8千人,面对的是华伦施泰因的6万大军。1632年8月份,古斯塔夫不得不后退到小城纽伦堡要塞据险而守,同时传谕首相奥克森斯滕领兵火速前来支援。

华伦施泰因领大军追到纽伦堡,并不挑战,而是在城外扎营跟古斯塔夫对峙。这是两大高手第一次直接对抗。华伦施泰因是一个更为谨慎的战略家,尽管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他担心自己的军队素质不如古斯塔夫,因此对战场上一决胜负并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他知道时间和空间对自己有利,古斯塔夫的战略地位不利。因此,华伦施泰因选择了闭门不战。他的作为,象极了三国演义里在五丈原屯兵的司马懿。但是华伦施泰因也有失之过於谨慎的地方:他的6万大军竟然眼睁睁地看着瑞典首相率领援兵和古斯塔夫会合而不做任何干涉。

古斯塔夫与首相会合后有兵5万,而小城里面和附近的粮食基本上都吃完了,瑞典和帝国两支军队同样面临补给上的困难。但是年轻的古斯塔夫更沉不住气,他每天出城向华伦施泰因挑战,华伦施泰因就是坚壁不出。9月,古斯塔夫选择了华伦施泰因营垒最强的一个角主动进攻。这里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一旦攻陷,帝国整个营垒都守不住,而且古斯塔夫对瑞典军的战斗力深具信心,又认为附近一座小山的地势可以充分发挥炮火支援的威力,他打算冒险,重演列克河战役的一幕。但是临战的那个晚上,瑞典军才发现那座小山太陡,连瑞典的轻型火炮都搬不上去。於是瑞典军不得不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强攻堡垒,而且守军还占人数优势。这次战斗,瑞典军损兵4千人失败。

华伦施泰因在取得一次胜利之后,仍然不动,双方粮尽,都支持不下去了。古斯塔夫在撤退的前一天,还作最后一次努力,以中世纪骑士的姿态,向华伦施泰因发出一封正式的挑战书。第二天,瑞典全军出城列队准备会战,华伦施泰因仍然按兵不动,古斯塔夫只好领兵离开。而华伦施泰因并没有追击,只是静静地看着瑞典军撤离,不久也拔营,向另一个方向缓缓撤退。

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两个人的第一次交锋,华伦施泰因占了上风,但是基本上两军之间是对峙的形式,没有爆发大战。华伦施泰因引兵回到萨克森,继续他的征服工作,古斯塔夫又向士瓦本(Swabia)进军,还是希望把华伦施泰因的主力吸引过来决战。华伦施泰因认准了萨克森,仍然不为所动,古斯塔夫只好转身回来,向萨克森进军,寻求与华伦施泰因正面决战。华伦施泰因和古斯塔夫各自都把分散在德意志各处的力量紧急召唤到萨克森境内集结,巴本海姆的部队被从北方波罗的海沿岸召回,古斯塔夫的萨克森盟军也被召唤向瑞典国王靠拢,一时之间战云密布。

但是华伦施泰因这时犯了一个料敌的错误:当时已经是1632年11月份了,按照那个时代作战的惯例,军队入冬要到冬季营地休整,冬天是不作战的。华伦施泰因虽然在集结兵力,但是他以为瑞典军也会象往年一样进行休整,而华伦施泰因本人的一贯方针也是避免决战,所以他有点一厢情愿地低估了古斯塔夫作战的决心,放慢了集结兵力的速度。他命令巴本海姆在向主力靠拢的时候,顺路进攻莱比锡城,这样就耽误了集结的时间。而在瑞典军队完成集结之前,有一段时间,华伦施泰因其实是处於三支敌军之间的内线有利位置上,他的兵力少于其总和,但是比任何一支敌军要多。本来他有一个利用内线位置各个击破的机会,但是由於华伦施泰因一贯谨慎避战的战略风格,而宁可放过了这次机会。

与之相对,古斯塔夫此时也没有完成集结兵力,但是一旦他获知华伦施泰因的兵力也没有收拢时,古斯塔夫下定决心不等集结完毕就发起决战,这一招出乎华伦施泰因的预料之外。当华伦施泰因侦察到古斯塔夫率军出现在附近寻求决战时,不得不于当夜紧急给巴本海姆写信,命令他放下手边的一切事情,星夜向主力靠拢,预期巴本海姆在一天之内就能赶到战场。

4。决斗吕岑战场

1632年11月16日,古斯塔夫统帅的瑞典军队和华伦施泰因指挥的帝国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一个叫吕岑的地方摆开战场。这次会战,将是两位天才统帅之间最后也是最高潮的一次较量。对这一点,可能两位统帅事先都有认识。但是他们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会战也将是他们各自辉煌军事生涯的终点!

对於吕岑会战中双方的兵力,历史学家门众说纷纭。一般来说,对瑞典军队的兵力估计都比较相近,大约在1万5千到1万8千之间。对於皇军的兵力,各种说法从1万2千到2万5千的都有,另外还要加上巴本海姆星夜赶来支援的8千部队,后来这支部队在会战的当天也及时赶到了战场。所以很难说数量上谁占优势。素质上,瑞典军队的优势是明显的。帝国军队的优势在於,巴本海姆的援军及时赶到战场,而古斯塔夫所盼望的萨克森援军却始终没有赶来。

两军对垒的战场,中间是一条大道,有很深的路沟,帝国军在北,瑞典军在南。华伦施泰因有先见之明,预先占领了这条大路,并在路沟中配置火枪兵,把它变成一条天然的堑壕。华伦施泰因呈一线配置,右侧依托一个有风磨和磨坊的小高地,左侧依托一条沟渠。皇军的炮兵群集中在右翼和中央的前方。

瑞典军中,此刻古斯塔夫手下几员大将中,只有德国的魏玛公爵伯恩哈德在,首相奥克森斯滕、炮兵将军托尔斯滕森、巴纳尔和霍恩两位元帅都领兵在外,还没有赶回来。另外在军中的,就是瑞典老将克尼弗森。瑞典军成两线配置,克尼弗森居中,伯恩哈德指挥左翼,古斯塔夫亲自指挥右翼。骑兵预备队配置在第二线。古斯塔夫的计划是,以右翼为主攻方向,击溃华伦施泰因的左翼以后,把他和背后的莱比锡城分隔开,再卷击帝国战线的其余部分。

两位统帅都有伤病:华伦施泰因痛风严重,不能骑马,只能叫人抬着,躺在担架上指挥。古斯塔夫肩膀上的旧伤发作,盔甲的系带勒得伤口发痛,索性不顾部将的恳求,连胸甲和头盔都不戴就上了战场。

跟两百年以后的滑铁卢战役非常相似的,吕岑战役的开始,也因为恶劣的天候一拖再拖。两军清晨即列阵完毕,古斯塔夫急于发动进攻,因为他知道,巴本海姆的帝国增援部队随时可能会赶到战场,而他的萨克森援军,距离还稍微更远些。但是清晨的浓雾使得能见度几乎为零,不可能开战。直到早晨10点左右,浓雾才渐渐消散,瑞典军队一声呐喊,全线向皇军阵线发动冲锋。古斯塔夫本人在右翼瑞典军队的前头冲锋,在夺取路沟,与帝国军队的最初交火中,肩膀和胳膊就受了伤,他的战马颈部也受重伤。但是总的来说,大战开始时,瑞典军队全线的进展都很顺利,不但右翼达成突破,中央和左翼也夺取了大路,中央的部队缴获帝国军队的7门大炮,掉转炮口向帝国军队轰击。

正在此时,战局突然出现不利于瑞典军队的转机。首先是中央的瑞典军向左转,想去攻击帝国军队右翼,但是这个机动使得自己的右侧暴露,与右翼衔接出现空洞。华伦施泰因趁势发动反攻,把瑞军中央又赶回了路沟的另一边。与此同时,弥漫在战场上的大雾又一次转浓,两方面的指挥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华伦施泰因没有利用这个战机,进一步突破瑞典军的战线中央,而是命令中央停止前进。古斯塔夫正在战线右翼乘胜追击,听到信使汇报的中央失利的消息,马上率领精锐的斯马兰德(Smaland)骑兵团回援中央。 在大雾中,一马当先的古斯塔夫和骑兵团失散了,只带三名随从,却闯入一大群在战线中央游荡的帝国军人之中。在短兵格斗中,古斯塔夫的两个随从被砍死,另一个随从受伤逃走,古斯塔夫本人头部,颈部,背部接连中了几处致命的枪伤,几乎立刻坠马而死。只有他的战马,带着浑身的血迹,自己跑回到瑞典军的阵线。

就在古斯塔夫领兵从右翼回援中央的同时,巴本海姆的8千帝国援兵也从莱比锡大道赶到战场,并立即对瑞典军的右翼发动反冲锋。在激烈的战斗中,此时已经晋升为元帅军衔的巴本海姆,也阵亡在队伍的最前边。

当浓雾最终消散的时候,瑞典军队发现自己的中央遭受挫折,右翼敌人有生力军赶到,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统帅,他们视为战神一样崇拜的古斯塔夫国王,竟然阵亡了。如果换作当时欧洲的任何一支军队,也许到这时都已经丧失信心,全线溃退了。但是国王的死,反而激起这支身经百战的劲旅中每一个战士的复仇怒火。他们不管了,他们豁出去了,他们现在只知道进攻,只知道复仇,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后退,他们杀红了眼,也不接受任何俘虏。瑞典人由伯恩哈德接替指挥,重整旗鼓,拼命发动一次反击,抢回了国王的尸体。但是巴本海姆的后续部队赶到,又一次稳定了帝国军队战线。这是双方意志力的比拼,就连身患痛风的华伦施泰因本人,也走上了战场,在战线中段亲冒矢石,激励士气。他心里清楚,仗打到这个地步,要么是最终击溃瑞典的决定性会战,要么是他本人身败名裂的最后一战。

近夜的时候,伯恩哈德把两线的瑞典军队干脆并为一线,不肯甘休的瑞典人再拼最后的力量发动一次进攻。这一次,守卫右翼磨坊高地的帝国军队终於支撑不住溃败下来,勇猛的华伦施泰因本人一直在中央督战,他的随从被打死,坐骑倒毙,斗篷被滑膛枪弹击穿。他终於感到无法跟这股由古斯塔夫的死所燃起的狂热怒火相抗衡。夜幕降临,华伦施泰因承认失败,率领部下离开了战场。瑞典军队也是筋疲力尽,无力追击。这次会战,帝国军队损失1万人,瑞典军队损失5至6千人。瑞典击败了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将军,但是他们自己,也失去了军队的核心,一代名将古斯塔夫-阿道夫。

当笔者回顾这次战役的时候,常常惊讶于吕岑战役和两百年后滑铁卢战役的惊人相似。都是因为恶劣天气耽误了开战的宝贵时间,吕岑是因为雾,滑铁卢是因为连日下雨使得地面泥泞无法运动炮兵。也都是最初的战场胜利者无法及时扩大战果,吕岑又是因为雾,而法军在滑铁卢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步兵。两次战役都是交战双方各自有一支兵力在赶赴战场的途中,也都是只有其中一方的援兵及时赶到。所不同的是,滑铁卢的拿破仑失败了,而吕岑的瑞典军队,尽管有如此种种的不利条件,却胜利了。公允地讲,古斯塔夫本人在开战不久就阵亡,没有亲自指挥和控制战役的进程,战役的胜利,无法归功于他的战场指挥艺术。但是在他死后,他一手缔造的瑞典军队,却发挥了素质上的优势,为他打赢了这一仗。这是古斯塔夫军事制度改革的最终胜利。

5。 华伦施泰因的归宿

吕岑战役古斯塔夫阵亡,华伦施泰因本人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本来德意志皇帝和天主教诸侯对他虽然疑惧,但是不得不借重他的军事才能来抵抗瑞典。吕岑一败,华伦施泰因的信用已经破产,他不可战胜的威名已经蒙尘,军队对他的信心也有动摇,华伦施泰因即使在军中,也不能指望象第一次引退那样,有那么多的铁杆心腹随他而去。况且,帝国最可怕的对手古斯塔夫已经阵亡,也是“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候了。皇帝疑惧他,诸侯因为他的军队横征暴敛所过为墟,也憎恨他。华伦施泰因的败落其实是早晚的事情。

比这些显然的政治现实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似乎华伦施泰因本人的精力、智力,也随着古斯塔夫这位伟大对手的逝去而枯竭了。吕岑战后,华伦施泰因再也没有严肃地作过战,总是按兵不动,和德意志各派诸侯和欧洲各大强权作各种各样的政治交易,尤其是与萨克森和瑞典。但是他所做出的各种诺言相互矛盾,不久,欧洲的各个宫廷都对他失去了信任。瑞典首相奥克森斯滕和军团司令伯恩哈德公爵元帅,都不信任华伦施泰因作出的带领部下投诚的诺言。而他昔日的旧将,代表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两大选帝侯前来谈判的阿尼姆元帅,变得尤其厌恶他的政治手腕。华伦施泰因想统一一个超越宗教偏见和军阀割据的德意志,他怀有三国时曹操那样伟大的政治抱负,但是他不是曹操。也许他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不逊于曹孟得,但是他的政治技巧却逊色远矣。

华伦施泰因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本来他手握重兵,有这样做的资本。但是他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就是竟然不牢牢掌握军队,而是在1634年自动离开了军队,带着一帮铁杆亲信回到自己在埃格尔的庄园闭门卧床修养。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有许多猜测,可能华伦施泰因是真的疾病缠身,才作出这个不理智的决定,也可能他是听信了占星师的话,因为他一生真正信仰的,不是旧教也不是新教,而是占星术和他本人的利益。更可能的是,皇帝已经在军队中离间了他的威信,他不得不出走。因为在此之前,华伦施泰因的手下大将,Piccolomini, Matthias Gallas, Aldringen, Hatzfeldt, 甚至他的占星师Zenno, 都向皇帝的宫廷通报他的叛国行为。华伦施泰因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Ilow和Holk两位元帅,和他的内弟Treka,而Holk元帅还在1633年死于黑死病。

直接导致华伦施泰因下台的,是1634年的宣誓事件。1月12日,帝国军中所有将领都被要求宣誓忠於华伦施泰因,“只要华伦施泰因为皇帝服务”。但是当誓词的书面内容出来以后,人们发现“只要华伦施泰因为皇帝服务”这个限定条件被删去了。在部将 Piccolomini 的 告密 之下 , 皇帝 马上 解除 了 华伦施泰因 的 总司令 职务 。 而 华伦施泰因 竟然 不 加 反抗 地 就 带 着 亲信 离开 了 军队 。 华伦施泰因 耍 了 一个 小 聪明 , 但是 却终於还是在政治上糊涂了一把:他不明白,他本质上是个军阀,而军阀离开了军队就什么也不是了。这一次他主动放弃军权,和第一次引退不一样,第一次有古斯塔夫造成帝国危机,皇帝会求他出山。这一次,他的引退无异于判处了自己死刑。

1634 年2 月25日 ,皇帝菲迪南派遣爱尔兰雇佣兵将军巴特勒,和两位苏格兰雇佣兵上校莱斯利和乔丹,率领军队冲进了华伦施泰因的城堡。一位英国上尉沃尔特。德弗克斯(Walter Devereux) 一戟刺死了刚从病床上爬起来没有作任何抵抗的华伦施泰因。华伦施泰因没有经过正式审判定罪而被杀,因此许多历史著作中都说华伦施泰因是被皇帝暗杀的。一代枭雄落得如此下场,也着实令人可叹 。近两百年之后,德国伟大诗人席勒,创作了三幕戏剧“华伦施泰因”,使他的故事在德国家喻户晓。

(未完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