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老拙侃股票92】第39周汇报 ——9个月浮盈148% -- 老拙

共:💬57 🌺1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帖】几条关于基金和主力仓位的前后消息的综合解读

转个天涯的帖子,未验证里面的数据是否准确,不过似乎挺有道理,当时我们大家都未对这些消息加以分析。

作者:匣中剑0025 提交日期:2007-10-28

『股市论谈』几条关于基金和主力仓位的前后消息的综合解读

几条关于基金和主力仓位的前后消息的综合解读

  

  一条基金持仓消息被作为利好广泛流传。

  这条消息是《上海证券报》10月26日署名周宏的名为《基金持股创新高 占A股流通市值28%》,这篇文章煞有介事地宣布,

  “

  57家基金公司旗下334只基金三季报今日全部披露完毕。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334只基金的总资产达到2.92万亿元,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2.32万亿元,持股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与同期的A股流通总市值相比,占比达到了28%,为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

  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后,基金的持股市值相比年初上升了3.83倍,资产总量相比年初上升了3.7倍。基金持有流通股的比例从20.44%直线上升到28.02%。基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最大且具有支配性影响力的机构群体。

  统计还显示,三季度末全部偏股基金的平均持股比例为80.96%,与上一季相比上升1.92%。

  ”

  

  这条消息巧妙地将基金的第三季度仓位来和年初仓位20.44%相比,企图使散户相信基金在增仓在“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股市不会暴跌。

  但问题在于年初的仓位是否有可比性呢?

  主力增仓减仓与否应该和行情之初相比,怎么能和莫名其妙的什么年初相比呢?

  年初是多少点?才2400点不到。就算机构从20%增仓到28%,那又能维持多高?

  如果和年初相比,莫非周宏要证明,股市应该维持在比年初高28%/20%-1=40%,也就是2400×(1+40%)=3360的位置上?

  如果是企图证明这一点,看来这次暴跌,还真不是下跌一天两天,下挫一千两千点就能收住的。

  这样一条利空消息,怎么会被某些人解读为利好呢?

  

  本轮蓝筹行情,并非是年初开始的,而是从7月底,7月21日开始的,只有和7月底比,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基金、机构是否减仓。

  

  而7月底基金,乃至各种机构主力的仓位是多少呢?

  CCTV在8月26日的报道如下,

  “

  来自中国证监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基金、证券公司、保险、QFII等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重达到了44%,比2004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上半年,现有5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347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净值达到1.67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31%左右。

  ”

  

  请注意,七月底主力的仓位相当于流通盘的44%。

  在五卅之前,散户主导行情,死了都不卖,主力的仓位仅仅占20%。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可是五卅之后的两个月大调整期间,主力大量吸筹建仓,最后达到44%。

  

  这里可能会有些多头继续抱有幻想,他们会说,就算减仓幅度也不大,匣中剑!你看,基金当时仓位“占A股流通市值的31%左右。”从31%减到28%,说明基金基本没有减仓,完全可以继续冒险做多!

  我这里郑重提醒多头,请注意,这个31%的前面对应的不是“7月底”,而是“上半年”,也就是说,对应的是6月30日。

  而6月30日是什么日子?

  正是五卅之后两个月的大调整的中间,这时主力还没有在蓝筹吸筹完毕,还在继续吸筹建仓,又经过近一个月,到7月底建仓补仓完毕,然后拉升出本轮行情。

  

  那么,有没有可能CCTV消息的这个“上半年”应做广义扩展理解,把7月底也理解为上半年呢?

  这里有一个辅证,那就是7月3日《中国证券报》余喆的文章《基金股票投资占A股流通市值三成》,这里写到“截至2007年6月30日,股票方向基金资产净值达16711.20亿元,占沪深A股流通市值的31.25%左右。”。

  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和CCTV消息里的数字对照。

  那么非常明显,是一致的,“1.67万亿元”和“16711.20亿元”,“31%”和“31.25%”。

  

  ---

  

  非常清楚,

  基金在6月30日达到31.25%后,又继续增仓到7月19日。如果说从五卅到6月30日,基金从20%上升到31.25%,那么从6月30日到7月19日,基金的仓位该有多大呢?

  而后在7月20日,包括基金在内的主力发动本轮行情,边拉边出货,到了7月底,在已经拉了几天之后(因此也出了几天货之后),仓位在44%。

  但到了第三季度末,即9月30日,基金的仓位进一步降到了28%。

  

  随后在国庆之后,主力继续拉高出货。

  到了10月17日,三大报一起发表风险提示的社论,公开指股市为“非理性博弈”,“全面泡沫”,“资本疯狂逐利”

  指出,“统计显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期间,日均成交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沪市十大公司股票597.57亿元,日均成交10万元至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86.98亿元,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券商自营同期则均为净卖出状态。”

  “经典经济学家曾经说过,资本为了获得300%的利润,敢于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我们对市场大发展局面下可能出现的资本“疯狂逐利”情况,需要清醒认识,有效防范。”

  

  到了10月23日,《上海证券报》的《散户高位接盘 机构6000点上套现100亿元刷新记录》文章里,则进一步指出,“从分类账户来看,截至上周五券商基金持有沪市流通股占盘比为14.93%,共减持了0.32%的流通股。 我们注意到,券商基金在前三天已减持0.25%,持股占盘比降至15.00%。”

  

  ---

  

  综合上述情况,所谓28%根本不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出现在七月底。

  事实上6月底的31.25%也比这个数值来得高,而六月底的点位是3850点!换句话说,现在的主力仓位甚至低于3850点的时候的持仓!因此股市颇有可能跌回3850点以下。

  而且,28%也并不是减仓到最后的数据,28%仅仅是9月30日的数据,而10月以来,主力继续在大幅出货。

  

  亲爱的散户朋友!

  不要抱有幻想了!主力已经的的确确出货了!

  周宏的这篇文章是在蓄意误导你们,是在恬不知耻地掩护庄家继续出货!是在不要脸地欺骗你们进场接货套牢!

  它很可能是庄托!

  要警醒!

  要小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