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四、南伐 9:兵信 6 上 -- 1001n

共:💬43 🌺2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五、南伐 10:备战 1

  

十五、南伐 10:备战 1

  

  在警报连绵不绝的这几年中,在南宋看来,大金那边的真实情况仿佛就是一个谜。在淮河对岸,到底发生了什么?饶是一拨拨的宋使络绎不绝,却始终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现在,就让我们掉过头来,仔细看看大金在这些年里的真实举措吧。

  如前文所述,完颜亮下令重修南京宫室。尽管这个超大型工程与南伐密切相关,但毫无疑问,宫殿无论修得多么豪华,南宋也不会因此而投降的。于是,备战南伐的各项工作,就在正隆年代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全面地展开了;如果我们试图找出其中的转折点,那么就一定会落在正隆四年(1159年)。

  随着这年正月的到来,第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发生了:随着完颜亮的一道诏令,榷场被大量废除。

  所谓“榷场”,其实就是政府指定的边贸市场,关于这个话题,不妨也多说几句吧。

  对双方的军人来说,境界峻严的边界或许意味着血与火、生与死,而在其他人眼里,看到的也许却是滚滚商机。

  比如,对南宋的商人来说,来自大金长白山区的人参自然是宝贝,此外如丝、绢、盐、甘草和马匹等等货物,转手之后也都有着丰厚的利润。相应地,对于大金的商人来说,来自南宋的优质茶叶最具魅力,其次如木棉、香药、象牙、玳瑁等奢侈品,荔枝、园眼、金橘、橘子、橄榄、温柑等水果,和麻布、生姜、沙糖等必需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们知道,商人也是人,盈利的冲动几乎与生俱来,让他们放着钱不挣,简直不可思议;政府虽然不是人,但收税冲动也是与生俱来,让它放着钱不挣,那简直更加不可思议。

  于是,二者一拍即合,政府出面组织场子、事后抽税,商人入场贸易。在大宋的内地,这样的交易场所叫“市易”,由各地陆续开设的“常平市易司(简称市易司)”、“市易务”等负责管理。类似的,凡是有能弄钱的机会,政府也一定不会放过,市易司之外,还有商税院杂买务杂卖场等类似机构,专门负责坐地生财。

  问题是,经济运行有其自然规律,而行政力量非要直接予以干预,其结果往往并不太美妙。以《宋史》的说法,“市易之设”,“其弊也,以官府作贾区,公取牙侩之利,而民不胜其烦矣”——但是,比起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来说,民不胜烦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上这些,都是大宋境内地的设置;而在边境线上,“市易”的任务,就光荣地落在了“榷场”身上。

  承袭周制,北宋很早就在边境地区开设了榷场。到了南宋时期,根据皇统和议,金宋双方开始在各自边境城市重新开设榷场。顺便说一句,大金方面的榷场,首先是由刘豫的伪齐开设、齐废后又由金朝继续沿用的。

  既然开设了专门场地,政府当然希望商人只在这里进行交易,如此才能使利益最大化,而边境侧近也相对更好管理一些。至于那些为了逃避税金,偷偷在其它地方进行边贸活动——其实就是走私——的商人,双方从上到下,理所当然都是深恶痛绝、都是予以严厉禁止的。至于如何从入场交易的商人身上榨油,那就是个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了:金管金人、宋管宋人,分别按交易情况抽取税金,也就搞定了。

  这些人流如织、熙来攘往的热闹榷场,果然就为双方政府带来了丰厚回报,所谓“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在后世的金世宗时期,仅大金方面,在泗州榷场就获得了53467贯的收入,延至金章宗时期,这个数字更是增长为120997贯。当然,南宋政府也没客气,在泗州榷场为大金贡献53467贯外快的那一年,它同样也为南宋贡献了43000贯……

  而这样的榷场,远不止泗州一处。放眼当时金宋地图,在充当边境线的淮河两岸,隔不了多远就是一处榷场,具体情况请见下图。

点看全图

完颜亮正隆四年罢废榷场一览图

另,正隆年代南宋榷场分布,欢迎各位补充指正

  

  如此看来,榷场的存在,不仅为大金政府增加了收入,也大大促进了货物的彼此流通,本来确实是件好事。但是也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正隆四年刚开始,完颜亮便宛如自残一般,下令大量废止榷场。关于废止的理由,圣旨里是这么说的:

    其间止因随处榷场数多,致有夹带违禁货物,图利交易。及不良之人,私相往来,未为便利。

  说白了,就是“夹带违禁”、“坏人乱窜”两条。但是,榷场开设多年,这样的问题早就有了,何以现在就突然变得无法容忍了呢?很显然,不过又是一次“何患无辞”的说法而已。以此为由,榷场们的下场也就注定了:

    可将密、寿、颍、唐、蔡、邓、秦、巩、洮州、凤翔府等处榷场并行罢废,只留泗洲榷场一处,每五日一次开场。仍指挥泗洲照会,移文对境州军,照验施行。

  一声令下,原来的十一个榷场,如今就只保留了紧挨着大宋盱眙军榷场的泗洲榷场一处。以此可见,诸如夹带违禁、坏人乱窜之类的,的确也只不过是个接口,否则如何解释不去斩尽杀绝,而还要保留这一处呢?又如何解释禁令之后,泗洲榷场反而扩大了规模,并增加了二百间交易场舍呢?

  事实上,大规模地断绝对宋贸易,才是完颜亮真正的目的。毕竟,战争不远了,不能任由军需物资随便被敌方买走,这应该才是圣旨中没有说明的真实理由。至于保留泗洲榷场,应该是为了便于控制金宋贸易的目的,其中也不乏“保留一个必要时可以从宋购买物资的窗口”的想法。

  接到对岸的通知后,南宋也在盱眙军榷场增设了场屋,看来大家都有留住这条渠道的心思。只不过,盱眙军那边的场屋固然是增加了,守兵也随着增加了……

  

  以上是正隆四年正月里的事。在这个正月里,完颜亮除了罢榷场以外,“更定私相越境法,并论死”,以一律处死的方式来肃清私自越境的行为,其目的也无非就是“首先看好自己的篱笆”。紧接着从二月起,一连串军事准备工作就陆续铺开了:

  

  二月,完颜亮向重臣公布了自己准备南伐的打算;

  二月,在通州造战船;

  二月,全国性的大规模征兵工作开始;

  三月,派人出使西夏,划定金夏国界,以在动兵南方的时候能够稳定住西部边界;

  三月,派人到各总管府督造兵器;

  四月,提高山东部分士兵待遇;

  四月,命令各路将旧存的军用物资发往中都;

  八月,命令各路征调马匹。

  

  如此进入正隆五年(1160),战备工作仍在继续:

  

  二月,借严酷镇压“盗贼”的事件,加强对内控制,申令以后再“有获者,并处死”;

  三月至六月,镇压东海叛乱(后文详谈);

  七月,征发各路汉军;

  八月,命令榷货务、印造钞引库先行起赴南京;

  十月,派护卫出宫,督捕各地“盗贼”;

  十月,从各路征集水手三万人;

  十二月,禁止中都以南诸路百姓设网捕捉飞禽走兽及豢养雕隼;

  十二月,禁止朝官饮酒,“犯者死”;

  

  正隆六年(1161),各项准备工作陆续进入临战状态:

  

  正月,完颜亮诏谕大宋生辰使徐度,拒绝归还北宋赵氏皇族,并挑明自己将要亲赴南京等事(具体内容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讲到了);

  正月,从中都至河南府的沿途征调“从猎骑士”两千人;

  二月,从各道征发水手移运战船;

  二月,完颜亮离开中都,开始向南京进发,“自中都至河南府,所过麦皆为空”;

  二月,命令内地各猛安开赴山后牧马,等到秋天一起征发;

  四月,命令“百官先赴南京治事”;

  四月,命令有关部门向南宋行文,质问淮河沿岸的蔡州、颍州、寿州等州军对面的大宋境内,为什么增设堡垒和守兵;

  四月,派人“征诸道兵”;

  五月起,镇压契丹叛乱(后文详谈);

  六月,完颜亮进入南京;

  七月,在已经征调过马匹的情况下,再次“大括天下羸马”;

  七月,为示南伐决心,屠杀俘虏的原大辽耶律皇族和原北宋赵氏皇族男丁,共一百三十余人;

  八月,弑反对南伐的太后徒单氏,族诛枢密使仆散师恭、西京留守萧怀忠等人,升告密者高福娘为郧国夫人;

  九月,镇压大名府叛乱;

  

  ……

  

  一连串的记录,终于重重地停在了正隆六年的九月。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备战”二字,其实先后涉及了五个重大问题:

  

  一、内部舆论的准备

  二、对宋交聘的准备

  三、战争物资的准备

  四、兵力的准备

  五、对各地叛乱的应对

  

  其中的一、二两项,我们前文已经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四、五项的具体情况吧——如果说伐宋“非义”,最终导致了完颜亮失败的话,那么还不如说,他失败的具体原因,恰恰就埋藏在上述三项准备工作之中。

  

  首先,就是战争物资的准备了。

  

  

  

  

关键词(Tags): #完颜亮(橡树村)#金代#金朝#完颜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