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严中 -- 好猫如诗

共:💬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严中

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严 中

(南京曹雪芹纪念馆学术顾问 南京 210029)

蜚声中外的秦淮河,是南京的主要水系。河水流至南京通济门的九龙桥,分为内外两河,内河由东水关入城,经城区南部,由西水关出城,与由通济门外流经中华门至西水关的外河汇合,沿石头城入长江。

内河被称为“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它的变迁往往反映出王朝的更替和兴衰。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是对当日秦淮河上纸醉金迷的写照。然而至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出现了不少奇女子,如: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卞玉京、顾眉生等,她们与马湘兰、寇白门、陈圆圆合称为“秦淮八艳”。她们才貌双全,大多诗文书画俱能,琴棋歌舞皆精,有胆有识,憎爱分明,关心国家命运,具有民族气节。她们的事迹不但为当时人所歌颂,也为后世人作传奇。

距“秦淮八艳”生活的年代不过百年,有一神童经常流连于秦淮河畔,他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康熙二年,他的曾祖父曹玺被皇帝派遣从北京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钴、曹锸相继,首尾达60多年。雪芹也是诞生在这个“蒋山青、秦淮碧”的“江南佳丽地”的,并在此度过了“绵衣纨裤之时,甘饫餍肥之日”的童年。所以他的友朋、八旗诗人敦敏的赠诗中有“秦淮旧梦人犹在”,“秦淮风月忆繁华”等句。雍正五年,曹家被查抄。次年,雪芹随家返回北京。晚年“著书黄叶村”,写作《红楼梦》,“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最近,我研究曹雪芹及其创作的《红楼梦》即《金陵十二钗》时发现,明末清初的南京“秦淮八艳”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有着某种关联。

林黛玉与李香君  

《红楼梦》第五回〔红楼梦引子〕:“开辟鸿?鳜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怀金”指怀薛宝钗,“悼玉”指悼林黛玉。这首“主题歌”明白无误地道出了林黛玉、薛宝钗与红楼的关系。《全清词钞》第一卷有龚鼎孳(明崇祯七年进士,入清,官至礼部尚书。早年纳“秦淮八艳”之一的顾眉生为侧室)《小重山?重至金陵》中云:“长板桥头碧浪柔………乌衣燕,飞入旧红楼。”王士?ァ兑淝囟稹ひ淝鼗础分性坪“秦淮水,红楼一带波如绮(歌楼下临秦淮,波如绮罗皱冻。”第二十八出“题画”中有“巷滚杨花,墙翻燕子,认得红楼旧院。”“重到红楼意惘然,间评诗画晚春天。”又《秦淮闻见录》中录有近月碧梧夫人咏媚香楼七古云:“秦淮烟月板桥春,宿粉残脂腻水滨。翠黛红裙竟妆裹,重杨勾惹看花人。香君生长貌无双,新筑红楼号媚香。春影乱时花弄月,风帘开处燕归梁。”以上句子中的“红楼”无一不是指秦淮旧院,有的甚至是直指李香君的媚香楼的。显然,《红楼梦》中的“红楼”与李香君的“红楼”―――媚香楼有某种关联。

再说,《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林黛玉做了一首《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对百花洲与燕子楼,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是这样注释的:“百花洲:这里(林黛玉《唐多令》中)指姑苏城内的百花洲。据明代王鍪撰《姑苏志》载:‘百花洲在西城下胥、盘二门之间’。传说吴王夫差常携西施泛舟游乐于此。明代高启《百花洲》诗有‘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之句。燕子楼:故址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唐太宗贞观年间,尚书张建封的爱妓关盼盼居住其中,张死后,盼盼念旧情不嫁,居此楼十余年。见唐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

不过,我以为林黛玉《唐多令》中的百花洲、燕子楼之典均出自金陵轶事。百花洲、据《地舆志》云:“(金陵)自杨吴筑城,青溪始塞。宋开庆中马光祖复浚之,建先贤祠及诸亭馆于溪上,有百花洲……诸胜。”又据有关方志记载,百花洲近处小西湖、钞库街。可知离钞库街的媚香楼不甚远,大约在今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大门处。至于“香残燕子楼”,似乃引用《桃花扇》中李香君“守楼”故事。当是时,“月照青溪水,霜沾长板桥”,奉命巡抚淮扬的田仰派人到秦淮河畔媚香楼强娶李香君。香君誓死不从,以面血溅扇,养母李贞丽无奈代嫁,母女分别,未免伤心。作者孔尚任在这出戏后有诗评曰:“匆匆夜去替娥眉,一曲歌同易水悲。燕子楼中人卧病,灯昏被冷有谁知。”此外,第十出“拒媒”中有“留着他燕子楼中昼闭门,怎教学改嫁的卓文君。”第二十三出“寄扇”中有“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门到老。”“新书远寄桃花扇,旧院常关燕子楼。”可知《桃花扇》里是将“媚香楼”与“燕子楼”同日而语的。其实,这种同日而语自有一番来历。因为媚香楼距乌衣巷近在咫尺,而乌衣巷晋时为王谢望族居所。相传谢安曾在此筑“来燕堂”。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明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香君媚香楼,这是很自然的。现在的李香君故居就修建在新建的来燕桥畔。因此,我以为林黛玉“香残燕子楼”既为“自况”,又是“相怜”李香君的。

还有一点是林黛玉和李香君对《牡丹亭》都极为称赏。《桃花扇》第二出“传歌”写香君从苏昆生(原名周如松)唱《牡丹亭》:“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黛玉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后来在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黛玉讲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是足见林黛玉和李香君同样对《牡丹亭》中的“艳曲”是入了迷的。

此外,林黛玉和李香君在性格上也有相似之处。《桃花扇》第七出“却奁”中写侯朝宗蒙受阮大铖妆奁酒席后被李香君发现而“却奁”:“这几件钗钏衣裙,原不放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而《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宝玉“将北静王所赠???ㄏ愦?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遭其父贾政毒打,昏睡中听到悲切之声,醒来细认来人,“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知是黛玉,倒推说自己疼痛是假装的,安慰她一番。黛玉走后,宝玉心里惦念,设法支开袭人,命晴雯以送两条绢帕为名,去看黛玉。黛玉领会其意,十分激动,便提笔在帕上作《题帕三绝句》,其一云:“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销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类似的这样绝句,我仿佛在那里见过。一查,原来是传为李香君的《绝别口占》:“眼空蓄泪泪空流,苦苦相思却为谁?自诩豪情今变节,转眼无目更添悲。”据说,李香君与侯朝宗在南京秦淮相恋相爱后兵乱分离,明亡清立,李香君以为侯已殉国,后与侯在南京栖霞山葆贞观相见,得知侯已投清并参加乡试,李香君恼限侯的变节,也悔恨自己当初看错了人,遂口占此诗以绝前情。

拿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句》第一首与李香君的《绝别口占》两相对照,很显然,林黛玉的《绝句》是受李香君《口占》的启迪而作的。所不同者,林黛玉流的是对贾宝玉的同情之泪,而李香君流的则是对侯朝宗的恼恨之泪。

薛宝钗与柳如是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吴江人,一说嘉兴人。早年曾与陈子龙(字大樽,号卧子)同居,他们把同居的松江南园的南楼,称作“红楼”不仅如此,他们对在南园里度过的那段感情炽烈,充满无限情趣的共同生活,难以忘怀,追忆不已。为此,写下了许多缠绵悱恻的诗词,以排遣离愁,抒发别恨。陈子龙曾用《春日早起》为题,作过两首七绝,其一云:“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随后,柳如是在一首《江城子?忆梦》里发出感慨,可以算作回应:“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飞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这个“忆”“红楼梦”与《红楼梦》中的“怀金”的“红楼梦”一般情绪。

又,柳如是字号“蘼芜君”,而薛宝钗因居“蘅芜苑”而号“蘅芜君”。“蘼芜”,《辞海》注云:“草名,亦名‘蕲??’、‘江蓠’。《本草纲目?草部三》:‘蘼芜,一作蘼芜,其茎叶靡弱而繁芜,故以名之。”当归名蕲,白芷名蓠。“其叶似当归,其香似白芷,故有蕲??、江蓠之名。”,古乐府《侯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蘅芜”,《辞海》注云:“芳草名。《拾遗记?前汉上》:‘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尤著衣枕,历月不歇’。徐夤《咏梦》诗:‘文通(江淹)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蘼芜”和“蘅芜”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都香气袭人。且《红楼梦》第十七回十八回写到蘅芜苑内的许多异草时,既有“那香的杜若蘅芜”,“还有什么丹椒、蘼芜”。当贾政征请清客相公们联对时,“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谈到颜其匾时,“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后来,元妃省亲时,“蘅芷清芳”赐名“蘅芜苑”。第二十三回薛宝钗奉元妃之命移居此处。及至第三十七回探春结社,为了避免叔嫂一类的俗称,各人都起了别号。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便封她为“蘅芜君”。其实,蘅芜苑内还有“蘼芜”,因此,如果元妃将“蘅芜苑”赐名为“蘼芜苑”,李纨因之直截了当将柳如是的名号“蘼芜君”封给薛宝钗亦未尝不可。再说,《百家姓考略》中载,柳姓属“河东郡”,故柳如是又自称“河东君”。而《百家姓考略》中载,薛姓亦属“河东郡”,因此,薛宝钗也是可以自称为“河东君”的。再一点是,柳如是于明崇祯十四年纳为钱谦益妾后,钱即为她建造绛云楼居之。而《红楼梦》中贾宝玉将自己的“怡红院”题为“绛云轩”。后来,薛宝钗当上了“宝二奶奶”,这里自然也就成了她的居所。

妙玉与卞赛  

卞赛,据余怀《板桥杂记》载:“一曰赛赛,后为女道士,自号玉京道人。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一落笔,画十余纸。年十八,游吴门,居虎丘。湘帘?奔脯二无纤尘。见客初不甚酬对,若遇佳宾,则谐谑间作,谈词如云,一坐倾倒。寻归秦淮,遇乱,复游吴门。”“在吴作道人装,然亦间有所主。侍儿柔柔,承奉砚席如弟子,指挥如意,亦静好女子也。逾两年,渡浙江,归于东中一诸侯,不满意,进柔柔当夕,乞身下发。后归吴。依良医郑保御,筑别馆以居。长斋绣佛,持戒律甚严。剌舌血书《法华经》,以报保御。又十余年而卒,葬于惠山下祗陀庵锦树林。”

还有人考证出,卞赛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拿卞赛的出身行状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的身世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她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卞赛出身秦淮官宦之家。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卞赛“知书,工小楷,……一落笔,画十余纸。”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卞赛“年十八,游吴门,居虎丘,湘帘?奔脯地无纤尘。”妙玉十八岁入贾府,“过洁世同嫌”。一只成窑杯,因被刘姥姥吃过,“他嫌脏不要了”。宝、黛、钗在栊翠庵品茶后走时,宝玉说:“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墙根下,别进门来。”

卞赛“见客初不甚酬对,若遇佳宾,则谐谑间作,谈词如云,一坐倾倒”。妙玉在大观园里,也是“初不甚酬对”的,以至林黛玉都“从没有见妙玉作过诗”。可一旦中秋夜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妙玉“续貂”十三韵。“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舍近而求远,现在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卞赛游吴门,居虎丘。妙玉曾居玄墓。两处都是姑苏名胜,并且相距不远。

卞赛有“侍儿柔柔,承奉砚席如弟子,指挥如意,亦静好女子也。”妙玉有“一个小丫头伏侍”。

卞赛为女道士,曾“刺舌血书《法华经》”。妙玉为带发修行者,“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由此看来,妙玉到“长安”都中是为看或抄贝叶遗文(佛经―――可能有《法华经》)而来的。

史湘云与董小宛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和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写薛宝钗和史湘云商议举办一个菊花诗会,并由宝钗拟出十二题:《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和《残菊》。其中有着“金玉之缘”的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咏菊诗,竟是从“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和他的侧室董小宛的咏菊诗中脱胎点化出来的。

“怡红公子”贾宝玉的《种菊》云:“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冷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此诗的前四句显然是从董小宛的《和冒辟疆咏菊》:“小锄秋圃试移来,篱畔庭菊手自栽。前日应是经雨活,今朝竟喜带霜开。”脱胎而来的。董诗中第一句“小”字改作“携”字,“试”字改作“自”字。第二句“菊”字改作“前”字,“手自”改作“故故”二字。第三句“前日应是”改作“昨夜不期”四字。第四句“竟”字改作“犹”字。而从诗意来看,两诗并没有质的改变。

“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云:“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此诗第一、二、五、六句显然是由冒辟疆的《咏菊》:“玉手移栽霜露经,一丛浅淡一丛深。数此却无卿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脱胎而来的。冒诗第一句只一“移”字未改。第三句“此却”改作“去更”二字,“卿”字改作“君”字。而第二、四句则一字未改。其诗意也都没有质的改变。

贾迎春与寇白门  

寇湄,字白门,余怀《板桥杂记》中云:“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牛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甲申三月,京师陷,保国公生降,家口没入官。白门以千金予保国公赎身,匹马短衣,从一婢而归。”“既从扬州某孝廉,不得志,复还金陵。”“卧病时,召所欢韩生来,绸缪悲泣,欲留之同寝。韩生以他故辞,执手不忍别。至夜,闻韩生在婢房笑语,奋身起唤婢,自?彩?十,咄咄骂韩生负心禽兽,行欲啮其肉。病甚剧,医药罔效,遂死。”拿寇白门的上述行状与贾迎春的身世对照,有下列相似之处:

在《红楼梦》中贾迎春有个浑名叫“二木头”,又称“懦小组”,而寇白门则是“然滑易不能竟学”,意思是说老实巴交,不会圆滑。

贾迎春的婚姻是很不幸的。她“误嫁‘中山狼’”。而“中山狼”孙绍祖口口声声对迎春说:“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以致迎春终于被迫害致死。而寇白门呢,则是被保国公(朱国弼)购之。因此,也遭到虐待。晚年,又遭所欢韩生的负心,悲愤而死。

至于说马湘兰善画,晚年以礼佛端坐而逝。而惜春亦善画,最后是“独卧青灯古佛旁”。一般结局。陈圆圆后为平西王吴三桂妃,而贾探春也为某王妃。还有顾眉生和十二钗中人之间是否也有“原型”关系在,有待作进一步考证。

 转自南京社会科学  1998 10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严中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