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心戍边,无力回天――熊廷弼的是非功过【原创】 -- MP4

共:💬41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明朝的贸易

简略的说,明朝的所谓海禁其实是禁而不止,民间贸易一直在进行。据估计,明朝后期,每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超过二百万两,而流入的白银总量据估计超过了两亿两,从而使得中国完成了由铜本位向银本位的转换.

当然,另一方面讲,这种禁而不止,和明朝政府本身对贸易是很不重视的是有关系的。由此,明朝的关税税率也订得十分低。

每艘出海贸易的商船均需到海防馆登记,填明货物种类、数量、船的大小以及所要到达的国家,由海防官发给商引,每引应征税若干,称为“引税”,也就是一种许可税,初定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后增至六两。。每艘商船还必须缴纳“水饷”,即船舶税,以船的梁头尺寸为标准,规定西洋船面阔一丈六尺以上者,每尺征饷5两,每多一尺加银5钱;东洋船颇小,量减西洋船的 30%;而鸡笼、淡水因地近船小,每船面阔一尺,征饷五钱。商船运回来的货物需缴商品进口税,称为“陆饷”,其税率大约为2%,即“每货值一两者,税银二分”。另外还征收一种称为“加增饷”的附加税,仅征于往东洋吕宋贸易的商船,每船追加银一百五十两,后减至一百二十两。

所以虽然海外贸易很发达,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但政府的收益相当低,月港最高峰时一年税收不过两万九千两。而郑家崛起以后,也收保护费,一艘船二千两,由此可见明朝庭实在是没挣到什么钱。所以时常有人YY,如果关税收高一点,崇祯就不怕没钱了。

关于海禁和倭寇的事,这个恐怕可以出若干个论文集了,倭寇最泛滥的时期,是在嘉靖朝,史称“嘉靖大倭寇”。而这个事情说起来十分复杂,其直接起因,是“宁波争贡”事件后十七年的禁海。真正牵扯起来,和明朝政府内部对朝贡的态度,日本国内对贸易权的争夺,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