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 -- 马伯庸

共:💬186 🌺150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暗渡陈仓”与“定军山”(二)

大北公司的暗渡陈仓是这么使的:他们先跟租界工部局申请修一条租界专线,而且完全按照欧洲标准,不用现成的5.49米电线杆,而是自己架设4.88米的新电报杆,打好前期埋伏。然后他们把海线接到吴淞口外大戢山岛,设置了一个电报房,一来迷惑清廷,二来作为中转站。

当这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以后,大北把几条工程船伪装成趸船,白天停泊在出海口,夜里抓紧施工,偷偷把海线引入长江、顺着黄埔江直接架进上海水域,在张华浜对岸的浦东红庙设置了第二个电报房,在1871年6月3日正式开始通报。

清朝官员不是傻子,南洋大臣李宗羲派人来责问,他们振振有词:我们没违反终端上陆的规定啊,你看这线还在水里泡着呢,还算海线!中方官员心想,别扯淡了,这江南水系都是纵横相连,要按你们那标准见水就算,电报线能一口气修进阳澄湖去,以后我们大闸蟹还吃不吃了?

但人家字面上又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两边争吵了许久也没个结果。李宗羲觉得中国权威实在不够,就找英美两国斡旋。可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胳膊肘朝欧洲拐,乐见丹麦人敢为天下先。

既成事实一经造成,再加上各国政府压力,官司打到公审公廨也没个结果。后来到了1873年,大北公司借口海线经常被过往船只碰断,公然又架设了一条16公里长的旱线,从张华浜接到了外滩南京路12号。

到了这一步,上海道的官员已经无法管束了。这个电报房后来搬到了中山东一路7号,那栋建筑就是如今外滩上的盘古银行大楼。

从此以后,洋商们可方便多了。利用这条电报线,欧洲人只要拍一个电报,就能在六个星期后接到本国的订货单,效率比邮船快得多。

清廷从中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凡经大北公司线路传递的政府公文、外交文书等等,全都予以免费。那会儿电报费用很贵,这项免费倒着实能省下一笔银子,但跟中国的损失相比,还是不成比例。

有人说倘若丁公在的话,不会让丹麦人如此嚣张。其实纵然丁日昌有通天的本事,也未免能奏功。因为这一回不比寻常,是列强政府在背后撑腰。民间纠纷,尚有法律可依,政府若是耍起流氓,可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

自从大北公司开了这个不好的先例以后,大东公司和其他列强公司也纷纷开始效仿。一晃数十年过去,大北公司在厦门如法炮制,从香港-上海线接出一条支路旱线;紧接着大东公司也在香港和上海之间设置专线,顺便打算福州也一并捎上,一口气与印度连通。其他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涌而上,无不私接回路,暗上旱线。

南北二线的开通让大北公司财源滚滚,独享垄断之暴利。到了光绪八年(1882年),英、法、德、美四大强国坐不住了,希望利益均沾,联袂要求在上海成立万国电报公司,打算从上海拉海线到山头、宁波、温州等沿海各地区。李鸿章为了换取大北公司对中国电报业的基建支持,把沿海二十年的海线专利都转让了大北公司,所以回绝了这个请求。

但对于旱线问题,既成事实归既成事实,中国却始终没有承认过它的合法性。当初清廷拒绝旱线,主要是出于外交尊严和主权的考虑,而现在形势却有了不同的变化,因为中国也开始自己兴建电报业务,不得不考虑利益的问题了。

推动国营电报最起劲儿的盛宣怀曾经告诉过李鸿章一件事:有一年钦差曾纪泽出使俄罗斯谈判,他通过大北北线从圣彼得堡发电报到上海只花了一天时间,从上海用驿递送去北京,反而花了六七天。两下比较,优劣昭然若揭。这实际上等于另外一种形态的信息战。

想象一下,外国人在中国,比中国人还灵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呐。

于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大臣上书陈言电报之利,奏请兴建自己的电报网络。慈禧太后在李鸿章劝说之下,恩准了申请--她这一次倒英明,等到数十年后庚子国变的时候,恰好是电报让这个老东西及时逃出了紫禁城。

到了1881年的时候,中国的几大重镇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报网络;第一条长途公众电话线路"津沪电缆"横贯华北,使电报业"军转民",开始从单纯的军事功用转向民用赢利事业。最初只在直隶活动的天津电报总局也在两年后改组成中国电报局,移镇上海,正式成为官营企业,统筹全国电报事务--看清楚,已经是企业了,不再是衙门。

也就是说,以往外国人随意接旱线,政府最多是丢了面子;现在政府自己也开始办电报了,外国人这种行为就等于是与己争利,每年利润损失巨大。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拿大北公司开刀。它是整个局势的罪魁祸首,又是中坚大将,若不拿它杀一儆百,别指望其他公司会服服帖帖。

清廷对这个大北公司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它屡屡当电信侵华的急先锋,爱的是它倒也给中国出了不少力气。中国大部分电报线路,包括大(沽)(天)津线、津沪线、江南的一些支线,都是大北公司修的;北洋电报学堂成立的时候,大北公司还特意派遣了几名精英来当讲师,培养出中国第一代电报人。

宋太祖说过,卧榻之侧不容洋人酣睡。在1883年,清廷借着中国电报局移镇上海的机会,终于派了两个谈判代表着手解决大北公司这一头疼的问题。谈判代表才两个人,是不是不够呢?不,足够了,这两个可不是一般人,首席代表是盛宣怀,他还有一个助手叫郑观应。

盛宣怀一代官商,何等头脑,加上长期浸淫兴办电报的业务,一眼就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丹麦人十年前在上海那手"暗渡陈仓"的计谋。这个先例不除,永远会有后续者蠢蠢欲动。他一边提醒各地华商"自设以争先",免得被洋人占了便宜,一边和郑观应商量如何应对这一局势。

欲要灭敌,必先除其羽翼。要想干掉大北,就得先把外势扫平。

大北公司最强有力的支援,是那个叫嚣着要修香港-福州-上海线的英国大东公司,别看他跟大北公司是竞争关系,其实一个鼻孔出气。他们在1883年初就有了一个秘密协议,大东公司负责修一条香港到上海的水线,收益分给大北公司一半,而大北公司则允许大东公司分享中国海线修筑的专营权。对他们来说,旱线登陆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有了大北公司作先例,大东公司就能理直气壮地嚷嚷:"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所以按盛宣怀的原话就是:"欲拆厦岸已成之丹线,方能拒福、汕将至之英线。"倘若能够先行把大东公司摆平,来一个釜底抽薪,大北公司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可怎么釜底抽薪,也是一门艺术。给的条件太低,人家不干;给的条件太高,自己又吃亏。最后想出办法的不是盛宣怀,也不是郑观应,却是一个本来与此事无关的曾纪泽。

当时曾纪泽正在跟英国人谈判鸦片关税问题,中国欲禁鸦片又不敢禁,只好曲线救国,变着法儿提高鸦片的关税,以求能稍稍抑制。英国人还沉浸在鸦片战争的兴奋里,对中国这个要求坚决予以抵制,谈判一直陷入僵局。

这一次中国和丹麦谈判既开,曾纪泽忽然看到了希望。他跟李鸿章说咱们已经允许大北公司的南北二线登陆了,如果拒绝大东公司的请求,英国人肯定不干。咱们不如也让大东公司在上海上岸--虱子多了不咬,不差他一家争利的--拿这个作筹码,让英国人自己去对付东印度公司,逼他们接受加税。李鸿章有点犹豫,他觉得电报利薄,鸦片利丰,英国人算盘打的精,未必肯这么牺牲。

盛宣怀却觉得曾的提议不错,不妨一试。于是盛宣怀亲自出马,先给大东公司一个枣儿,许诺允许他们先架设香港到上海的海线,在宝山县城外上岸,与中国电报局的淞沪陆线相接,福州和汕头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地方设置中转趸船。

但这些都不是白给的,盛宣怀要求他们在合同里写清楚:沿途诸口岸都不得分设线端。盛宣怀还悄悄在合同里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加了一个条款,言明这个项目如涉争议,不允许援引丹麦的先例。刚柔并济之下,大东公司终于接受了中方的条件,高高兴兴去筹款订货,把大北公司抛去了脑后。

那边厢曾纪泽带着成果去给英国人看,成功地提高了鸦片税。这边厢盛宣怀叮嘱大东公司这份合同千万保密,而且要求他们延缓半年到一年再行施工。大东公司虽不明就里,但也满口答应了。

扫干净了外围阵地以后,盛、郑二人开始正式对丹麦人发动了总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