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巴菲特信中的保险行业 -- 无所不在

共:💬18 🌺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巴菲特信中的保险行业

务虚巴菲特写完了,巴菲特的信除了务虚之外还有什么呢?务实的东西很多,比如corporate govenance(董事会组成结构对公司管理层的影响), accounting(m&a 中的 goodwill amortization), tax policy等等,其中最有用的也许就是他30多年来对保险行业的分析。

30年的经验之谈要在一篇文章里面说全是不可能的,难免挂一漏万。这里抛砖引玉,请河里保险相关领域的大牛多多指点。

1。 保险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巴菲特喜欢保险业?

保险公司是干什么的就不用废话了。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它和银行很像:都是“借”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但是银行必须付利息,这笔支出是固定的,而且利息随行就市,通胀的时候是很让人头疼的;而保险公司的好处是,如果公司管理得当,不仅可以做到用别人的钱投资为自己赚大钱(老巴最擅长的投资终于有用武之地了),而且是不用支付任何利息,甚至别人倒贴钱给它(underwriting profit)。这等天大的好事怎能错过,这也是巴菲特钟爱保险业的原因。相反,他对银行很不感冒,非常小心谨慎,他当年买wells fargo的时候,其股价仅为税前利润3倍,税后5倍左右,这才叫地板价呢,现在中国股市这样的股票哪里去找,离熊远着呢。

2。保险公司卖的是保单吗?不卖保单卖什么?

一卖Credit,二卖管理。

保单这个东西,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就跟卖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一样,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抄袭,供大于求的时候如果仅仅指望用低价吸引保户,最后只有恶性竞争大家死路一条。而且,与大宗商品不同的是,生产石油、粮食需要先期资本投入,需要时间等待产出,此外受储量、产量的限制,供大于求的可能性小;但是保单的生产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复印几份签个字就可以了,所以在没有行业垄断性管制的情况下,保单很容易供大于求。这也是美国保险公司目前underwriting亏损多盈利少的原因。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也有个过程,70年代以前是行业性垄断的,几个巨头私底下商量个底线,保证大家都有饭吃,underwriting有利润在当时不稀奇,就像现在中国的保险业一样。后来市场deregulate,一开始少不得恶性竞争,有人就吃不消了,保险业金饭碗的神奇光环一下子就消失了。此时老巴方才开始介入保险业,1976买下了一家小型地区性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rporation,估计大的他当时也买不起。中国保险业目前还是温室里的花朵,日后少不得历练一番)

至于保户,他们最看重的其实也不是一年能便宜1%什么的,而是要出了事能拿到钱,而不是真出事了保险公司自己倒先倒闭了。所以信誉至关重要,信誉靠的是什么?钱,雄厚的财力支撑。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保险公司在katrina飓风中损失惨重,赔了几十亿,签起支票手不抖,眼皮都不眨一下,因为能随时得到母公司的财力支撑,钱不用担心。结果,第二年保费立马加价,别人还心甘情愿掏腰包,加上mother nature给面子,利润自然大大的。

说到管理,其实哪个公司不需要管理,但是保险行业的“大宗商品”特性放大了管理能力的效应:正因为保单本身没有技术含量,所以人的因素才至关重要。老巴本人并不是管理保险公司的好手,他管过一段时间,不怎么样,后来把位子让出来了。他也很少谈论如何具体管理公司,只是一次次感谢手下CEO们,因为他实在没什么好教他们的,要做的就是鼓掌道谢。

3。如何评价保险公司的表现以及保险公司的特性?

老巴虽然不善于具体管理保险公司,但是很会评价这个行业。他的标准如下:(1)从保户那里“借”了多少钱(float),(2)“借”的成本是多少,即理赔金额+营业成本,(3)前两个参数的成长性:float要越多越好,成本要越低越好(听着像不像食神?),最好是倒贴。他的信中有时候会列出每一年的两项参数,请读者自己评判BH的业绩如何。

在考察每一年的float和成本的时候,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保险理赔的延迟效应,也就是说,当年的成本是由当年的营业成本加上以前的保单理赔组成的,当年新签的保单什么时候理赔,理赔多少还是未知数,要反映在未来几年的业绩中。举个例子:重大医疗事故的理赔往往要先打上几年官司,把责任搞清楚;同样,再保险的理赔也要为了具体金额扯皮好长时间,而且时间拖得越久,金额往往越大,毕竟时间成本也要考虑在内。这个延迟效应实际上是保险业最大的特点,如果保险经理头脑发热,签了很多赔钱的买卖,也许当年能够把业绩做得很好,但是恶果要过几年才能显现。饮鸩止渴是保险从业人员的大敌,除非他是玩一把就死的主儿。

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保险行业的underwriting风险,即便是最优秀的保险公司也不能保证非常平稳的表现。巴菲特能够估计出每年行业大致的走势,但是具体数字他自己也不知道。

至于用保费投资的事情,这股东就不用操心了。

4。 具体保险业务的行业特性

(1) primary,最好的例子是汽车零售保险GEICO。成本要低,最好没有agent从中揩油。

(2) super-cats,指的是单笔数目比较大的保单,老巴曾经为麦克泰森(当他还是拳王的时候)作保,还为中国两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随后一年的正常运转作保。他提到过的做法是如果这种事情10年中有一年会出事(即概率为1/10),那么每年收取的保费应该是理赔总金额的1/3左右,这个安全边际不少吧?这种做法与一般的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方式不同,是反其道而行之,集中风险,所以很可能10年里有8年业绩很好,但是有两年赔得很惨,表现起伏很大,比如前面提到的katrina飓风。但是从10年总体来看,利润仍然是相当可观的。他从不要求手下的CEO为了一年的报表好看而牺牲任何长期盈利的机会,至于华尔街那套每季度都要报表好看的超级近视做法,价值投资者从来不考虑(他的老师格拉汉姆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书中建议以7年业绩作为参考,因为牛熊周期一般在7年左右,严格的说,要求7年连续盈利,如果中间有亏损是不算的,得从恢复盈利那年开始算起。)

(3)reinsurance,再保险业务的延迟效应特别的长,从签单到理赔的周期是所有保险门类中最长的,所以签单的时候要慎之又慎,要考虑很多难以估算的因素,比如利率、通货膨胀、相关法规政策可能的变化等等,这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最高的,经验和能力缺一不可。

----------------------------------------------------------

保险业给我的感觉像陈年老酒一样,好酒放的时间越长越香,好的保险公司时间越长,再投资的威力也越大,利润也越高。这也符合价值投资的原则,因为价值增长就是靠利润再投资产生的。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看,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当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冲突的时候,长期利益优先。也难怪巴菲特自诩BH是资本主义的摇篮,相比华尔街而言,他这个走资派走得更彻底。

关键词(Tags): #巴菲特(当生)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