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倪乐雄:马恩河上的“奇迹” -- 查理五世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法国人的幻觉代替了现实,想像力赶走了逻辑推理,在霞飞的“第17号计划”里,这种情形达到了登峰造极。相反,德国人的作战计划是建立在极端理性主义基础之上,是谨慎之后的大胆,各种数字演算后的豪赌。马恩河会战实际成了法兰西民族和日耳曼民族个性的展示和交锋。
17号计划:“除进攻外,不知其它律令”
普法战争后,法国摈弃一切防御的观点,逐渐形成了“攻击主义”的军事思潮。法国战争会议副主席霞飞将军自信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得到一支元帅手杖。他豪气非凡地宣称:“法国陆军,现已恢复元气,自今而后,除进攻外,不知其它律令。”在这种狂热的攻击精神指导下,霞飞在1913年4月制订出一个新的第17号计划。
法军计划和部署要点是从阿尔萨斯的贝尔福到伊尔松略呈弧形的一线上展开5个集团军,这条战线包括整个法德边境和法比边界线的三分之一,而法比边界另三分之二的距离,也就是伊尔松到海岸之间几乎处于完全无防御状态。这一地区正是米切尔计划的重点防御线,也是史里芬战略迂回计划中重锤所击之处。法国总参谋部的意图是:取道梅茵兹直取柏林,即准备在南锡东北130英里的梅茵兹渡过莱茵河。
严格来说,法军的计划不是作战计划,而是一个集中的计划,它仅仅提供了几条可能的进攻路线,但无任何全局性或阶段性目标,也没有详细的行动进程表。它的特点是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采取进攻的作战样式。霞飞的口头禅是:“意图是不变的,攻击!但其一切安排是可以有充分的弹性。”
第17号计划假定德国不会把预备役用于第一线,而只能动员100万人的兵力,这就不可能做到既可以从比利时发动大规模迂回进攻,同时又有足够的兵力在法德边界挡住法军的攻势。法军副总参谋长德卡斯特尔诺认为:要发动一场强有力的攻势,标准的兵员密度是每米5~6人,如果德国人把战线向西拉到里尔,力量就会分散到每米2~3人,只会对法军有利。所以法国的对策是:只要德国人远道迂回包抄法军侧翼,法军就计划发动钳形攻势,在德军设防的梅斯地区的两侧突破德军中路和左翼,并乘胜切断德军右翼同后方基地的联系使其无法出击。
如果说德国小毛奇的作战计划过于小心,那么法国人的想法实在过于大胆。法国的作战方案是建立在严重误判基础上的,如果不是对手犯了同样严重的错误,法军遭受全军覆没的下场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德军攻占列日要塞
西线战事由德军入侵比利时揭开战幕,而其中的列日要塞首先接受战火洗礼。列日城是从德国进入比利时的大门,连接德国、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四条铁路线在这个战略城市汇集,然后向比利时平原作扇形展开。控制这些铁路干线是实施“史里芬计划”先决条件。因为120多万迂回大军的后勤补给主要依赖这几条铁路线的运输。只有拿下列日,组成旋转右翼的第1、第2、第3集团军才可以启动。
列日要塞区雄踞穆斯河左岸高地,它的12座威力强大的炮台足以封锁所有进出比利时的通道。每座炮台的周围都是30英尺深的干燥的深沟,配有防止夜袭的探照灯,炮台之间相互支援体系受到3英里缺口的限制。后来鲁登道夫就是利用这一点突入要塞中心地区。
德军参谋总部从比洛第2集团军抽调6个旅加上2个骑兵师组成一支6万人的“穆斯河部队”,由冯•埃姆米希将军指挥从东、南、北三个方面向列日进攻。8月4日,德军入侵当天在维塞强渡穆斯河成功,并派出前驻比利时武官要求2.5万名守军的指挥官勒芒将军投降,在遭到拒绝后,即以密集型冲锋向东端的四座炮台发起猛攻,这正好成为比军要塞速射炮和密集机枪火力最佳目标。德军不顾死活一个连接一个连地投入,倒下的人渐渐、形成一堵又一堵的“人体街垒”,使比军机枪手感到射击非常困难。
德军遭受到第一次挫折后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再次投入大量兵力。8月5日,德军第14旅旅长被机枪击毙,部队陷于混乱,随行前进的第2集团军副参谋长埃里希•鲁登道夫当机立断,接过该旅指挥权,8月7日,鲁登道夫和埃姆米希不等后援部队到达,攻进列日城。
列日虽已占领,但市郊12座炮台一座也没攻下。鲁登道夫要求从国内调用攻城巨炮。当巨炮在泥泞中向前线挣扎时,德国政府还在作外交努力,以战后撤出比国领土的承诺,要求获得一条自由通过比利时的走廊,8月12日,比国王表示拒绝。当天晚上,克虏伯兵工厂的420毫米、奥匈斯科达兵工厂的305毫米几门攻城巨炮运抵前线,当晚开始发射,一吨重的炮弹的弧形弹道高达四千英尺,六十秒钟后命中目标,炮弹爆炸时尘土碎片和硝烟形成巨大的圆锥形,升入一千英尺的高空。
13日、14日两天,列日北面和东面的炮台在“巨无霸”的连续轰击下全部失陷。8月16日,一颗一吨重的炮弹自天而降,命中最后一座尚在抵抗的隆森炮台的弹药库,从内部将该炮台炸了个稀烂。勒芒将军在昏迷中被俘,醒来后他向冯•埃姆米希交出指挥刀说:“我是在昏迷中被俘的,务必请你在战报中说明这一点。”后者把指挥刀还给了他,并说:“你的指挥刀并没有玷污军人的荣誉,留着吧。”
洛林:法军幸运地失败
8月14日,法军发起“洛林会战”。波将军的“阿尔萨斯军”重新向阿尔萨斯发动进攻,迪巴伊第1集团军和德卡斯特尔诺第2集团军也同时向洛林地区的萨尔布尔和莫日朗出击,德军驻守洛林的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第6集团军和黑林根的第7集团军,在头4天里按预定计划向后且战且退,以便将法军引入“陷阱”。8月20日,法军进攻萨尔布尔和莫日朗德军之坚固阵地,因缺乏足够的炮火掩护和战术运用的错误,在德军猛烈炮击下,遭受严重挫折。
鲁普雷希特亲王原本就不甘心在这样一场决定德国命运的会战中,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更不愿当别人进攻时自己却在后撤。现在法军进攻受挫,他开始不断对参谋总部施加压力,要求立即反攻。德军总参谋部从史里芬到小毛奇的思想深处一直存在着打一场真正的“坎尼战”的渴望,即左右开弓两面合围法军主力,但鉴于兵力不足,不敢弄险而采取单边包围的“斜行阵”,或曰“右勾拳”。现在右翼轻松地击败进攻之敌,使被压抑多年的“坎尼战”的欲望死灰复燃,德军参谋总部终于改变左翼后退的计划,同意第6、第7两集团军立即向当面法军发动反攻,并向厄比纳尔方向追击。原计划要从这一地区抽出2个军加入右翼攻击部队,现在也取消了,一块就地反攻。于是,德军整个战略计划从“右勾拳”变成“双风贯耳”。8月23日,德军左翼发起声势浩大的反攻,但几天后便在法国的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等坚固的要塞阵地前遭坚强之阻击,陷于苦战。
洛林会战法军的败退从全局来看,无意中挽救了法军的全面失败,因为法军第1、第2集团军没有进入德国的陷阱,不久从这一方向抽调的部队组成了巴黎方面第6集团军的主力,向德军右翼克鲁格集团军实施侧击,取得“马恩河上的奇迹”扭转了整个战局。德军在洛林会战中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把正在进入陷阱的法军右翼主力推了出来,让其据守在坚固的要塞阵地,缩短了战线,以后又有机会分兵巴黎方向,增加了德军迂回部队的阻力。
镰刀,从比利时向法国割来
经列日、洛林、阿登、桑布尔河、蒙斯一系列边境会战后,法军左翼3个集团军全线败退,右翼2个集团军仍在洛林战线苦撑。德军右翼和中路的5个集团军像一把横扫的镰刀,从比利时向法国割来。霞飞为阻止德军右翼向法国腹地的突进,于8月25日,发布第2号通令,提出从洛林方向抽调部队组成一个新的第6集团军,并将其部署在德军右翼的进军路上。
法国首都陷于一片惊慌中,政府内部在寻找替罪羊,有人责骂霞飞是个白痴,也有人扬言要剥陆军部长梅希米的皮。8月26日,加利埃尼出任巴黎军事长官兼巴黎部队司令。当天,第6集团军的核心部队,莫努里将军的“洛林军”从右翼原来掩护阿登、洛林进攻的位置向左翼运动,乘火车经巴黎到达了亚眠,并向前方开进。
为防止第6集团军在展开部署前就被德军进军的洪流冲垮,霞飞于8月27日严令正在撤退的朗雷扎克第5集团军立即掉转身来,向西北方向的圣康坦发动进攻,以便迟滞西进的德军。朗雷扎克再次显示出他的机智和敏捷,断然放弃进攻,重新集结兵力,重创比洛部于吉兹,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但由于左翼的英军和右翼的法军第4集团军继续在撤退,朗雷扎克的两翼失去掩护,只好向后退却。
英军希望全身而退
英军自蒙斯后撤以来,其后卫一直被德军克鲁格部紧紧咬住,8月25日,黑格将军的第1军在朗德雷西埃遭敌突袭,他表现得过分紧张,向总部求援,弗伦奇受其影响也慌乱起来,下令黑格撤退方向由东南改向正南,同多林的第2军分道扬镳。8月26日,英军多林的第2军被迫在勒卡多转身与德军进行了一场艰苦的后卫战,弗伦奇断定第2军的覆没已无法避免,惊慌失措地将自己的司令部撤往圣康坦,对黑格询问如何帮助激战中的多林部队的电报竟然不能给予任何指示,以致实力充足的黑格因“拿不定主意”而无法相助苦战中的第2军。多林毅然转身迎战之举拯救了整个战线的左翼,并暂时摆脱了德军的纠缠。
德军出乎意料的主攻方向和庞大兵力的压迫,再加法军第5集团军撤退时,事先招呼都不打,以及15000人的损失,使情绪易变的弗伦奇感到惊慌、愤怒、沮丧,笼罩在末日将临的恐惧中,当初的雄心早已烟消云散,他现在唯一的想法,是尽快脱离与德军的接触,以保证英军不被消灭。他拒绝霞飞要他坚守阵地配合法军第5集团军的反攻,继续后撤,以致法军在他左翼的第6集团军和右翼的第5集团军侧翼暴露无遗,只好跟着后撤。8月28日到29日,方寸已乱的弗伦奇下令英军各部,将所有军火弹药和非必需辎重统统扔掉,将英军主要基地撤到诺曼底半岛南面的圣纳泽尔,显然他断定法国已一蹶不振,英军得尽快撤到海岸,登船回国。
霞飞告诉他第5、第6军团正在奉命坚守阵地,请求他不要继续后退使法军两个军团之间出现缺口。弗伦奇在写给陆军大臣基钦纳的报告中竟歪曲事实,说法军是想自己撤退,让英军单独坚守阵地,所以自己才不得已而为之。但陆军大臣同弗伦奇会商的结果是,英军继续部署在作战线上,与法军配合行动。
转机:“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
德军右翼在一条左右杀开75英里宽的地带,浩浩荡荡向巴黎急进。追杀在最前面的是克鲁格,他是史里芬计划中要去“袖拂海峡的右翼末梢”,同时也是“镰刀”上弯曲的刀尖部分,并将随进展的顺利,这一刀尖会越来越弯,越来越长,直到碰上靠近瑞士的法德边境“刀柄”而形成“圆圈”。8月30日晚,克鲁格作出了影响后来战争进程的错误决定,改变进军方向,采取内圈包抄行动。
因为德军右翼的密度已低于进攻所需,如按原定计划从西面迂回,战线势必还得延长50英里或更长些,而小毛奇本来就为战线上的几处缺口感到不安,所以认为克鲁格的建议会带来幸运,当晚电复批准。8月31日,德军第1集团军从正南改向东南前进,以企席卷法军第5集团军。这样,巴黎便不在原来“史里芬计划”的包围中了,德军“右翼末梢”也不能“袖拂海峡”,而是在巴黎东北面,从法军第6集团军的正面擦过。
9月1日,霞飞发出第4号通令,决心撤退到塞纳河对岸稳住战线,然后用一周时间调整部署,预计在9月8日发动反攻。9月2日,负责巴黎防务的加利埃尼终于被授权指挥第6集团军,第45师和从凡尔登方向第3集团军抽调的第4军在以后2天也乘火车到达巴黎。深夜,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波尔多。9月3日,法军侦察飞机报告克鲁格的部队从巴黎东北擦过。当德军的转向轨迹在加利埃尼司令部作战地图上,用彩色大头针显示出来时,参谋长克莱热里和吉罗东上校不禁喊道:“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
加利埃尼立刻看出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决定尽速对德军暴露的右翼进行侧击,并说服霞飞停止向塞纳河后撤,立即在全线恢复攻势。显然这一战略行动取决于霞飞的同意和英国远征军的配合。9月4日拂晓,法军飞行员的报告进一步证实:克鲁格部队向东南方向的迂回,已使他的殿后部队成为法军第6集团军和英军国远征军的明显攻击目标。上午9点,加利埃尼在未取得霞飞同意的情况下,命令莫里努将军立刻做好部署,于当天下午出发,作为第6集团军向东全面出击的先头部队。同时又将部署电告霞飞的总部,建议于9月6日在马恩河北岸进攻。
霞飞总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们笼罩在一片紧张和兴奋中,霞飞经过犹豫终于下了决心,向全军下达反攻命令。9月5日,各协约国代表在战场节节败退的沮丧气氛下会聚伦敦,签署了“在这场战争过程中,不得单独媾和”的相互约束的条约。
会战马恩河
从9月2日起,小毛奇又对克鲁格暴露的侧翼越来越感到不安,于是,他给克鲁格下了一道通令,一方面批准向东南转进,另一方面要求他列成梯队,尾随第2集团军之后,并掩护两军的侧翼。克鲁格置若罔闻,继续向马恩河追击。当德军最高统帅部发现克鲁格拒不执行命令时,他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马恩河。此时,统帅部发现,虽然十几天来,德军连续击败法军,但俘虏甚少,缴获的大炮数量也较小,小毛奇正确判断出法军正在作有计划的撤退。接着他又接到情报:法军两个军从洛林战线抽走,而开往巴黎方向的列车络绎不绝,这表明法军在向左翼增援,进攻德军右翼。
早在8月25日,德军参谋总部就从克鲁格和比洛的部队中各抽去一个军,增援东普鲁士,因为俄国出人意料地提前发动了攻势,同时也以为西线即将大获全胜。这样原定应在进攻中不断得到增强的德军右翼,反而被削弱了。
9月4日,小毛奇打算从左翼抽调兵力支援右翼,但鲁普雷希特和冯•克拉夫特反对从左翼调走一兵一卒。恰好来视察前线的德皇,对攻破南锡的法军防线深信不疑,也极力支持鲁普雷希特等人的意见。
小毛奇既然无兵可调,只好决定右翼停止前进――如果不是加利埃尼反应迅速的话,这道命令尚能及时挽回危局。
9月5日,渡过马恩河的克鲁格集团军继续全力向前推进,企图卷击法军侧翼,他的部队疲惫不堪,士兵到达宿营地倒地就睡,强行军使重炮部队落在了后面。上午7时,他接到小毛奇电令,要他转身对付巴黎方向的威胁,克鲁格不屑一顾,仍全速前进。当晚,小毛奇派参谋总部情报处长亨奇上校从卢森堡驱车175英里赶到前线,向克鲁格解释命令的原委,敦促他撤到马恩河北岸。接着又有消息传来:法军已开始行动,这正是从巴黎向东进攻的莫努里的先头部队。强悍的克鲁格这次不得不屈服,决定于9月6日早晨后撤。
就在亨奇警告克鲁格的同时,法军这边,霞飞回到总部走进作战室,对聚集在那里的军官们说:“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吧。”
马恩河会战实际上是在9月5日已经打响,起端于格罗劳指挥的德军第4后备军对莫努里指挥的法军先头部队的袭击,整个过程达7天,从凡尔登到森里斯的整条战线上战潮起伏,包括了无数的小型战斗。
9月6日上午,德军林辛根的第2军奉命赶到提里普特,增援苦战中的第4后备军,在6小时内,这支极度疲劳部队便同法军第6军团整个正面展开激战,这时莫努里手中已达15万部队,攻势凌厉,林辛根深感危机,向克鲁格紧急求援,后者又调阿尔林的第4军于9月7日清晨到达战场,这天战况对德军越来越不利,克鲁格不得不把第3、第9两个军调转身来全力对付来自巴黎方向的压力。
9月7日这天,法军莫努里的第6集团军情形也十分危急,当时有一个师的生力军赶到,在巴黎下了火车,距前线尚有40英里,加利埃尼情急生智,紧急征用出租汽车600辆,竟用两个来回便把一个整师送上火线,成为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汽车运输军队的先例。
德军若想取胜,关键是豪森的第3集团军需击退新成立的福煦第9军团,这样就可迂回法军第5集团军右翼,迫使其后撤,这样巴黎方向的法军第6集团军就孤掌难鸣了,即便有英军相助,克鲁格也能应付裕如。但福煦还是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战至9月8日,莫努里已迫使克鲁格集团军调转身来,被吸引在奥里奎河上,德斯佩雷指挥的法军第5集团军也返身击退比洛的德军第2集团军,迫其向东北退却。
于是,克鲁格与比洛之间出现30英里宽的缺口。弗伦奇的英国远征军3个军乘隙而入。战争史上没有比这种时刻更需要速度了,但弗伦奇无法快速完成这个巨大转变――从自己差点被全歼,到可以全歼对手。面对2个师的德军警戒部队,他觉得自己正在进入一个巨大的埋伏圈。3天内英军在这个缺口里小心探路,竟推进25英里,从而成为后世笑柄――如果弗伦奇迅速插入,便可轻松地从背后将克鲁格军团包围起来。当弗伦奇慢吞吞爬进缺口时,便创造了“马恩河奇迹”,而他自己却还莫名其妙。
小毛奇已为前线的局势感到万分焦虑,他又派亨奇视察前线5个军团,同时授予他代表最高统帅部发布命令的权力,9月9日,亨奇在第1集团军司令部接到比洛已经撤退的电报,于是他下令克鲁格全面撤退。这宣告了 “史里芬计划”的彻底破产。
马恩河会战使法国稳住了西线,而使德国陷入它所竭力想避免的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法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从开战到马恩河会战结束为止,法军120多万部队有60万人死伤和被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3
【文摘】倪乐雄:马恩河上的“奇迹”
倪乐雄主页 leeuk 字58 2004-03-17 16:29:20
历史给思想坚强的人机会 冰炭 字0 2004-03-16 22: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