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徐州会战战死的川军士兵 -- 坐看风起云涌时
为了计算方便,先确定几个数量,如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按比例放大/缩小就行了:
假设1937至1945年中的任何一年,国民党控制区的钢产量为10万吨(很可能还不到);
假设国民政府极端重视国防,抗战期间不兴建任何楼馆所,不浪费任何钢铁,一半的钢铁用于军事(开玩笑,钢到处都要用,一半都是多算),这就有5万吨;
假设国府要维持250万军队,由于以防御为主,当年没有发生消耗大量弹药的大规模会战,当年也没有新编成任何军队,不必大量分发弹药;这样的话5万吨钢分到250万人头上,每个士兵分得20千克钢。
这20千克钢要管哪些事呢?
要造步枪子弹(铅芯覆钢或铜)、机枪子弹、炮弹、手榴弹、钢盔、水壶,以及任何要用到钢的军械和弹药。
中日战场上的一场中型会战需要消耗多少钢铁、多少弹药呢?
以抗战中期的常德会战为例。
1943年11月2日~12月底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并配备海空联合力量,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
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
常德会战呈现出与其他会战不同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常德会战历时50余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二是战斗激烈、伤亡惨重。
其实还有第三个特点,那就是弹药消耗巨大。消耗子弹2000万发,这已经把国军库存子弹打掉了一半(1943年全年子弹产量为1亿4千万发)。
日军作为进攻方,弹药消耗肯定大大多于国军。但是日本1937年钢产量就达到580万吨(当然里面有不少是抚顺的煤鞍山的钢张大帅的高炉贡献的),所以日军可以完全不必担心子弹问题,还可以使用重炮、飞机、坦克昼夜猛轰国军阵地。无数英勇的将士,就被视距外的敌人轻易打死打伤了,而他们自己的手中不要说飞机大炮,就连迫击炮和机枪都要省着用,步枪子弹只有个把基数(一两百发)而已。更加困难的八路军,很多时候都只有个位数的弹药,经常把高粱杆子切得齐齐整整的,塞在弹药带里,绑在身上用于恐吓敌军而已。因此八路特别强调白刃战、射击准确、手榴弹投掷等等……
正因为如此,国民党没有外援根本无法打仗。
1943年史迪威给中国战区开列的援华物资清单如下――轻机枪2万挺,重机枪1.35万挺,迫击炮3650门,75MM榴弹炮360门,105MM榴弹炮360门,150MM榴弹炮96门,40MM高炮300门,90MM高炮120门,卡车2万辆和每月3500万发弹药等。1944年这一指标提升为每月
援华物资1万吨。
简单的估算就能告诉我们,1943年中国得到的援助物资,就是用中国全年的钢产量去生产,也是远远不够的。这还没有考虑钢的质量和生产技术问题。是因为援华物资太多了吗?完全不是。比较美国援助苏联和英国的军火物资,援华的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零头而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没有外援就无法打仗的问题,完全是因为中国自己的工业太差劲了。
工业不行,没有钢铁,就只有凭血肉去拼。“士勇无奈乏良刃”,这正是中国士兵鲜血淋漓、血肉横飞的悲壮总结。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而且要不是李宗仁体恤为川军更换装备,王铭章守的滕县估计会更加惨烈 气吞万里如虎 字0 2008-03-03 23:49:23
🙂我记得没多少 yhz 字49 2008-03-04 07:59:47
🙂战斗前, 来了几火车皮的手榴弹 bos 字45 2008-03-14 10:29:55
🙂旧文重贴:抗战期间可怜的钢产量意味着什么……
🙂朝鲜战争不也是拿外援打 fakeone 字68 2008-03-04 12:21:21
🙂那个离49年可是只差一年 夜月空山 字0 2008-03-16 05:54:24
🙂难道抗美援朝“也”打得那么惨 自以为是 字0 2008-03-15 14:24:54
🙂性质差太远了 3 吾将上下而求索 字194 2008-03-04 13: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