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倪乐雄:伟大的“史里芬计划” -- 查理五世
10年多前求学期间在图书馆乱翻闲书,其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出版美国文学艺术院第一任女院长巴巴拉?W?塔奇曼描写一战的力作《八月炮火》是我对一战历史的启蒙读物。该书描写一战开战前各国的政治形势、外交角逐、军事准备,以及开战后的第一场战役,即是马恩河战役。作者和译者功力极深。不知在座各位有谁看过?
工作后访问过欧洲多个国家,每到一处,无论大都市还是小集镇,也无论是协约国英、法还是德、奥匈,每地必有两个纪念物:一是瘟疫柱,纪念欧洲历史上著名的黑死病(据说减少了1/4人口???);二是一战和二战纪念碑(或是雕像),往往刻有当地战死的居民姓名和生卒年月,许多不满20岁,看后让人感觉心酸。
去年来英伦求学,学校内许多学院入口处也都刻有纪念碑,密密麻麻载有阵亡学生名字。镇上一银行营业处也立一铜牌,纪念在战争中三名服役并阵亡的职员。圣诞期间和夫人一起去Scotland某家庭Home stay,一孀居老妇人是Host,其叔即在索姆河阵亡,家中仍摆有照片,其时年仅18岁。据说那是英国战争史上最黑暗的几天,每天就有上万人阵亡。老妇人年轻时丈夫为英国在西德驻军工作(1960s),因此在西德居留多年。交谈中说起自己在西德时与德国人相处融洽,感觉德国人彬彬有礼,修养很好,并不恨德国人,可是她回想当年两国数百万青年为何上阵厮杀,白送性命?两次战争后欧洲各国政治家和人民痛定思痛,再也不相信great war这种鬼话(一战在欧洲被称为great war, 交战双方政府都宣传这将是终结一切战争的一场战争),以后欧共体建立,德法两国消除宿怨,欧洲人民现在融合程度极高,得拜两次世界大战后深刻反思之故。
提外话:
在苏格兰博物馆参观,发现苏格兰在一战时阵亡将士数远超二战。再次证明现代战争中平民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当然是在战火燃烧的土地上),而军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摘】倪乐雄:伟大的“史里芬计划” 查理五世 字9450 2004-03-13 04:22:01
建议对一战感兴趣的同仁可以开专版讨论。
支持。不过好象一战的水平比二战差,战争思维上。 henry 字46 2004-03-19 18:23:33
俾斯麦的作用 何足道 字144 2004-03-16 20:36:30
我的印象一战基本上是一场混战,打得混天黑地。 henry 字44 2004-03-19 18:27:54
😄高论,的确是这么回事 老兵帅客 字28 2004-03-17 10:58:40
老兵兄过奖,我的三国水平在琅琊只敢去演义区,不敢去历史区发言啊 何足道 字0 2004-03-18 02:29:11
主要是德国的海军太弱,一战二战都吃了这个亏。如果海军强大,二战未必灭不了英国。 何足道 字0 2004-03-14 0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