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文摘】徐寅生畅谈乒乓球今昔 -- raindrops
新民晚报首页 -> 体育新闻
国球的故事――徐寅生畅谈乒乓球今昔
北京,海淀体育馆。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亚洲区预选赛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多哈世乒赛刚刚落幕,乒坛战火又一次燃起,亚洲乒坛诸强聚会北京,争夺雅典奥运会参赛席位,国球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张燮林、邱钟惠、梁友能、周兰荪等乒坛名宿都来现场观看比赛,特别是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更是每天必到。海淀体育馆成了中国乒坛元老们握手言欢、抚今追昔的场所。借采访比赛的机会,记者对徐寅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许多国球的故事。
弧圈球独领风骚
故事首先从弧圈球开始。徐寅生说,当今世界乒坛可以说是弧圈球技术独领风骚,它是选手们进攻和得分的主要手段,弧圈球的出现把乒乓球的旋转和速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使比赛的对抗程度更加激烈化。关于中国选手是如何研究掌握弧圈球技术的,徐寅生给记者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1959 年,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上首次夺得男单冠军,给当时世界乒坛霸主日本队带来强烈的冲击。日本队雄心勃勃,打算在第26届世乒赛上重夺霸主席位。就在这段时间前后,日本队首创了“弧圈球”打法,并凭借这一“秘密武器”横扫欧洲,在几次访欧比赛中,把欧洲顶尖高手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当时许多世界乒坛的权威人士都认为,26届世乒赛将是日本人的天下,日本人也宣称要凭借这一新技术再次垄断世界乒坛。
面对这种形势,中国队紧急商量对策,寻求破解“弧圈球”之计。这时,中国队得到一个信息:日本乒乓球队要到香港访问比赛。于是中国队决定派庄家富去香港进行“火线侦察”。庄家富办好手续到达香港,由香港乒协薛绪初帮助购得比赛门票,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坐在伊丽沙白体育馆的观众席上,仔细观看日本选手拉弧圈球的动作。庄家富一连看了几场比赛,回国后他向领导汇报说,弧圈球威力虽然很大,但也不是无懈可击,香港队一名近台快攻手就在比赛中打败了日本弧圈球高手星野。
庄家富的“火线侦察”大大增强了中国选手战胜日本弧圈球选手的信心。中国队作出决定,一方面突出自己快速灵活的技术特长,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另一方面让薛伟初和胡柄权两位队员专门模仿日本弧圈球高手的打法,给中国队主力队员当“靶子”。他们两人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第一代陪练,后来他们经过潜心摸索,把日本选手的弧圈球打法克隆得惟妙惟肖,中国队员开玩笑说:“他们只要再戴上一副眼镜(日本弧圈球高手木村戴眼镜),就活脱脱是一个日本人。”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中国队一举夺得男团、男单和女单三项冠军,从此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乒坛的高峰。
第26届世乒赛以后,为了进一步全面掌握和攻克“弧圈球”技术,中国队又成立了“8人弧圈球小组”,组员包括浙江周树森、吴小明,上海余长春、刘恒恕,辽宁李德洋,湖北何祖斌,安徽刁文元和福建廖文挺,他们专门为主力队员做陪练,其中有些人后来技术提高很快,也成为主力队员,人们把他们誉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人梯”和“铺路石”。
“弧圈球的发明是乒乓球技术的一项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直到今天,弧圈球技术仍然风靡世界,影响着整个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人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曾作出很大的贡献,”徐寅生风趣地说:“可是它却给日本人自己惹了祸。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以后,外国选手很快学会了这项技术,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如速度更快,旋转更强,可是日本人自己却没有什么进步,不进则退,不久他们就丧失了乒坛霸主的地位。”徐寅生说:“现在日本人的弧圈球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了,这一次日本男选手没有获得一个直接进军雅典奥运会的名额,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蚊帐作坊起步
在北京,徐寅生还谈到了我国乒乓球器材的生产和发展。他说,不久前在卡塔尔举行的世乒赛上,使用的全部是中国上海生产的红双喜牌球台,这次预选赛的比赛用球也是红双喜球,现在红双喜乒乓器材是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从“蚊帐作坊”发展起来的。
徐寅生说,1959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制生产无缝乒乓球。当时这一技术为日本所垄断,为了打破垄断,节约外汇,国家几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制造出自己的无缝乒乓球,这一任务落实到上海轻工业局,经过技术攻关,无缝球终于制造成功。样品送到北京,周恩来总理非常高兴,亲自给乒乓球起名叫“双喜”。“双喜”有两重含义,一是正逢我国国庆十周年;二是容国团在这一年夺得世界冠军。后来,“双喜”乒乓球在正式注册时又加了个“红”字,“红双喜”乒乓球就这样诞生了。
别看一只小小的赛璐珞乒乓球,当时从原材料筛选到最后制造成型,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赛璐珞原料需要使用优质短纤维棉花,上海方面就派专人到新疆去采购。最初的乒乓球厂设在上海闸北区民和路,当时那里是一片农田。工厂里没有专用生产乒乓球的机器设备,工人们就白手起家,土法上马,用火钳夹着赛璐珞原料在煤球炉上制作乒乓球。乒乓球生产过程中最怕灰尘和飞虫,当时又没有恒温除尘设备,工人们就想出使用蚊帐避灰尘的办法,他们钻进密不透风的蚊帐里,一个个汗流浃背,如同是在洗澡,1961年北京世乒赛使用的乒乓球,都是在这种条件下,一只一只用手工生产出来的。
徐寅生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感慨地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乒乓器材从被外国人看不起,到现在成为奥运会、世锦赛的比赛使用器材,这个发展同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说是在同步进行。”
全国上下都关心
1961 年,中国乒乓球选手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举夺得男团和男女单打三枚金牌,对全国人民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当时全国自发地掀起一股全民打乒乓球的热潮,在上海的中小学校,每到课间休息时间,乒乓球台旁都你推我挤地排成长长的队伍,每个人上去只打三个球就下来,时间不过几秒钟,可大家还乐此不疲。放学后,许多学生还在弄堂里的板上或菜场的摊桌上打球,有的干脆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球台,中间放上砖块竹竿当球网蹲着打。1965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当时的上
海体育馆位于陕西南路,球迷们从半夜里就在那里排队购票,队伍从陕西路一直排到南昌路,绵延了一公里长。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寅生现在还感慨不已。他说,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那时候,除了盛况空前的全民打乒乓,中央领导还经常接见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周恩来总理还请运动员到他家里作客,询问队员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26届世乒赛结束后不久,有一次周总理请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到家里吃饭,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不吃周总理和邓大姐的口粮,队员们每人都带了半斤粮票。在周总理家里,邓大姐为大家准备了四菜一汤,还特别为每个人煮了一个鸡蛋。餐桌上,周总理和第2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邱钟惠聊起了家常。周总理说:“你和高基安决赛那天,我正在昆明,你和高基安的比分,是我让秘书打电话问后知道的。我给你们算了一下,5局加在一起,是96比98,论总比分,你还输两分呢!”邱钟惠吃惊地说:“哎呀,我自己还没算过呢!”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胜了,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尊重失败者,希望你不要骄傲。”
徐寅生说,当时的情景对他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小球”推动了“大球”
由于文化大革命,所以中国乒乓球队没有参加第29、30两届世乒赛,与国际乒坛一晃就隔了6年之久,当中国队重新出现在第31届世乒赛上时,周总理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从而赋予了重返国际乒坛的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新的使命。
徐寅生说,1971年春天,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当中国乒乓球队一出现在名古屋,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比赛期间,中国队与美国队曾多次相遇,中国队夺得男团冠军后,两队在游览时又碰到一起,美国队一名队员开玩笑说:“听说你们邀请了加拿大和英国队到你们国家访问,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呀?”后来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又专程来到中国代表团驻地,提出了访华要求,中国代表团立即向国内报告了这件事。
4月3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队访华问题写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报告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访华时机尚不成熟,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不少人认为,美国人要来中国,应该首先派高级别的人物,而不是乒乓球队。周总理圈阅后把报告送交毛主席审批。
毛主席反复考虑了几天后认为,美国乒乓球队要求访华,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邀请美国队来中国,既可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又可以造成中美和解的氛围,有利于以后高层官方的交往。于是毛主席立即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通知外交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美国代表团接到邀请函后一片欢腾,美国国务院也接到了美国驻日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美国国务院马上把这一消息报告给白宫,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指示发加急电报给美国驻日本大使,通知他白宫的意见:乒乓球运动员务必去北京。就这样,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冲破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冷战坚冰和外交铁幕,揭开了中美外交新的一页。
徐寅生说,美国乒乓球队来到中国,访问期间,他们与中国乒乓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参观了清华大学、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广场、长城,周总理还接见了美国代表团,接见时,总理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来表示对美国队的欢迎之情。美国队在中国访问了大约十天,然后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离开中国。美国队离去以后,周总理乘着“乒乓外交”的东风,通过巴基斯坦总统给美国白宫传去口信,说中方愿意在北京接待美国特使或总统本人,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传话,最终实现1971年7月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为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的正式访华打下了基础。
徐寅生说,作为一个体育项目,能够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这是从未有过的。
记者张伟田南帆(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