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伪NPR:免煮柿油,鹿变马不愁 -- 南寒

共:💬44 🌺3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楼主比较客气,我来给“免煮灯塔”再加点柿油,把火烧大点

先看两位美国的"狗娘养的"独裁者:

其一:索摩查家族对尼加拉瓜进行了长达两代人的独裁统治,有三人出任总统,直到1979年这一家族的统治才告结束。对这么一个独裁家族的统治,美国却以“友好邻邦”的名义一直容忍着。当福兰克林.罗斯福觉得索摩查家族坏得忍无可忍时,也只能骂一句“狗娘养的”,但他的国务卿还要补上一句“我们那位狗娘养的”。

其二:皮诺切特的确是个狗娘养的!但他是我们美国的狗娘养的,所以我们当然要支持他!

以下就是美国在美洲的干的一些并不完全的二、三事,确实值得免煮柿油爱好者学习。

美国人在对外扩张时,总是打着输出民主与自由的旗帜,颠覆别国的政权也是“为了给那里的人民带去民主与自由”。

讲到美国运用武力对外推广民主的经历,人们一般都喜欢谈论威尔逊总统,认为他是美国向海外推广民主的鼻祖。其实,在他之前,西奥多.罗斯福已经表示了美国在西半球扮演这种角色的必要性。他在接任了麦金利的总统地位后发表演说,阐述了自己对美国的世界责任的看法。他说:“在美洲及其他地方,长年的做坏事与管理无力都是因为与文明社会的关系松懈了,这最终需要某个文明的国家进行干预。在西半球,美国信奉门罗主义,因此在出现明显的做坏事或管理无力时,尽管美国很不情愿,但它一定会去履行国际警察的权力。”

威尔逊当选总统后,更明确地指出美国在美洲只承认那些民主政权,任何非民主的政权都会受到美国的制裁。不久后,威尔逊的信条就在墨西哥得到了实践。

1913年,墨西哥政府被推翻,总理马德罗被暗杀,韦尔塔将军夺取了政权。威尔逊不接受这一事实,决心用武力恢复墨西哥的秩序,这一举动在欧洲各国引起了一片哗然。

在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召见了美国驻英大使佩吉。两人的对话后来被许多描写美国外交的学者引用,充分表现出美国人在用武力恢复外国民主问题上的看法。格雷:你们会武力干涉墨西哥吗?

佩吉:我们将强迫他们选举,并迫使他们遵守普选的结果。

格雷:如果他们不接受呢?

佩吉:我们就再回去,让他们再投票。

格雷:如果这一切要持续二百年呢?

佩吉:那我们就在那里呆上二百年,直到他们学会选举,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这段对话充分显示出美国人准备用武力在海外强迫别国实行民主。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威尔逊用武力在海外推行民主的思想有了更大的舞台,他想通过国际联盟构建一个全球的民主论坛,但由于美国参议院的反对,他的设想胎死腹中。

美国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在海外推广民主呢?是出于一种理想主义的信念,像当年苏联打着共产主义的口号,想用一种模式改造全世界吗?历史学家福格森却认为,美国这种强迫别人接受美式民主的做法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它与当年英国人的做法有很多相似之处。英国人当年也曾建立过一个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但英国人管不过来那么多地方,便主要采取地方自治,鼓励当地精英学习英国的办法管理,英国人用间接的办法去统治全球那些英属领地。美国要在海外推广民主,就是要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强加给它在海外控制的地区,它“不仅需要在战略重要的地区扶植一个亲美国的政府,还需要一个美国式的政府”。

威尔逊不惜动用武力去“帮助”墨西哥恢复民主也有着深刻的保卫美国利益的背景。1914年,美国对韦尔塔政权失去了耐心,派出了一小股海军陆战队去占领墨西哥东部的韦拉克鲁斯港口及输油管道,以防止德国货从那儿进口到墨西哥。美国资助的小股叛逆武装在墨西哥不断闹事,美国的石油公司也拒绝向韦尔塔的政府纳税。在巨大的压力下,韦尔塔决定辞职,把政权交给了反对派的领袖卡兰萨。两年后,美国将军潘兴又带着军队越过了墨西哥边境,号称要追捕一位名叫比利亚的人,此人原是卡兰萨的同盟军领袖,但后来却成了叛逆者,率领一伙游击队武装不停地给卡兰萨政权找麻烦,还打死了一些美国人。美军深入到墨西哥境内,没有找到比利亚却不小心与墨西哥正规军交上了火。威尔逊担心美墨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便命令潘兴将军班师回朝。卡兰萨虽然就任总统,但他被迫接受了墨西哥议会中民族主义者代表及工会代表的主张,1917年通过的宪法充分体现了这些代表有关土地所有制、自然资源管理及劳工和社会立法的主张。这时,美国开始担心“布尔什维克病毒”传染到墨西哥,因为美国的石油公司担心墨西哥政府会根据宪法把美国公司的投资收归国有。1918年,卡兰萨政府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从此紧张。两年过后,卡兰萨不顾军队将军们的反对,要把自己的候选人推上下一届总统宝座,结果军队发生武装叛乱,卡兰萨在逃跑的途中遭人出卖而被杀。美国把拉丁美洲当做自己的后院,以传播民主的名义多次进行干预,但每次干预似乎都有特殊的背景,每一次都能看到美国在争夺战略利益。因此,美国的军事干预并不是那么“无私”的。1903年,美国看中了当时还属于哥伦比亚的巴拿马地峡,想租赁这个地峡建造一条运河以沟通美国东西海岸的运输。但哥伦比亚的参议院拒绝批准这项土地租赁案。当看到建造巴拿马运河的希望即将落空时,威尔逊总统便派了美国海军去支持巴拿马的分裂主义势力造反。这场“政变”只用了90分钟就成功了。美国马上承认了这个闹独立的巴拿马政府,而从它那里又得到了宽十英里横穿巴拿马的一片土地,最终建造了巴拿马运河。从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始启用,美国一直掌握巴拿马运河的经营权,直到1999年才交还给巴拿马政府。

美国在自己的邻国多次进行武装干预,在古巴、海地、加勒比海诸岛,但都不太成功,这些地方的民主政权从未巩固过,政变与内战似乎是常事。历史学家福格森说,美国动用武力在中美建立美国式政府的企图都可怜地失败了,到1939年时,那里只有一个国家算得上民主国家,那就是哥斯达黎加,而美国从未在那儿进行过武装干预。但通过这些武装干预,美国确立了自己很早就宣称的西半球霸主地位。

美国在中美洲武装干预建立民主的最可笑的例子非尼加拉瓜莫属。从20世纪20年代起,尼加拉瓜就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内战。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美国海军多次进入尼加拉瓜,帮助那儿的人组织选举,但新当选的领导人往往是短命的。1932年,美国军队被卷入了一场针对桑地诺派组织的游击战争,桑地诺游击队装备简单,在大山里跑来跑去,美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却抓不到几个游击队员。随着美国军人不断遭伏击,美国舆论开始讨论派军队到尼加拉瓜有什么意义。最后,1933年初,美国海军撤出了尼加拉瓜。此后,桑地诺本人从山里走了出来,但不久就被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杀害,而决定杀害桑地诺的人正是美国人扶植起来的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首领索摩查。索摩查1936年废黜了当选总统萨卡萨而宣布自己“当选”。随后,索摩查家族对尼加拉瓜进行了长达两代人的独裁统治,有三人出任总统,直到1979年这一家族的统治才告结束。对这么一个独裁家族的统治,美国却以“友好邻邦”的名义一直容忍着。当福兰克林?罗斯福觉得索摩查家族坏得忍无可忍时,也只能骂一句“狗娘养的”,但他的国务卿还要补上一句“我们那位狗娘养的”。

美国在拉美进行武装干预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一位美国将军巴特勒说得最明白。他是那个年代受勋最多的将军,他在1935年的美国《常识》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我把海地与古巴变成了一个花旗银行的小子们可以收集财富的地方,我帮着华尔街抢劫了半打中美洲国家。敲诈勒索的名单很长。我在1909—1912年帮助布朗兄弟国际银行公司净化了尼加拉瓜,我在1916年为美国制糖业的利益而给多米尼加共和国带去了光明,我在1903年为了美国水果公司而把洪都拉斯“摆平了”……回顾起来,我认为我可以给卡彭(Al Capone)某种启发。他最多能在一个城市的三个区搞点敲诈勒索,而我们海军却在三大洲活动。巴特勒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进行武装干涉的真正目的,而这一切干涉却又打着“输出民主”的旗号。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美国在拉丁美洲又开始了新一轮“民主输出”。1975年,美国的三边委员会开始做一项研究报告,负责的是“民主国家的可管理性专题委员会”。做这项报告的前提是,美国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世界经济出现危机,资源短缺会引起政治上的不稳定,因此需要重要确定民主的含义,要建立新的机制以保证在这些动乱中美国能始终保持控制。

1982年,以这个专题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为蓝本的“民主计划”出笼。该计划清楚地指明,美国要在全球建立一套网络,以民主的名义开展活动,目的是保证一种美国能控制的新的世界秩序。1983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全国民主基金会”,其目的是支持各国“基本自治”的非政府组织。按照国会的说法,“民主基金会是一个综合性非政府结构,可以有效地调动美国这个多元社会里不同组织的力量”。实际上,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是用政府的钱,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商业、工会、共和党与民主党及国际研究机构)向一些国家渗透,给一些指定的国家的反对党、独立工会、新闻机构及教学与研究项目提供资金。当然,接受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赞助的项目都要符合美国提出的要求与口号,而不接受这些有助于世界新秩序的国家领导人则被冠上了“专制主义者”的头衔。

民主计划的第一批对象是拉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爆发了债务危机,美国担心这些国家会“赖账”,欠了美国的债不还。在拉美推广“民主运动”可以控制那些不听话的政府,如果哪个拉美国家的政府胆敢赖账,美国就可以推动该国内部的“民主力量”去颠覆该国的政府。1985年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的报告承认,他们大部分援助民主项目的资金都给了那些拉美借债国。随着美苏在中美洲的竞争升级,美国的推广民主计划只得让位于与苏联对抗了,凡是与苏联结盟的政权自然成为美国的敌人,凡是不与苏联结盟的政权即使再独裁也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在拉美国家面临着一种两难的选择,美国担心拉美国家的军人政权一旦强大起来会向美国挑战,所以一直计划要裁减拉美国家的军队;另一方面,美国要遏制苏联支持的游击队的发展,需要拉美国家的政权有一定的武装。 在尼加拉瓜,桑地诺死后,他的支持者们一直坚持武装斗争,并于1979年推翻了索摩查政权。桑地诺主义政权得到了苏联的支持,美国便通过一些不公开的渠道给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游击队提供武器和资金,让他们去搞武装暴动,破坏桑地诺主义政权。后来90年代被曝光的诺思中校案就是这种交易,美国拿武器换毒品,支持一些“游击队”与当地政府斗。经过80年代的“民主输出”,美国成功地使拉美国家“非军事化”,敢于抵抗美国意志的拉美国家军人被一个个赶下台。

1989年底,老布什政府当政时,美国军队以“保护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由,入侵巴拿马,旋风般地推翻了在任总统诺列加的政府。诺列加被迫逃入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美军随即团团包围了梵蒂冈大使馆。美国政府一方面对罗马教皇施加巨大压力,逼其交出诺列加,另一方面美军心理战分队也展开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攻心战”。他们在大使馆对面的公园里架设起一排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摇滚乐和抨击诺列加的文章。美国心理战部队又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活动,一批批市民和士兵来到大使馆门前,按响汽车喇叭,挥动着巴拿马国旗,不停地高喊“凶杀”、“杀人犯”等口号,要求梵蒂冈把诺列加交给他们处置。在美军心理战的强烈攻击下,梵蒂冈大使馆决定将诺列加交给美国。由美国支持的巴拿马律师思达拉宣布组织政府并立刻受到美国的承认,美国同时解除了对巴拿马的一切经济制裁。

诺列加被带到美国后,法庭判其犯有贩毒、诈骗、洗劫钱财等八项罪状,判了他四十年徒刑。诺列加是被美国用武力赶下台的又一位拉美国家军人领导人,而他之所以被赶下台,是因为他竟敢摸美国的老虎屁股。巴拿马运河建成后,美国把运河两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禁止巴拿马人入内。美国是巴拿马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三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寥寥无几的零头。巴拿马人对这种被屈辱的局面极为不满,为运河的主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事强人诺列加当上了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和美国的关系非同寻常,他年轻时曾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过。诺列加不仅多次策划过暴力活动,还参加和组织过贩毒活动,而且这一切都有美国情报部门的策划与参与。然而,这位铁腕人物在上任不久就宣布,巴拿马政府既不承认旧约,也不履行新约,要求立即收回运河主权。这显然严重触犯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动力军队推翻了诺列加,而且凭着过去与诺列强合作的经验,找到审判他的把柄也并不困难。

其实,历史地看,殖民主义时期与大英帝国时期,欧洲列强们的对外扩张都披着一层美好的意识形态外衣,漂亮辞藻往往是一些对外扩张的国家统治者用以遮掩自己扩张行为的伎俩。18世纪,大英帝国不断在世界上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它也曾把传播自由当做自己扩张行为的理由。直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到来之前,英国一直自诩为自由世界的保护者。年轻的邱吉尔曾这样形容大英帝国的使命:“要把广袤的地区及广大的民众从蒙昧主义下解放出来……让互相争打的部族们得到和平,让那些充满暴力的地方恢复秩序,砸断那些奴隶们的锁链,从土地里挖出财富,及早种下贸易及学习的种子,增加人民享受幸福的能力,减少他们受苦的机会……”这些话听起来多么耳熟!对比一下当今美国领导人的言辞,尽管相差了几十年,而且也不是出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但他们说得却那么相似。

我突然想到邱吉尔说的那些东西跟小日本搞的“大东亚共荣”有什么差别,再看看二战后的美国搞的那一套,说明当强盗找借口都是一样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不服不行啊,要是哪天我天朝想通了,也上什么船......打住,这想法太不CJ鸟!

有兴趣可以去看原文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