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今风细雨话经济(9)老大靠边闪 -- 鼎革

共:💬82 🌺2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专门为这个帖子上来说几句。花。

就中国封建社会和科技之间的关系补充一点,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士”一层和农业的关涉极大,优秀的士人更会坚持“以农为本”,对工商业有所警惕。到了明代,不管是编《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还是游历者徐霞客,以及写《焚书》的李贽,都不是主流人物,均为主流社会付出非常代价。科技落后,一味推到“满清”一朝是不公平的。当然,满清对待人才,还不如明。今天我们若论“高考制度”,不计经济成本的话,适宜“中才以上”,但若是别有天才,反未必适宜那条线的。理想的大学制度便是:“给中才以规矩,给天才以空间。”可惜,我们现在,两头做得都还不够好。如果考察一下西方的大学制度,由神学院发展而出,实际继承的是古希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在封建社会的制度中,科技人才属于嗜好“奇技淫巧”的人士,不算正路;或者仅仅是器用之人,呵,官僚士人才是被推崇的“君子不器”嘛。为何呢?人口农业大国,这是稳定的根本。有伤于农业的(譬如说工商业,少人研究短期或长期效应)有伤于统治的,便要严加防范。别的,落于边缘。本应薪火相传的科技传递,也并不能保证,一个牛人出现了,自娱自乐一番;然后说不定就失传了。

就《天工开物》而言,大约17世纪末年,它就传到了日本,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1771年就出版了一个汉籍和刻本,之后又刻印了多种版本。其中的养蚕技术,对欧洲亦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国内却失传了。最后一版毁于《四库全书》的编撰中。以四库全书之名搜罗天下书籍,然后取舍定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收录其中,《天工开物》却被销毁了。后世学人对于“四库”的复杂情怀亦因为“寓禁于征”。直到1920年代,这本书才从日本反流回中国,此书命运,令人一叹。

今天在中国,每个人还要为“非主流”的一面付出多少代价呢?“和而不同”,说来容易,实践起来颇为不易。有时候我们为了捍卫自己,忍不住便会践踏别人的。鼎革所言“民主”,应是经济学范围内的“劳动力真正自由”,——物质上的以及精神上的。制度与人“同为一体”,远非一代人所能见功,但我们务必埋头努力,交给后人一个更好的平台,便问心无愧。中国目前的确存在着一种可能性,——民主的亦是中国的,若真有成,功不可量。

就劳动力自由而言,有主动的自由亦有圈地运动时被动的“自由”,小农被打成“无产”,“身体”亦算脱于土地的“自由”了。长城确是古中国捍卫自身不被草原部落入侵的一道屏障,同样亦是无数范喜良孟姜女们的血泪史。历史前进的轨迹往往是进两步退一步,甚至是进两步退两步。我们不是最后的冲刺者。我们是要扎扎实实跑完第二棒争取少些差距并成功交给第三棒的人。所谓“民主”,亦是一边深思,一边实践,摸石头过河或者草鞋打样,终于走出来的一条路。我们知道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同时我们小心路上的坑洼,陷阱;历史恐怕不会给我们太多犯错的机会。

我愿引两段话,也许,大家对于民主的“知行合一”,会有所理解。

各国改革大业,其主动力恒在中等社会。盖上等之人,皆凭藉旧弊以为衣食,其反对于改革,势使然矣;下等社会之人,其学识乏,其资财乏,其阅历乏,往往轻躁以取败,一败矣即不能复振;故惟中等社会为一国进步之机键矣焉。梭伦之能成大业,亦由洞悉时势,而顺应此原动力使然也。中等社会者何?则宦而未达者,学而未仕者,商而致小康者,皆是也。

——1902年梁启超《雅典小史》

梁启超所梦想的“中等社会”促成变革,——今日方有雏形。扩大中等社会的力量,否则又成二元社会,我们如今,也还存在这样的危险。

“中国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顾今者翻然思变,历岁已多,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浡起,皇皇焉欲进欧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适所言十九世纪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凡所张主,惟质为多,取其质犹可也,更按其实,则又质之至伪而偏,无所可用。虽不为将来立计,仅图救今日之阽危,而其术其心,违戾亦已甚矣。况乎凡造言任事者,又复有假改革公名,而阴以遂其私欲者哉?今敢问号称志士者曰,将以富有为文明欤,则犹太遗黎,性长居积,欧人之善贾者,莫与比伦,然其民之遭遇何如矣?将以路矿为文明欤,则五十年来非澳二洲,莫不兴铁路矿事,顾此二洲土著之文化何如矣?将以众治为文明欤,则西班牙波陀牙(48)二国,立宪且久,顾其国之情状又何如矣?若曰惟物质为文化之基也,则列机括(49),陈粮食,遂足以雄长天下欤?曰惟多数得是非之正也,则以一人与众禺处,其亦将木居而?食欤(50)?此虽妇竖,必否之矣。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而此特现象之末,本原深而难见,荣华昭而易识也。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而辁才小慧之徒,则又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往者为本体自发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呜呼,眷念方来,亦已焉哉!

——1907年鲁迅《文化偏至论》”

我以为,鲁迅所想立的“人”,和鼎革出于经济学所望的“理想人”,亦有相通之处。理想的社会,无非是“给底层以保障,给中才以发展,给天才以空间”而已。

100年了!今天我们“中等社会”圈中的人们,明白当日精英的真义,这便是中国迈出的步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