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别创】萨苏儿时趣事回忆 By 揭老底儿阿姨 -- 萨苏

共:💬42 🌺1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别创】萨苏儿时趣事回忆 By 揭老底儿阿姨

[邻居某阿姨发来的文字,勒令萨放到博客上去。其实,看了只是觉得很温馨,很多自己已经忘却的事情,别人还记得。发出来,不证实,不承认,不过是对儿时岁月的一段追念罢。

. -- 萨苏 ]

作者:------揭老底阿姨-------

前几天见到一位住平房时的老邻居,她说:“在四合院时北屋那个小鬼头,还记得吗?”“记得呀,老街坊都忘了也忘不了他呀!”,老邻居说:他现在做IT行业,业余时间还写写东西,现在居然成了网络知名作家了,还出了好几本书呢。听后欣喜之余,不免勾起我对小萨童年时的一件件趣事和我们在四合院的幸福生活的回忆。七十年代初,我住在东四的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街坊之间关系很亲密,当时小萨是我们院子里的小活宝,大家都喜欢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过去的岁月 -- 和萨爹在一起。但是,萨一直遗憾的是,怎么照镜子,怎么照不到那些应该遗传下来的地方。 -- 萨苏

小萨因为早产,生下来不足5斤,后天虽然得到奶奶的精心喂养,仍然长得细胳膊细腿细脖颈大脑壳,可这个大脑壳智商不低,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锛头里是杂货铺。经常说些“妙语”,逗得全院子人哈哈笑。例如,问小萨:“你有什么本事啊?”“我能吃能喝能拉能睡”;3岁时小萨的姑姑教了他不少英语单词,亲友们来了都要逗他说上几句,到4岁时,不怎么说就忘了。一次小姑姑的同学来家里做客,看到小萨说:这就是那个会说英语的小孩吧?他赶紧说:“姑姑,我的英语都就饭吃了。”;萨的三姨夫姓郭,大家叫他小郭,有一次三姨夫来串门要抱抱他,他大哭,嘴里不停地叫着:“怕,怕,怕小铁锅!”,他把小郭和小锅联系起来了;小萨的老爷很喜欢他,也爱听他白话,一次他坐在老爷大腿上,和老爷说属相,他说:他是属小狗的,是属窜稀狗(前两天拉稀了),他大姑姑属大狗,西屋佟奶奶属老狗,老爷属金丝猴(老爷属猴),逗得老爷大笑说:好啊,这回老爷的皮值钱了。因为老爷科里一个同事家里是资本家,文革红卫兵抄家,抄出一对金丝猴皮褥子,马上被外贸公司拿走了,据说拿去出口,一个褥子换1条金子。

4岁时小萨的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小萨正在吃一个小苹果,一听说妈妈生了个小弟弟,马上把剩下的半个苹果不吃了,说“留给弟弟吃”,问他牛奶呢?他说“牛奶也不吃了,留给弟弟吃”。接弟弟出院时是他抱着小被子和奶奶一块去医院接的,看着小弟弟他非常高兴。回家后撅着小屁股拿粉笔在院子里画弟弟,因为弟弟右耳朵垂多了一个小肉赘,他每次画弟弟,耳朵上都多画一个小球;有一次来了一个朋友,几个月大的弟弟认生,大哭,小萨也跟着大哭起来,奶奶说:他哭,你跟着哭什么啊?萨说:“我怕他哭死啦!”,说着又哭了起来。这哥俩从小就很相亲相爱,小萨从来没有因为和弟弟抢吃的而吵过架。邻居们说起来都夸赞他们。听说直到现在两兄弟有事互相商量,互为左膀右背。

有一次邻居小军得意地说:“我妈单位有电视机了!”,院子里的小朋友都很羡慕。在20世纪70年代初,电视机可是个稀罕玩意,我们四合院走在别人前头,全院子有一台9寸的小电视,是萨爸自己组装的,那时侯还没有集成电路,晶体管元件都是通过导线焊接在一起的,所以在小电视的后面一大堆导线,象一个披头散发的魔女,看上去感觉特复杂,特高技术。萨爸爸说,他就喜欢闻那焊接时烧松香的味,看来真是个天生搞计算机硬件的料。这小电视当时是我们全院子的宝贝,每每到了晚上,大家吃过晚饭,在院子里乘凉,萨爸就在北屋高台阶上大廊子下面支起一个方凳子,把小电视抬出来,打开供大家看,全院子老老少少拿着椅子小凳,象看露天电影一样,坐上3、4排,看得精精有味,过去一直听话匣子广播的人们头一次看上有人儿影的“广播”,那欣喜的感觉不亚于现在看上平面直角液晶34寸大电视。所以,可想而知小军妈妈单位有电视了,让小军多么脸上生光啊。一向争强好胜的小萨哪能输给他,于是搜肠挂肚终于想出来主意,大声说“有电视算什么,我妈工厂有猪八戒!”,原来,萨妈妈是文革中毕业的大学生,那时被称作“臭老九”,分配到了塞北一个小县城的工厂里“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小萨和弟弟都留在北京由萨奶奶抚养着,每逢妈妈回家探亲时,除了带一纸箱子鸡蛋(当时北京按户供应),带几只五彩斑斓的山鸡,带2只野兔外,还有必须给小萨准备故事。小萨总是磨着妈妈讲故事,实在没得讲,就说说城里人听不到的工厂里的新鲜事儿,如:工人小白叔叔的右手食指被铣床切掉一块肉;赶大车的老农民到工厂来修大车,天气寒冷,在传达室脱下鞋子在“扫地风”炉子的火苗子上烤脚丫子,他没想到穿的袜子是当兵的儿子送给他的的确良袜子,哧地一声,袜子着火了,脚底板也烧掉了一层皮;工厂卖了骡子和5挂大车,买了一台拖拉机,2年后又卖了拖拉机换了一辆解放牌卡车等等。萨最爱听的还是工厂食堂用大家剩的泔水养了3口大猪,长嘴巴大耳朵……,这些都是城里孩子只有在画上才看到的。有一次刮大风刮断了一根电线,电线末端垂在了猪圈里,其中一头猪误叼了电线头给电死了,那天工人们吃的是死猪肉。小萨自然把这些故事都有声有色地讲给同院的小朋友听。这个“我妈工厂有猪八戒”,可能就是出自这里吧,但萨妈妈只讲有大肥猪,可从来没说有猪八戒呀,看来小萨又发挥了他的演绎本事了。也别说,这一着竟让小军一时语塞,小萨得理不让人“你妈单位有猪八戒吗?没有吧?啊!”得意洋洋。看到小孩子的童语,院子里的大人们各个捧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过去的日子 -- 萨家兄弟。若是萨弟办公室的小姑娘猜出他们头儿是这照片里的那一个,说不定会找我来要老板的露点照。。。 -- 萨苏

小院儿里各家都有些老大难,比如:后院刘姑娘的对象,西屋佟爷爷的老寒腿,外院王奶奶的哮喘病等等,萨苏家的老大难就是小萨的吃饭问题,这孩子见饭没兴趣,按中医讲是有积了,得到医院请大夫给捏捏积。为了他吃饭,萨奶奶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扮演大吊车,“大吊车来了”一勺子米饭送到小萨的嘴旁边,他张嘴吃1口,再来几次大吊车,又不灵了,萨奶奶又扮演喂动物的,小萨是动物,一会儿“大老虎吃饭啦”,萨跑过来吃1口,一会儿“水疱眼金鱼吃饭啦”,萨又跑过来吃1口……,有时候萨一张嘴,看见前面2口饭还在嘴里,再填鸭,就都吐出来了,气得萨奶奶没脾气。不过,有时也有办法,就是借助于“外力”,吃饭时由着他拿着饭碗满院子跑去,一会儿到佟奶奶家吃一口炸酱面,一会儿到东屋赵裁缝家吃一口盐茄子,再到外院王奶奶家来块驴打滚,不到半小时吃得沟满壕平,小肚子鼓鼓地,奶奶奇怪“怎么别人家的饭就那么好吃?!”

1976年小萨要上学了,到学校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你爸爸和妈妈都做什么工作?”,小萨第一次见到老师(没上过幼儿园),在老师面前站得笔直,说:“我爸爸在科学院数(shu3)数(shu4)”,接着还给老师数了数:“1、2、3、4、5、6、7、8、9、10”。我妈在工厂开机器(萨妈妈在车间里接受“再教育”,当车工)。他居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爸妈的工作说出来。到学校上课后,老师才发现,这是一个小刺猬。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减法。减法是大数减小数,例如3-2,小萨举手:“老师,我爸爸说小数可以减大数,得负数”。老师连忙解释,“你说得不错,但那是上中学才学的,现在就必须大数减小数。”心里想:这学生可是不好教啊。又有一次讲减法借位,老师说: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比减数小,就得向十位借1,小萨举手:“老师,要是十位不借怎么办?”老师一时愣住了。放学回来他问萨爸爸,爸爸说:“这好办,再从百位借吧”。这小孩子不仅爱给老师出难题,也是常给家长出难题的,例如,有一次他看到1双筷子插在有水的玻璃杯里,咦!怎么筷子一插进水里就弯折了,可一拿出来又直了?他问萨妈妈,这光的折射问题实在难给4、5岁的孩子说清楚。萨妈妈说:这小家伙简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小平房院子的人最大的享受是,下了班在小院子里支上一个小饭桌,在大树阴凉下面,听着知了的鸣叫,沏上一壶香茶,拿上一本杂志,边品茶边看书,再看着小萨一帮孩子们跑来跑去,欢声笑语,那真是其乐无穷了。70年代的孩子没有现在那些电动玩具,豪华小自行车,漂亮的旱冰鞋等,但他们一天天玩得很快乐,小小四合院就是他们的游乐场,不管春夏秋冬,整天长在小院里。小萨爱玩的东西可谓丰富多彩,例如:(可能现在40岁以上的人还都记得)骑马打仗、zhuai包、叠纸飞机、拍洋画、弹玻璃球等,也有不入流的和尿泥等,而小萨总是要玩点新鲜的,他把家里的醋辣椒粉五香粉红药水啤酒等等和在一起作成毒蚂蚁药抹在蚂蚁窝附近杀蚂蚁玩;用萨爷爷看报纸的放大镜对准枣树上的洋辣子(一种害虫),用聚焦太阳光烧死它。小萨还有绝的,他会剪小纸人,给小人画上铠甲、铠帽,手中剪出兵器,俨然是小人书中的古代将军,有一次看他设计了一个小人竟然一手握剑一手拿盾牌,就连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剪得出这种不对称结构来。他和弟弟给小人都起了古代英雄的名字,自己给自己封了官衔和领地,小纸人一天天积累下来,他和弟弟都是统领千万士兵的大将军了。有时在地上用小人排兵布阵,2个人能一玩半天。还有一个绝活是作小纸船,萨作的纸船不是一般折纸游戏叠出来的纸船,他是以折叠出来的纸船作基础,然后粘上炮筒、枪筒(都是用硬纸卷成)炮塔、烟筒等零碎,一艘军舰就诞生了。小萨喜欢海军和军舰,每做一个都再次设计,所以各个军舰各有不同,院子里的大人看他造军舰,简直是参观艺术品呢。据说小萨在日本定居10年后,有一次萨妈妈大扫除,竟然发现了一纸箱子小纸船,给萨打电话时,小萨央求母亲别给“纸船冥烛照天烧”,给他留下来,毕竟能引起他儿时的回忆。小萨整天在院子里跑,精神十足,西屋佟奶奶说:他怎么能长胖呢,在乡下猪老跑都不长肉,所以才圈着养呢。小萨边跑边说:我有精神!佟奶奶的精神也给了我了,我奶奶的精神也给了我了……。萨苏也有安静下来的时候,那就是看书。三、四岁的时候不识字,大人给买几本小人书,是他的至宝。萨刚出生的时候文革还没结束,人民处于文化禁锢中,市面的书籍太少了。这本是“封资修”、那本是“牛鬼蛇神”,少有几本内容挑不出什么问题来,但一看作者,是黑五类,……这样一来,都毙掉了,可以给孩子们看的书实在太少了,小萨倒不在乎,他有2本书就可以了,1本是“小黑鳗游大海”,1本是“捕象记”。这2本书反反复复,百看不厌。让大人给从头念到底,他也不用家长给解释,就念原文,念的次数多了,他已经全背了下来。有时给我们念书,一页页翻过去,竟然每页都念对了,一点不差,就好象照着书念一样,殊不知他一个大字也不认识。有时侯我们逗他,故意念错了,他立即纠正过来,不是XX斤,是一头大象XXX斤重。后来上小学1年级,就能看“字书”,其实他是用自己掌握的几个字蹦着跳着上下联想,倒也能看懂故事大概。对他来说,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乐无穷”,有时侯自己坐在沙发上,读一本书,一只手叼在嘴里,读着读着自己呵呵笑起来,大人在旁边看着,总觉得这小孩有点与众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过去的岁月 -- 萨苏和表哥,如今此人已经是中医界的后起之秀,经常里通外国的人物了。 -- 萨苏

几年后院子里的街坊陆续搬到了楼房去住,小萨在3年级的时候也转学到了中关村他父母那边上学了。3岁看大,7岁看老,真没想到现在出息得这么好。作为邻居阿姨,祝萨和全家幸福安康!

[完,萨苏对此文没有评论]

通宝推:柴门夜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