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中医、西医的争论 -- 海纳
因为他们将科学引向了精英政治模式的歧途。
结论正确,原因不正确。实际上是当时政府没钱投入科研,把一大批根本不该由“市场决定”的东西甩了包袱。这个可能与第一次价格闯关失败有关,要有请经济界的河友谈谈。还有,当时争项目,使用二桃三士的方法,让科研人员为了争钱争权搞起了内斗,把科研单位整成了行政单位,而且当时夫妻博士没法分到房,而管后勤财务党办团委的小青年人人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两室一厅,你要是博士,看看海外那些当年比你差一大截子的同学汽车洋房,而你两个博士还要各人住各人的集体宿舍,研究经费没见到,房子没有,工资不涨物价狂升,还有这些人很多是在前面十年受过蹉跎的,人生没有更多时间了,身边的中年同事一个接一个故去,你怎么想?你又怎么选?
人才流失,是那个时代科研急剧下降的根本。邓,赵二人在这点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话说77,78年,邓在科学上还是有很得当的举措,功是功,过是过,不可偏废。
这个完全是你想象的吧?根本是臆测。倒是符合你说的那个“信口开河”。
你知道一周六天业务学习时间是多少,政治学习时间是多少?你知道那些干部业务上什么也不是却有权利决定科研项目那个上那个下?你知道多少高级研究人员根本上是怎样“与实践结合”的?掏茅坑,扫厕所,看大门,烧砖头,挖壕沟,一干就是4,5年。你认为这样的结合能促进科研,那可真是狗头上能长鹿茸了。
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臆测,年轻人有一分力使一分力,脚踏实地总没坏处。
关于文革时顶尖科学家的遭遇,我就要写到了。我听到的最震撼的一段话,是一个国家级大科学家说的,就在我2001年回北京时。
他说,文革对科学研究的害处之所以还能挽回,是因为文革还算来的早。要是76年到86年文革,那样科学界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都残了,人才彻底断档,到时候连50年代的水平也恢复不了。50年代留美留欧留苏有多少人才?幸亏一半多还活到文革后了。
然后说起改革时代,他说,77到87年培养了一批完全不亚于当年50年代培养的好苗子,可惜科研环境87年以后又从极左变成了极右,50年代的那一拨被文革废了,80年代这一拨又被改革废了。回顾旧中国,战乱时代没法做研究,科学家们走的是借鸡生蛋的路子,人才都在海外,保存了中国科研的火种,解放后为什么要没完没了折腾呢?政治总是无所不在的干预学术,要是55--65,77--87两个时段各有二十年,中国科学与外国的差距不是十五年而是五年。
他说的,记者们都写下来了,估计呢,编辑们没那个敢发,嗬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9 层
🙂想问一下,既然你在中科院工作,中科院对亩产万斤当年是什么态度 海纳 字196 2008-07-24 23:41:03
🙂当年我不在科学院,对你第一个问题暂时无法回答 1 燕庐敕 字355 2008-07-25 01:39:54
🙂事实上886、87年是真正的破坏了科学环境 海纳 字306 2008-07-26 20:43:07
🙂这个嘛,我了解过一些情况,大致上是这样的。
🙂你知道什么叫有限资源下吗? 海纳 字372 2008-07-28 19:39:29
🙂你除了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有一点一滴哪怕是实在点的证据没有? 燕庐敕 字90 2008-07-28 19:45:51
🙂作为文革的崇拜者这是正常的表现 北京阿新 字45 2008-07-28 19:54:59
🙂按照你的逻辑,基本上你是富右反坏的后代 海纳 字64 2008-07-28 2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