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讨论】关于朝鲜战争, 另开一贴 -- leqian
- 共: 💬 53 🌺 85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 而是陈mm一再推荐的沈志华. 我转载过来, 也不就认为百分之百正确, 有何不妥大家不妨一驳. 沈志华把它放在全文最后一部分, 估计也是出于多种考虑.
这里面讲到两个问题, 第一是毛泽东在战略上提出有些脱离实际的要求. 第二是讲中国错过一次和谈机会, 以致白白增加损失.
其中第一点立论时, 列举了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往来电报, 以及聂荣臻, 周恩来的看法. 从这些电报可以看出, 毛泽东对于战争敌我实力的估计并不十分准确, 而彭德怀作为前线司令更能了解部队实际情况. 毛泽东在三次, 四次战役之前都认为能够消灭大量美军, 实际不仅未能达成, 反而损失较大.
第二点作者基于一个有争议性的联合国决议, 认为中国拒绝决议造成了局面被动, 甚至可能错过议和机会. 证据是人民日报所登载的联合国辩论投票情况, 以及艾奇逊回忆录, 以间接证明当中国接受该决议时美国可能面临的被动.
作者不是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富争议性的观点, 在注释中便提到齐德学、刘颖伟《朝鲜停战谈判时机问题辨析》有不同看法. 不过, 就算美国人极度没有停战诚意, 违背联合国决议的事情也不是想做就做那么简单.
这其中关窍还是需要第一手资料来帮忙解答. 毕竟, 舆论因素对于美国重大政策的影响不可小视, 越战就是例子. 况且就算和谈不成, 让西方国家背上骂名, 岂非好过自己来背? 否则重庆谈判为什么大家都说毛做得好, 照理说当时就是非打不可的, 那么再讨论这件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大家对第一点有争议也没问题. 但是乱扣帽子这么有意思吗. 彭德怀, 聂荣臻, 谁都不是纸上谈兵, 你们要扣也只能把帽子扣给沈志华, 扣给毛泽东斯大林. 批评志愿军的战略失误, 和我们现在讨论苏德战场两军得失一样, 都不过是事后意义, 纸上谈兵. 现在来看, 当时志愿军最好的方案, 恐怕就是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以后, 以逸待劳, 构筑工事. 虽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但有眼光的将军还是能逐渐意识到. 现在人想像孟良崮, 最好结果也就是像粟裕那样了. 正因为这个, 我们才说高度评价粟裕将军.
回复九三年, 出于职业习惯, 国际政治研究者看待联合国决议的角度和我们不见得一样, 和军史专家也不一样. 他们不仅会这样看问题, 还会讨论国际外交中要不要坚持道义原则这种迂腐腾腾的东西. 但愿你知道后不要惊讶.
回复电子赵括, 陈mm说了, 虽然传话人辜负所托, 没能传到, 但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昨天贴过的另一沈文, 声称中国托印度代表传话, 所托非人, 效果很差)
回复瓦斯, 美国人过度反应, 先行封锁台湾海峡, 请见主贴. 你是想说我没搞清楚呢, 还是作者没搞清楚?
回复欧买噶, 我只能说毛泽东并非没有战略考虑欠妥的时候. 让中野挺进中原, 让华野提前渡江都是.
最后说一下, 不要大家回帖的时候总是就基本常识互相教育. 你们缺乏耐心, 我心里也愤愤不平. 我觉得这没有任何意思. 难道大家看到非偏左立场的文章, 就全都是这个态度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对不住~ 鳕鱼邪恶 字81 2008-09-04 01:54:56
🙂【文摘】毛泽东设定了不现实的目标, 付出多余代价 5 leqian 字14771 2008-09-03 20:12:44
🙂没见过这样强大的事后诸葛 云淡风轻 字0 2008-09-06 10:19:13
🙂抬杠吧, 继续抬
🙂不好意思 北溟客 字33 2008-09-04 05:03:06
🙂朝鲜战争非打不可 6 冯唐易老 字832 2008-09-04 03:56:31
🙂沈志华不过半路出家的菜鸟,拿来当挡箭牌没用 瓦斯 字220 2008-09-04 03:02:01
🙂重发, 1 leqian 字474 2008-09-04 0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