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甲午,马关,李鸿章 -- 电子赵括
有关李鸿章其人的评论,在各个论坛上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热点。赵括来凑个热闹。
最大的热点,当然是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北洋水师以及甲午战争,赵括有篇旧作,不复赘述。其资料全部来自于日本公开出版物。
可见,北洋水师完全就是针对日本建设,主要负责人李鸿章。要李鸿章去谈判,也非常好理解:自从1875年以来你就是北洋大臣,二十年来对日作战你一手负责。如今北洋打了大败仗,这个烂摊子让别人去收?李中堂恐怕真没这么厚的脸皮。
那么好,有关《马关条约》呢?全文在网上一点不难找,比如下面这个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24/content_1096770.htm
顺便说一下,甲午战后如何收拾,日本内部也有割地不赔款,赔款不割地,割地又赔款三种意见。结果呢,谈成了最差的割地又赔款。自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谈判桌上这位李中堂也一无所获。
李鸿章从马关回国后,有关这个条约的条款朝廷中顿起争执。《马关条约》的签订立刻引发了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对清廷震动之大可见一斑。其中比较有力的几条,
1 对英俄都没有签过如此屈辱的条约,对日本没有理由签这么屈辱的条约。这将被列强视为软弱,将来会更加肆无忌惮;
2 朝鲜(中国藩属)打了败仗不得不事实上割让给日本还可以理解,根本没打仗的台湾澎湖没有割让理由;
3 开放内地商埠,将危及中国刚刚兴起的工业。
前面两条都好理解,最后一条稍加说明。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少,但是在开放商埠这一点上仍然局限于沿海区域,从不曾开放内地。事实上,这是对外国侵略的一种限制,对中国刚刚兴起的工业(洋务运动)的一种保护。外国商品局限于沿海,内地的民族工业,例如武汉的一些刚刚建立的企业,事实上可以免受冲击。如今开放内地商埠,等于是将这些暴露于外国产品的冲击之下。如果说洋务运动给了中国一点建立现代工业的苗头,《马关条约》立刻将其扼杀。
这方面有一个旁证,就是列强在华修建铁路的状况。张之洞于1895年呼吁修建京汉铁路,1898年方才同比利时(后台为俄法)签订了借款协议正式开工;1898年英德“决定”修建津浦铁路,1899年迫使清政府接受。陇海铁路,1894年开始修建时不过是郑州附近的一小段,1910年建成从开封到洛阳段,大规模向东西扩建是此后的事情。中国的几条铁路干线的大规模建设完全是甲午战争以后的事情,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内地商埠的开放让列强看到了商机,有利可图。
最后,再说说《马关条约》有关赔款的这一项。
甲午战前,为了改革币制建立现代化的金融货币体系,日本废白银改日元。但是金融市场上对此并不买帐,日元遂银价波动,并为脱离白银而成为金本位体制下的现代货币。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索取两亿两白银,连同事后的“还辽费”等共索取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七千万,为了维护政府运作各种支出不能少于五千万,大大超过偿还能力。而且,实际支付中日本索要的不是白银,而是要以当时最硬的硬通货英镑支付。这笔钱实际上,大概是1898年在伦敦一次性付清,折合3808万英镑。有了这笔飞来横财作积蓄,日元才真正摆脱了白银附属品的地位,成为金本位体制下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货币。对比一下子后来国民政府发行法币的艰难就可以明白如果没有这笔飞来横财,日本的金融财政体系想要建立会有多么困难。
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积累可是由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奠基。李鸿章本人是洋务运动的干将之一不假,不过如果将其等同于发展资本主义,那么可以说《马关条约》为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亮了红灯,为发展日本的资本主义开了绿灯,不但是空前屈辱的条约,联想日后中日两国的恩怨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条约,流毒子孙。出于礼貌,对于签字者可以不使用“贼”这么刺眼的措辞,国可是由他手中实实在在地卖掉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甲午,马关,李鸿章
🙂李中堂至少比影帝要好啊 基督教的坟墓 字118 2010-03-25 19:53:36
🙂确实还需要时间推敲 ydss 字54 2010-03-05 06:05:34
🙂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积累可是由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奠基 coo 字48 2010-01-10 12:44:19
🙂日俄战争日本可没有淘到现金 4 电子赵括 字1151 2010-01-10 14:06:45
🙂拿到了潜力股-对南满的利益的主宰权。 coo 字0 2010-01-10 14:13:44
🙂甲午战败 恐怕是百年败战中后果最严重的 小科 字0 2010-01-10 12:37:17
🙂说句公道话,李毕竟不是秦绘,也不是吴三桂。 刺客999 字0 2008-12-30 0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