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长篇连载《子弟兵——生命的符号·铁军无畏(序)》 -- 双石

共:💬68 🌺6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角色·铁军无畏(1)》(一)

第一章 角色

  

  “管界内所有列车停止运行”,一个士兵走向了“抗震救灾的前方”/一咬呀一跺脚,老兵董亮作出选择也进入角色/组织起来抢救生命,没穿军装的士兵成了废墟上的一面军旗/是套话也是实话,解放军就是解放军/第四次“相亲行动”泡汤,大龄青年还是军人本色/特珠时刻的党委常委会,一支团队与一个士兵的高度同一性/没有传达的“预先号令”,炮团的“粮草官”连称“万幸”/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诸多偶然其实都透着必然/“你更要负全责!”,“粮草官”怒吼“粮草官”/朝令夕改,军运油料股股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车里车外都在响警报,曾祥明平生头一回带“飞车”/“老乡们”比收费站明事理,堵塞的车流为子弟兵让出通道/成群的猛士也是成群的孩子,“组织”和首长既得是爹还得是妈/习惯使然进入角色,人民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器

  

  

  董亮,应该是“乌蒙铁军”这支部队第一个投入抗震救灾的士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地动山摇的一刻,这位刚结束了探亲假的二级士官正登上2639次列车,准备返回部队驻地云南省曲靖市——这一年,是他穿上这身军装的第8个年头,也是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第4个年头。在这支部队里,这位25岁的年轻人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老兵了:在他的并不算长的履历表中,已经有过4次“优秀士兵”和1次“优秀班长”的记录,而且还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功劳簿”也记载着“一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大地突如其来的震颤把旅客们都吓了一大跳,脑海中一片空白和茫然后生出的本能反应也可想而知:大家都急着往车厢外挤——那场面肯定不会是多么井然多么有序。虽然事过境迁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冷静思衬之时也许会相互哂笑:相对于那些楼房建筑来说,位于空旷地带处于停置状态的车厢其实是很安全的。如果人人都能有序撤离那么大家都会安然无恙,真要是造成了伤亡那也只能是在拥挤中踩踏所至……

  那个时刻,很多人脑袋里就没有这根弦——这也难怪,恐惧和求生,是人的本能反应嘛。

  不用说董亮也同样被吓了一大跳——或许还有过同样的心理茫然,生长在成都平原的边缘的他,大概还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剧烈的震颤,然而已经有着8年军旅生涯的他也显露出比他的同龄人更多的沉着和镇静:他并没有加入急于挤出车厢的人群,而是与列车员们一起去维持秩序,召呼着大家有序撤离…

  几分钟后,2639次列车的旅客们都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后来才知道,其实那天真正非常悬乎的还不是这些停置或待发的旅客,而是成都铁路局管界内那百余趟正在行驶中的列车:从汶川震中由西向东而来的地震波对宝成铁路广元至成都段产生了横切式破坏:线路扭曲变形、桥梁支座螺栓剪断、梁体横向位移、隧道衬砌开裂,同时,大量山体滑坡、崩坍落石频发、路基严重下沉……

  也是后来才知道,就在成都市民蜂拥逃出楼房紧急避险之时,成都铁路局党委书记姚保国疾步冲上还在摇晃的5层高的调度楼,紧急下达了“管界内所有列车停止运行”的调度命令,这个命令对于这百余趟行进列车中的成千上万条生命来说至关重要——正如后来《工人日报》的报导所评价的:“这一及时的正确决策,为保证地震中没有一名旅客死伤、没有一列货车出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而正是由于这个“停运令”,老兵董亮既被动又主动地,走向了“抗震救灾的前方”。

  在得知所有列车停运,自己已经不能按时返回部队消息的同时,这位老兵也得闻了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的信息。虽然那个时刻并没有确切的灾情,他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向峨乡其实离真正的震中更近,而且已经成为整个都江堰市损失最为惨重的灾区,但汶川毕竟与自己的家乡相毗邻,他的担忧思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由于通讯中断无法向部队首长请示报告情况,在短暂思衬之后,他搭上了返乡的班车。

  从成都往都江堰的一路上,除了个别房屋倒塌外,还看不到太严重的灾情。

  董亮的担忧的心情也开始逐渐平复。

  可一翻过山,来到家乡向峨乡狮子桥棋盘村时,那满目的疮痍立刻就让他震惊不已:这才不过几个小时不见,昔日绿水青山景色秀美的家乡就已经面目全非:绝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都是废墟瓦砾,到处都是惊惶失措的父老乡亲……

  让他稍觉心安的是,已经跑出房来的母亲唐桂芬还安然无恙。

  母亲见到他就说:娃儿呀,这边的房子全垮了,你爸和你妹儿还在乡上上班哩……

  向峨乡政府所在地离家里还有好几里路,父亲是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妹妹在乡卫生院上班。

  董亮简单安顿好母亲后,又着急忙慌地向乡政府跑去。

  半路上遇到了一位乡政府的同志,这位同志告诉他:老董脚上受了点轻伤,已经下村子去看村民去了(这真是位可钦可敬的基层工作人员,脱险之后也没先回自己的家看看)……

  但一问起妹妹董小艳的情况,那位同志却一无所知……

  踩着一地的瓦砾,董亮又向卫生院奔去。

  卫生院的楼房已经垮塌,而与之仅有一墙之隔的向峨中学也成了废墟。废墟中是孩子们稚声嫩气的哭喊,废墟上是孩子们的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唤,大家都在废墟上疯狂地乱刨,谁都想先救出自己的孩子,谁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救出自己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埋在哪个角落,场面十分混乱……

  “妈妈呀,救救我啊……”

  “娃儿啊,你在哪里……”

  董亮不由自主地止住了脚步。

  短暂地踟蹰。

  一咬牙一跺脚,他转身向学校那堆废墟奔去。

  ……

  董亮在此刻作出的这个抉择,对众多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可以倍加关注的亮点。

  我一直无从知道董亮当时的心境,虽然后来我也见到过被媒体包围着却磕磕巴巴哆哆嗦嗦常常连一句完整囫囵话也说不清的他,却一直不敢也不愿意去向他发出诸如“为什么”之类“很傻很天真”的疑问:这无疑是他心中一个永远的伤痛,反复去揭这个本来就难以愈合的伤痛,对他来说无异于一次残酷的再创!所以既或是在为写作本书到部队收集素材时,我也避免了和他本人的交谈和接触,……

  然而我却能够理解老兵董亮的抉择,虽然在另一些人看来这是多么地难以理喻多么地不可思议。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关头,他已经穿了8年的那身军装,8年里在八一军旗下所得到过的熏陶和教养,都足以驱动他的脚步奔向一个必然的方向。而既或是那些为成天为柴米油盐奔波劳作还常常锱珠必较的草民百姓,在这样的关头这样的时刻,传统道德火把的烛照,五星红旗下成长的经历,也会从他们心底激发出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见义勇为,先人后已”等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召唤!这样的召唤也能够驱动很多人的脚步奔向与之呼应的方向……

  在震灾中,老兵董亮和他的父亲,其实作出的都是同样的抉择。

  一位朋友说,无大爱,何以言割舍?

  如果要“煮酒论英雄”,那他们父子两人都是有“大爱”的英雄。

  地震两个月后,我曾在都江堰市大观镇的一家摩托车修理铺修车——这个店铺就正好面对着一座已成危房的三层楼房。那位修车师傅一边为我修车一边跟我“冲壳子”——闲聊,聊来聊去就聊起了那场地震时的经历:“对门那个三层楼上有一个幼儿园,那天我一冲出房子听见那上面有老师在喊娃儿在哭,噢哟,一条街上好多人都上去抱那些娃儿下楼,一路上那楼梯晃晃悠悠好象也没得哪个害怕——当然过后想起来还是怕,把娃儿些抱完了安顿好了我才突然想起,妈哟,我各人的娃儿也在镇里学校上学得嘛,这才赶紧飞叉叉地往学校跑……”

  他的孩子无恙——那所学校不是“豆腐渣”工程,老师们也不是“范跑跑”。

  “你这是好人有好报嘛!”我打趣道。

  “就是噻就是噻,我抱别个的娃儿,我的娃儿别个也在管得嘛!”

  ……

  这位修车师傅其实也是一位有“大爱”的平民英雄,虽然媒体从来就没有光顾过他。

  再其实,媒体关注的这类亮点,在老兵董亮、董亮的父亲和这位修车师傅以及这次震灾中的许许多平民英雄身上,都是共同存在的。而象这样的平民英雄,这次震灾中还有很多很多——在北川灾区采访过的作家高戈里就告诉我:北川税务局一位干部,地震后在一个被裂变地形拱起来的陡坡上抱下了6个孩子,这6个孩子中有一个就是他自己的孩子,而他自己的孩子是最后一个抱下来的……

  所以我更为关注的,还是老兵董亮在作出这个抉择之后的故事。

  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亮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