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老兵观点】我看文革及中国革命 -- 老兵帅客

共:💬66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老兵观点】我看文革及中国革命

我看历史,喜欢看大模样,也就是说,从高处或者远处来看。这种做法,为正统治史者所不屑,但是却经常能够收到意外的效果。

世界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一般都要经历一场或者几场革命,它或者是渐进而较为平和(如英国的大宪章和光荣革命),或者经由激烈的斗争和反复,经历极为激进的疯狂,最后实现一种稳定形式下的进步(例如法国、俄国和中国)。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原有掌权者对权力的独占程度以及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权力寻求者对权力的饥渴程度以及其自身的成熟程度。

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方向和矛盾的解决方式。在封建社会,权力一般是自上而下的,矛盾依靠最高层的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策略来解决,而下层是没有多少主动权的;而在现代社会,权力则是自下而上的,矛盾依靠参与的各个利益集团在不同层次进行协商来解决。从这里可以看出,权力方向的变化过程和参与的利益集团的变化过程是否稳定和谐是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权力来源方向的转变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及其平衡能否顺利进行则是这个过渡是否彻底的重要标志。

英国的特点是国王的实力和权力并不是彻底凌驾于诸侯之上,而经常只是最大的诸侯,因此存在着事实上的多元政治,诸侯的意愿经常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国王的决定,这是英国大宪章产生的社会基础。后来的革命实际上只是在已经存在的多元政治中加上了新兴的利益集团,这是英国可以有光荣革命的原因。

法国历史上也曾经存在类似于英国的封建政治,但是后来法国实现了彻底的中央集权和独裁,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统治方式的核心是权力彻底的自上而下和缺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妥协能力,这样第三等级的要求长时间得不到统治者的尊重和理解,更谈不上妥协。最后,第三等级被迫用拳头来索取他们曾经长期乞求的东西并最终获胜,代价则是普遍而长期的动乱。在这样的动乱和权力来源的转换过程中,暴民政治曾经占据了主要地位,产生了极为激进的政治形势,直到暴民政治为多数所厌倦和畏惧,最终法国革命以形式上的君主复辟和实际上的第三等级的胜利而告终。

中国自从秦汉以后,基本上是彻底的中央集权,同样具有法国社会同时期的特点,另外再加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得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僵化而缺乏活力,特别是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这个趋势,在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中走向了高潮,而其问题则在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外利益和文化冲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危机开始那段时间,多数人只看到了变革的需要,而没有看到革命的必须。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革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一场彻底的文化、政治结构的革命是中国所必需的,这个转折点就是甲午战争,它充分证明了洋务运动的不彻底性和一场彻底革命的必要性。

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的革命者们关注的已经不是是否需要革命,而是需要什么样的革命。这个问题导致了两个主要的流派,一派是模仿西方现代社会的模式(如同盟会和后来的国民党),另一派则认定经由俄国传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最适合中国需要的(如共产党)。两派开始时的领袖人物都是具有现代知识的人士,但是后者的领导权很快落入了不那么具备现代知识的人士手中,尽管后者的队伍中还有一些具备现代知识的人士,但是他们没有占据决定性地位。虽然两派的思想不一致,但是在两派并存于中国大陆期间,他们都没有做到各自的思想所要求的,而后者在组织和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优势使得后者最终在大陆战胜了前者。

前者在离开大陆几十年以后,终于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政治目的,并在局部实现了现代社会。

后者在战胜了前者以后,它的领袖的绝对权威和继续革命的理想,导致了该政权从一个激进的革命形势走向了另一个激进的革命形势,就像是共振所导致的振幅越来越高那样,使得社会越来越走向不稳定,文革就是这个最高潮,在这个高潮中,几乎玉石俱焚(幸亏后者的队伍中还有一些具备现代知识的人士,他们在尽力挽救,但是只限于挽救)。其主要结果就是革命热情消耗殆尽,然而革命目的却没有实现。高潮之后必然是随之而来的倦怠和迷茫,表现为末世心态。终于,社会又回到了正常状态。

后者的几十年奋斗和几十年执政,实现的只是改朝换代和释放革命热情,但是却没有完成革命的任务。这样的革命,之后和之前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通宝推:mezh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