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文人与行·梁实秋和郁达夫 -- 陈郢客

共:💬312 🌺1362 🌵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龚业雅之事,语出丘彦明(梁实秋)忘年交之文。

我对龚业雅极有好感,龚业雅又和雅舍有关,才说及的。

其实,文坛什么样,北宸mm一定也熟知一二。当年凌淑华轶事、林徽因的沙龙主主人风采(刻画于此的居然是冰心,后来林徽因直接送了瓶醋上门,林小姐风姿气概,令人心折)我非道德主义者,行事,唯看气概与否。林徽因这等气概,冰心才女亦比了下去,当有好男儿梁思成相配。

据韩夫人所言,晚年梁实秋梦话中常念叨的人,除了程夫人,便是龚业雅、俞珊。韩菁清曾问梁实秋,龚业雅和俞珊谁更漂亮,梁实秋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俞珊更漂亮。俞珊何许人也?

俞珊生于1908年,上海滩南国社著名的话剧演员。其夫赵太侔(赵畸)任青岛大学教务长时,江青投奔恩师赵太侔,就寄住在赵、俞的家中,并与俞珊的弟弟俞启威发生了恋情。(圈子真小啊

倘若说后辈忘年交(丘堪称御用访问者)的文字不可信,那引用其好友徐志摩1931年写给妻子陆小曼的信好了。这封信“一九三一年六月十四日自北平”。

星四下午又见杨今甫,听了不少关于俞珊的话。好一位小姐,差些一个大学都被她闹散了。梁实秋也有不少丑态,想起来还算咱们露脸,至少不曾闹什么话柄。夫人!你的大度是最可佩服的。北京最大的是清华问题,闹得人人都头昏。奚若今天走,做代表到南京,他许去上海来看你,你得约洵美请他玩玩。他太太也闹着要离家独立谋生去,你可以问问他。

闻一多在青岛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诗《奇迹》。梁实秋就此曾有言,“实际是一多在这个时候在情感上吹起了一点涟漪,情形并不太严重,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一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一番折腾,写出诗来仍然是那样的回肠荡气。”闻一多的性情偏向内省,《槐园梦忆》中梁实秋曾等程一小时而去,程有事晚来,两人均有惆怅。闻一多对梁实秋说,同学,你为啥不向尾生学习?虽调侃,亦见性情。徐组新月,梁、闻均列其中,然而唯独闻一多对“新月”的名字微有不满,认为“绅士”气太重了。——梁实秋、闻一多后来分途,细节处已露端倪。

闻一多的情感“涟漪”,据美国学者金介甫考证,便与俞珊相关。——按徐志摩所写,俞珊和梁实秋之间,亦非泛泛。1940年,梁参议员抗战考察的时候,还曾转代俞珊写给弟弟俞启威的信。所谓文坛八卦的用途,亦不过是考衡行文,不被文字“如何说”镇住,而能一窥他“为何这么说”。

梁实秋写不好闻一多,——亦有蛛丝马迹的。他理解不了鲁迅,阅读郁达夫失之浅薄;同样,他读不懂闻一多。人生,哪个不曾起过涟漪?然而闻一多终于割舍,沈从文亦曾放下(沈亦有涟漪之困,曾求助于林徽因,林徽因堪为好友,回复亦精绝,我对林才女,唯有佩服),——这两人亦不曾占据过“正人君子”的高度指斥他人,我均有敬意。而梁对鲁迅的解释是“怨恨”,对闻一多的解释亦是“怨气”,——他将别人看小了,自己何曾伟大?我对文坛的“人”感兴趣,有些事说清楚了,看官们才能不被文章牵着走;梁实秋论鲁迅、论闻一多,均失之“狭”,徒见其“小”。他若不作抢制高点一览众小状,——我也不会顶着“道德主义者”的帽子辨析一二,无他,你要求别人的自己先要做到,否则有失公平。个人底线自有不同,但凡对人对己一个标准的(比如说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也宽容,或者对别人苛求对自己也苛求),我均无异议。唯有抗议的,便是看别人眼中横生梁木;看自己却百般宽容的。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

“闻一多短短的一生,除了一死轰动中外.大抵是平静安定的,他过的是诗人与学者的生活,但是对日抗战的爆发对于他是一个转折点,他到了昆明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于诗人学者之外,又成了当时一般时髦人士所谓的“斗士”。抗战军兴之后,一多一直在昆明,我一直在四川,不但未能有一次晤面,即往返书信也只有一次,那是他写信给我要我为他的弟弟家驷谋一教法文的职位。所以,闻一多如何成为“斗士”,如何斗,和谁斗,斗到何种程度,斗出什么名堂,我一概不知。我所知道的闻一多是抗战前的闻一多,亦即是诗人学者之闻一多。我现在所要谈的亦以此为限。‘闻一多在昆明’那精彩的一段,应该有更有资格的人来写。”

“我已有言在前,闻一多在昆明那一段,应该留给别人写,因为我于抗战期间在重庆,对于一多的情形不大熟悉。不过每次杨金甫到重庆参加国民资政会的时候,他总是告诉我一些有关一多的事情,主要的是说他生活困苦。抗战期间除了那些有办法的人之外谁又不穷苦?一般的公教人员谁不是按月领取那两斗平价米?不过一多好像是比别人更穷苦些,因为他家里人口多,他共有八个孩子……刻印是他的老手艺。不过到了昆明正式挂牌,技艺大进罢了。听说盟军人士出于好奇,也往往订刻图章,比较可得美价,故亦来者不拒。文人不得已鬻印,亦可慨已!然而一多的脊背弯了,手指破了,内心闷积一股怨气,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因素,以至于成了‘千古文章未尽才’,这怪谁?”

梁实秋擅春秋笔法,将人写小了,——不厚道,亦常有怨毒。看官不可不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