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重负·铁军无畏(3)》(六) -- 双石

共:💬1 🌺2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重负·铁军无畏(3)》(六)

第三章 重负(六)

  天崩地裂,富裕山川变成了了“死亡峡谷”/硬着头皮也要上,“父老乡亲”和“军人职责”两头都比天大/越走越险,史文宏就是冒险也要进天池/惊惶失措一地鸡毛,“铁军”现了一回狼狈相/“石头又不认人”,两位向导跳起来就往回跑/“走不过去就爬过去”,不信邪的刘国华战战兢兢闯过了泥石流/“到我们那里去救灾”,磷矿和乡政府都在争抢“解放军”/“到孤岛中的孤岛去”,曾祥明要再向深山行/报出灾情报出坐标,周洪许送出第一封“鸡毛信”/“重伤员抬出来啦”,记者第一次见到却不是“铁军”第一次做到/磷矿救灾的潜在危机,王敬斌也向团长发出了鸡毛信/一个下午来了5架次直升机,史文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提气壮胆通风报信,陈勇一句“标语式”口号喊出了回肠荡气山呼海啸的效果/“叔叔能不能再抱我一下”,战士的怀抱成了最安全的庇护所/动作轻柔却不容置疑,徐德友当了一回无言的孝子/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唯一的理由是“战士责任重”/“御下物资去云湖”,周小舟军长拦在沟口下达紧急任务/可以升华的情感才是真正的人性,有一支军队为他的成员们提供了最大限度实现人性的机会/动物的本能变成了战士的本能,一夜之间战士们的肉体凡胎上长出了钢筋铁骨

  

  在炮团第二梯队解除金花困局的同时,第一梯队官兵们也接受了一个更为紧急的任务。

  5月15日上午,前往清平运送粮草的炮团装备处长赵岗在金鱼嘴电站遇见了军长。

  日前周洪许率炮团第一梯队在“死亡峡谷”艰难行进之时,王同宇副政委所率炮团第三梯队68名官兵也赶到了汉旺。上午,他们所搭载的物资军列差不多与第二梯队同时到达成都火车南站,在11时30分完成装卸后,又忙活着去落实曾祥明政委那个“不讲道理”的命令……

  当然,王同宇没有去“抢”,而是通过曲靖把银子转账过来的现货交易。

  事儿办完了,赶到汉旺,已是夜里20时30分,再找到炮团驻地,就快22时了。随后,军运油料股长杨俊带着部分粮草连夜赶往遵道去接济第二梯队,而另一部分粮草则准备于次日晨组织兵力送往山中的清平、天池。

  装备处长赵岗和后勤处长高彪为谁带队去清平送粮草的事情打开了商量。

  高处长想去,赵处长也想去,但两人儿只能去一个——家务事儿还得有人儿操持。

  于是大家各讲各的道理。

  高处长理由是:我是“粮草官”这是我的份内事;赵处长的理由是:我的体重比你轻……

  ——新鲜哈,体重也成了理由?

  最后结果是赵处长胜出,因为他根本不由分说,扔下这个理由就去招呼队伍了。

  这里稍为隆重地介绍一下赵处长:赵岗,男,仡佬族,贵州遵义人,1978年2月出生,1996年9月入伍,少校军衔——据悉还是全军唯一的一位仡佬族博士,不用说,那是炮团的“宝贝疙瘩”一件。

  这位脸晒得黝黑黝黑的“宝贝疙瘩”后来还跟我掰活过怎么写这本书:不要光给我们炮团表功,也不要过分突出个人,我们是解放军的一支部队,最后的落脚点要落到“解放军”上……

  这个建议当然很好,没有理由不予笑纳——炮团本来就是一支“共军”部队嘛。

  15日一大早,一支70人运输队每人背负着近40公斤的物资,在赵岗率领下出发了。

  过了金鱼嘴不远,就看见了周小舟军长。

  军长叫住他们:“你们是去清平运送物资的?”

  “报告首长,是!”

  “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即卸下物资,轻装去云湖公园执行紧急救援任务!”

  军长把一部卫星电话和一封“鸡毛信”交给赵岗。

  新的任务?现在还有什么任务比运送山中急需短缺的物资更重要?

  军长脸色非常凝重:在清平山区中的云湖国家森林公园,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16名离退休人员被困,其中大部分都是7旬以上的老者,这些老者都是对国家科学事业有过贡献的专家学者,现在你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他们全部安全地转移出来!……

  赵岗本身就是一学者,当然掂得出这事儿的轻重。

  一声“一分钟准备,轻装前进”的命令之后,物资被卸在路边,这位博士官领着一群独子兵,奔向了“死亡峡谷”深处。而炮团七连连长孔飞、政治指导员李学锋,十二连副连长刘院等40余名官兵又紧急赶到金鱼嘴,背负上卸在路边的这些物资继续向清平前进——这些官兵上午刚通过“死亡峡谷”把重伤员抬出山外,这才匆匆吞下一碗方便面,连气儿都没有喘匀哩……

  成都生物研究所派来配合救援的干部张健也跟上了这支队伍。

  ……

  中午时分,紧随赵岗他们之后,梁刚刚副参谋长率炮团第二营再次进入“死亡峡谷”。

  在天池受史文宏副政委之命返回汉旺运输物资的任务后,梁刚刚副参谋长和那维东教导员率炮团二营官兵和四营10余名官兵于当日上午时分返回汉旺,在物资准备停当后,又护送解放军昆明总院医疗队的4名医生,再次向天池进发。

  快到楠木沟时,他们也遇到了周小舟军长。

  看见负荷沉重的官兵们,军长很是动容:“战士们很辛苦,要把他们关心好,爱护好,必需确保战士们的安全。地震专家预报今明两天将有5到6级余震,你要严密组织,必须保证把战士们安全的带出来!”

  如此艰险的环境,还要保证人人安全?那维东竟然不敢响亮地答出一声“是!”

  他默然向军长敬礼:真到生死攸关时,我只能拿我的命去换战士的命。

  告别军长后,当过保卫股长的他心中还在嘀咕:

  “首长也真是的,这么危险的地方还往里走什么走?”

  他叫来几个战士:“你们跟上首长,他要还往里走你们就去保护他!”

  没一会儿,那几个战士回来了:“教导员,首长说他不进去了,让我们回来!”

  那维东偷偷一乐:嗯,这还差不多,你说你手下壮士万千,还往前边凑什么呀凑!

  过了卸军门快到高桥时,已是傍晚时分。梁刚刚副参谋长决定就地宿营:这次进山不再是轻装,官兵们每个人负重近40公斤,在这么艰险的山路上跋涉体力消耗很大,连夜行军既危险也过于劳顿,天池那边留下的部队都带着干粮,维持一晚上没有问题,我们明天一早出发,早点赶到也不误事儿……

  这时他们还不知道,这天午后直升机已向天池运去5架次的物资,危情已大为缓解。

  在高桥附近宿营时,遇见了成群结队陆陆续续从山中出来的老百姓。

  虽然这里离汉旺的金鱼嘴已经不算远了,但老百姓们一看见解放军,就不走了!

  “妈吔,今天就是再来八级地震我也不走了!”一位老太太一屁股坐下。

  那维东一边给老太太递水送干粮,一边劝道:“老人家,你再坚持40分钟,就到汉旺了,那里有车接你们,还有吃的喝的,也安全了……”

  “不走了不走了,从早上7点走到现在,实在走不动了,死也死这儿了!”

  得,劝不走。

  再一问,老太太说啦,女儿女婿带着孙子先走了,走的时候告诉她:

  “实在走不动了,你就跟着解放军……”

  “那要是碰不到我们哩?”那维东问。

  “咋个会碰不到嘛,我晓得你们肯定要往山里头走。有你们在,地震不怕,抢人也不怕——你不晓得噢,你们没进来的时候,硬是有抢人的哩!……”

  那维东和战士们默然:这是信任,也是信托啊。

  炮团作训股股长李顺平后来也写过这一段经历:

  

  ……又一会儿,来了一对从清平磷矿走出来的中年夫妇,,女人彻底虚脱了,我们扶她躺在雨衣上。又过了一会,来了一位老头,后来才知道他83岁了,走过来时,没有一句话,看到我们后,他就昏过去了,我们把他放在雨衣上,昆明总医院的医生迅速为他检查,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们给他喂了水,约10分钟后,他苏醒了,吃了些干粮,精神又好了。又过了一会,天已经黑了,来了一们五六十岁的妇女,她说,前面约200米的地方有一位女青年不走不动了,副参谋长迅速派作训股参谋屈志华带4个战士前去接她,10分钟后,他们搀扶着女青年过来了,她说,谢谢亲人解放军,我真的走不动了,真想死在那里。

  

  李顺平是四川省大英县人,地震发生时他正回家探望重病的母亲。在得悉团队赶赴绵竹灾区救灾的消息后,他马上就与团队取得联系。15日上午安顿好母亲后,又急忙赶到绵竹救灾指挥部报到,尔后又乘坐志愿者车辆赶往团队驻地汉旺。

  在路上,他亲历了难忘的一幕:

  

  到绵竹市指挥部报到后,指挥部安排乘坐志愿者车辆到达汉旺镇。载我到汉旺的志愿者是绵竹市广济镇人,名叫李富国,约30岁。车刚行进约5分钟,他接到他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哥哥遇难了,尸体已找到,当时我看了一下手机,14时20分,足足5分钟,他没有说一句话,我拍了拍他的肩头,也没说一句话。与我同车的还有一位志愿者,绵竹人,20岁,从地震开始到15日,一直未与家人取得联系,家人生死未卜,他自己是汉旺东汽车的一名临时工,连续3天昼夜不停参与遇难者遗体的挖掘和生还者救助工作,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过他,他还问我他是否符合参军的要求。……

  

  这段经历无疑使李顺平心中的负重感变得更为强烈,急于投入救灾的心情也更加迫切。如此,他一到驻地马上就参加了梁刚刚副参谋长组织的运粮队的心理动因当然也就不难诠释了:百姓们在受难,战友们在救灾,值此家国蒙难之时,身为铁军一员,舍小我而就大我为人民扛起一份重担那就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份内之事!

  无大爱,何以言割舍!

  ……

  到晚上23时,陆陆续续出山的老百姓都在二营宿营地停下了,一共有370余人。

  这当间,有受伤的伤员,有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还有老人,妇孺……

  官兵们拿出了自己的干粮和水。临行前,他们每人发了两个“乡巴佬”腌蛋,两根火腿肠和一包榨菜,还有两瓶矿泉水,而这一路走一路给老乡分发,到这里已经所剩无已。就是自己忍着饥渴也只能保证这370多人中的老弱妇幼。好在老乡们大都很通情达理:谢谢解放军了,你们要进去救人,路还很长……

  至于背负着的物资,那是谁也不能动!一件也不能动!

  昆明总院的一位军医把在途中用手机拍下的一张照片给那维东看:一名满头大汗的小战士背着两件矿泉水,弯腰弓背艰难前行,手里还提着一个空矿泉水瓶。军医说,这名战士口渴得厉害,却不肯在自己背负着的48瓶矿泉水中取下一瓶来饮用。于心不忍的军医劝他取一瓶来喝,他却回答说:“教导员说了,这些水是给灾区群众的,一瓶水也许就能救一条命。”

  那维东一看照片认出来了,这是一个叫张元江的贵州籍小战士,才18岁。

  不用说那维东的感受,我自己听说这事儿都不由地潸然泪下:

  唉,咱们这支队伍,咱们这些兵!

  那一晚上,战士们为老乡们点着了篝火,扯起了遮雨布,放出了警戒哨——监视余震。梁刚刚副参谋长还召集干部们开会研究了发生余震的预案及处置措施。随即,二营政治教导员那维东和副营长高兴又操着喊话器跟一起露营的老百姓讲了露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余震发生时的处置方法,老百姓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深夜时分,余震果然来了,沟那头,山石崩落;沟这头,警笛长鸣……

  战士们一跃而起,瞬间,370多名老百姓周围树起了一圈战士的人墙。

  有几名战士刚惊惶地跑出几步,马上又羞惭地掉过头来,站在了老百姓的前面……

  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兵,就在昨夜,他们还被夜半余震闹得惊惶失措一地鸡毛,还整出了自己人踩了自己人的笑话来,给声名赫赫的“铁军”狠狠出了一“洋相”。而这才不过隔了一夜,突然就风水倒转换了人间,条件反射化作了战士本能,求生欲望变成了庇护义务,肉体凡胎长出了钢筋铁骨,稚嫩身躯撑起了天地乾坤……

  非常时刻,非常重负,年轻的士兵们,迅速完成了“从恐惧到无畏”的人性升华!

  看到这一幕,被惊起的老百姓都互相招呼:“坐下,坐下,没事的,有解放军。”

  是夜,余震4次,群众无恙,也不再惊惶。

  官兵们8人轻伤:有崴脚者,有伤手者——都是为保护群众。

  人生,还是需要重负的!没有重负的人生是轻薄的人生,其轻如丝,其薄如纸。

  没有份量!

  ——任尔如何喧恬,任尔如何张扬,没有份量就是没有份量!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