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此不归兄何以不考虑会有民族的融合呢?

元朝和清朝时民族压迫都非常严重,而汉族现在却笑着对蒙古族和满族说:“我们是兄弟。”

看到老兄关于计划生育的发言,非常当心民族比例失调。请问三国时的蜀国,吴国的百姓又有多少是汉人?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到哪里去了?东晋的衣冠南渡有多少遗族迁徙江东,历史上的百越族,山越族都被汉人种族灭绝了?……更何况,在汉朝之前的周人是什么身份?秦人原籍何方?——我碰到的几个少数民族同学和朋友,在他们告诉我他们是少数民族之前,我看不出他们跟汉人的区别,他们也更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对原有民族的一些习俗也渐行渐远。

再看看我周围的熟悉的人们:有的面目扁平,有的高鼻深目;有的皮肤白皙,有的不晒也黑;有的头发硬直,有的飘软,有的自然卷……可是他们都是汉族人,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汉族不会只有一个单一的种族起源的。按照我们传统的提法,也是强调以文化的认同感来确定民族的归属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就拿我生活的环境来讲,老祖母精通老家的3种方言,老爹只能讲两种,我呢?只能讲一种了。估计我的下一代不会讲我原来的方言了,我没住着自己的出生地。老家3种方言也开始向一种强势方言融合,而这种强势方言又慢慢向普通话融合,就拿我的姓(在中国人口排名前10名)来说,老邻居称呼爷爷跟同学朋友们叫我的发音已经完全两样了,老方言的语序和发音中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信息,但我现在用方言说话只用方言的发音直接逐字翻译普通话了,全没了老祖母说话中带有的古韵。我已经记不起小时候爷爷教我的用本地方言吟唱的童谣和类似于绕口令的那种顺口溜或俚语,这些东西已经在被地方政府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或者录音的形式保存了,随着老人的逝去,所有的痕迹只能在档案馆里去寻找了。——民族融合又何尝不能如此理解?

对西藏的民族政策失策在于,让寺庙成了独立王国。应该采用类似与质量体系相似的认证模式、加军工厂的军代表常驻制度和以前的册封方式相结合的办法管理寺庙。

———————————————————————————

不好意思,看贴太慢了,原来兄台后面已经论述到了。惭愧。继续学习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