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中国政府开支名目的一些问题(写也写了免得浪费) -- 黑岛人

共:💬3 🌺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关于中国政府开支名目的一些问题(写也写了免得浪费)

人呢,都是有惰性,能用的好东西没人逼就懒得改,这种习性在本朝的政府预算编制的会计制度上表现的最明白不过了。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连GDP都不用,用的习自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国内的会计制度多达十几种,互相之间都难通的很,自然不用说预算会计和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了。

后来九十年代,企业会计制度终于以上市公司会计准则为标杆,基本统一了,因为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实质是学得欧美,所以中国的公司会计制作的那些报表总算还能和国际上同类的做大概的比较了。但是……政府自己的会计制度继续独树一帜,那些开支科目绝对的中国特色,别无分号。

而且,特色就特色吧,天晓得是怎么的历史渊源,这些科目往往把一项事情切得七零八落,举个例子,前几年有人“发现”中央财政预算里“教育经费”小到可怜,但其实那只是“中央教育事业经费”,各地的预算也都差不多。那其它的教育费呢?中央的我不清楚,地方完全是看各地的财政局自己的理解,从总体上看,可以说是乱塞一气,比较常见的有:新建学校列基建,日常维护和保养列企业科技三项改造(天知道怎么能想出列在这里面),学农这种活动开支居然被列在农林牧渔之下……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是财政部也无法统计清楚按国际口径的分类方式,各类不同开支到底各占了多少预算(中央预算他们还能比较清楚的掌握,但各地的统计口径因为不同的理解就会有出入,很多时候还很大)。

这个样子当然越来越不能让上面满意,所以2007年年中开始搞政府财政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决心彻底把公共开支的科目分类方式与国际接轨(这次改革开宗明义,主要目标除了能更清楚的统计数据为政府提供参考,就是方便与国际进行对比),真正全面从头开始使用新科目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不过据我所知,各地对开支科目的理解口径还是相当不一致,越往下具体的财政人员就越挠头,到底一项开支列在哪个新科目下,尤其是具体哪个细目,还是没有明细的指导原则,很多时候只能由个人的理解来确认。所以现在如果谁有机会看到政府的开支表,一定会发现各科目下“其它开支”特别大,无它,我知道财会人员把凡是吃不准的就往里扔。

另外,被人们作为主要批评目标的“公款支出”,也就是被政府部门人员用于自己身上,除合理合法收入之外的额外福利、享受,除了造楼堂馆所之类的政府场所外,确实基本往往是列在行政管理费下(现在记得改叫公共服务和政府一般性支出了),但这个科目也是大箩筐,里面最大的一项开支其实是正常的工薪及福利(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雇用人员的工薪福利都在这科目下),而说行政管理费“日本2.38%、英国4.19%、韩国5.06%、法国6.5%、加拿大7.1%以及美国9.9%”,这几乎可以肯定,里面要么是没有包括工薪福利开支,要么就是仅包含了少数政府人员。

最后,预算外收支被各部门、各单位当成自己的小金库,那是老黄历的老黄历了。不是说,预算外开支没有被政府人员挪来给自己快活的,当然有,但据我所知,现在总体而言,预算外资金被用来滥发奖金、福利甚至比预算内的同类情况更少。而说预算外收支无规矩可言,也是故意无视发展的进步,就比如其中普通最大的两笔预算外收入来源,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住宅配套费,中小县镇难说,大中城市去试试看不走(与预算内资金使用相近的)程序,哪怕只是转拨个银行账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