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一点回顾与分析 -- 润树
机械化,就是资本投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是固化的劳动,所以,把劳动力和资本加在一起,就是一个投产产出效率问题。作为一个封闭经济体,机械化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过程(固化劳动,把劳动剩余投入再生产)。对于一个开放体现,可以利用外界的积累,贷款提起实现机械化。贷款,成本又增加了,增加了利息一部分。
为什么要实现机械化?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以较少的劳动得到较大的满足,这就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但是,历史证明这个命题不总是成立。事实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是劳动强度增加的历史。
我去西藏的时候,就提过这个问题。如一起去调查的人说藏民过现代化生活就好了。我说未必。现代化一天工作八小时,藏民有这个文化心理准备吗?以前我下乡冬天帮助水利建设,以往是冬天农闲,农民都在家里休息,现代化了,结果是一年四季忙个没停。
多伦多科学博物馆有录像解释热带雨林里原始部落的生活,他们一天平均工作2小时。
所以说,现代化和机械化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一种自觉的追求幸福的行为,而是一种被动的避免痛苦的行为。当马尔萨斯人口论一再被科技进步退后的同时,就是机械化和现代化伴随的劳动强度的增加或劳动时间的延长。这点用我《物质循环的世界》系列里的观点最好理解,那就是人类吸纳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
归根到底,就是人口资源的矛盾。机械化和现代化是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唯一途径,换我的话来说,就是吸收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到人类社会里。所以,现代化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生存问题。
机械化,就商业运作观点来说,是固定成本,而劳动力投入是可变成本,即投入了机械,农忙农闲机械都在那里,而劳动力则不是这样,农忙投入,农闲则换为闲暇时间。注意,闲暇时间也是生活质量。我回老家时,没有电,一定是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八、九小时睡眠是绝对保障的。如今现代化生活,晚上点灯也可以工作,劳动时间长了。
说走题了。回到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来。印度农民为什么还不起债自杀,因为借贷投入的是固定成本,一年播下的种子和化肥,不能因为天气不好或者市场不好把它变回现金还债。而劳动力是可变成本,如庄稼无收了,就不需要收割的劳动投入。所以,农村机械化程度低,在商业运作观点来说就是可变成本对固定成本的比率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就高。所以,今天中国农村依然是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沿海企业倒闭了,就回家种地,保持基本生存条件。但是,如果农村也公司运作大规模生产,一旦公司倒闭,就是失业,社会保障就要另外设立。
所以,现代农村最好不要提机械化,(三中全会决议也没提,而是提现代化)而要提现代化。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农村大棚生产现代化很有发展前途。机械化不吸纳新的物资循环,而只是以固化劳动替代当下劳动,而中国就业问题严重,以固有劳动替代现有劳动不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大棚现代化可以极大化单位农田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物质循环的吸纳),保持水土,生产反季节产品,应变市场需求,避免市场风险等。
我在加拿大看过现代化奶场,一家三口人,小孩才十几岁,也帮忙干活了,养了几十头奶牛,计算机自动化饲养,每天产成吨的牛奶。畜牧业可以这样,农业大棚也应该可行。中国农村大棚生产已经逐渐推广了,但是,中国大棚的自动控制程度不高。我以为主要是机械化认识的误区。现代化不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太阳辐照和水土保持。农村就应该往这个方向走。
西方农业机械化模式不适应中国国情,因为中国农田的日照利用已经比西方机械化农业日照效率高了,按照西方机械化反而是倒退,是加剧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更多人失业)。中国的精耕细作是机械化程度低,但是发展方向不是机械化,而是信息化和自动控制化,即不是以资本固定投入替代劳动力可变投入,而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高日照和水的利用率。农业发展的指标,不应该是劳动生产率,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谈劳动生产率是没有意义的;农业进步指标,应该是提高是单位土地单位用水的产值。如今那么多大学生失业,这个农业现代化可以吸收许多大学生就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问题是现在的数据共识是人民公社效率低于集体化时代 思考得人 字312 2008-10-23 08:21:18
🙂这个要从两方面来看 纹石 字748 2008-10-24 04:59:28
🙂其实,集体与单干比起来,管理能力是关键 3 海纳 字808 2008-10-25 05:08:32
🙂给农村机械化泼点冷水
🙂【原创】我看不懂啊, 2 嫩寒锁梦 字420 2008-10-24 00:35:35
🙂花 光年 字0 2008-10-22 23:38:48
🙂在我看来,润树和唵啊吽二位的根本分歧在于: 南京老萝卜 字308 2008-10-22 15:09:47
🙂在我看来唵啊吽提出的是超越农村机械化的做法 光年 字63 2008-10-22 23: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