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教】郑和为什么七下西洋? -- 风雨声

共:💬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1421,中国发现美洲》 第二章:一场雷击

1421年5月9日,郑和的舰队出航后两个月,一场狂风暴雨席卷紫禁城。

祸不单行,就在当夜,皇城起火。。。闪电击中新建皇宫的殿顶。大火在宫殿中肆虐,就仿佛同时点燃了100,000只火把。。。火光照亮整个城市,火势不断蔓延。。。几将后宫烧为灰烬。。。许多人葬身火海。虽然人们想尽办法,大火到天亮时仍没有熄灭,直到下午火势才得到控制。

火球沿着紫禁城中轴路蔓延,烧毁了朱棣三个月前接见各国使节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皇帝的龙座被烧为灰烬。惶恐的永乐帝向天祈祷,他说:上天因为对我不满而焚毁了我的宫殿,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我恪守孝道,也从未凌虐百姓。

朱棣的宠妃也死于这场大火,朱棣伤心若狂,以致无法为心爱的妃子安排葬礼:

他惊惧交加,卧病不起,所以没人确知该以什么样的规格安葬死去的皇妃。。。皇妃生前骑过的马不再被圈养,而是放养在皇妃墓葬所在的山上。墓旁还安排了一批宫女太监自生自灭,他们只有五年的食物,五年一过,他们的结局很可能就是死亡。

中国皇帝相信自己是替天行道。因此雷击和大火在朱棣看来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凶兆,它似乎预示着上天希望改朝换代。朱棣决定暂时将权力转交给儿子朱高炽:“皇帝由于龙体不豫,而由太子摄政”。冥思苦想这场灾难的原委,皇帝下了一道诏书:

我的心战战兢兢,不知道如何理解这场灾难。也许因为疏于祈天祀神;也许因为有悖祖宗章法或官员行事不端;也许因为奸人当道,贤良隐逸;也许因为刑罚过重,冤屈良善;也许因为曲直不分。。。是这些招致了灾难吗?我诚惶诚恐,找不到缘由。。。如果我们行为失当,你们这些臣民有责任指出来,以便更正,重新赢得上天宠幸。

诏书引发了官员们狂风暴雨般的口诛笔伐。大多数批评都是针对朱棣的宏图伟业,比如刚刚被上天摧毁的紫禁城。为了修建高耸的宫殿,大片地区被砍伐得草木不生,数以万计的工匠做牛做马若干年才建成这些金碧辉煌的宫室,建筑所需的大理石和玉石耗费大量金钱,为使大运河重新通航同样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国库空虚,以致农民不得不食草度日。所有的这些辛苦劳作,苦难和牺牲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堆灰烬。就在大火吞噬紫禁城的同时,一场在南方流行两年之久的不知名瘟疫仍然没有式微之势,仅在福建省就有超过十七万四千人死亡,尸体腐烂于野,无人埋葬,瘟疫似乎是上天降下的又一征兆。

户部尚书夏原吉曾经为修建紫禁城和郑和出使西洋提供财力支持,此时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灾难的发生承担个人责任,但是于事无补。朝廷极尽所能安抚百姓。二十六名高官受命出京安抚,为了挽救自己的王位,朱棣还下了一系列罪己诏,宝船未来的远洋计划也同时被搁置。

除了这些,朱棣还被其他的烦心事所折磨。在之前的四年内,他曾数次中风,为了治疗,他服食含有砷和水银的长生药,这些成份很可能已经使他中毒。另外,在紫禁城大火前不久,他被自己的坐骑摔下马背,这匹马本是帖木儿汗的战马,这位蒙古统治者的儿子,波斯国王阿鲁克将马作为礼物送给朱棣。朱棣龙颜大怒,决定将波斯国大使处死。

大使们被要求下马匍匐于地。当皇帝进前时,他命令使节们重新上马,使节缓辔随行。皇帝开始向他们抱怨波斯王的不是: ‘我乘上你们送我的众马中的一匹,谁想它老而羸弱,将我摔下背来。从那天开始,我的手就疼痛不止,瘀青块块。我花费巨资,疼痛才稍稍减轻。’

一个官员代使节们回答道:

陛下不应该谴责这些使节,君王选择好马或是劣马进献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而且,即使您将这些使节们千刀万剐,他们的君主仍然安然无恙。更何况,监禁使者也违反各国邦交的原则。

还有一件事让朱棣更蒙羞辱:从1404年开始就再没有新的生命降生在帝王之家,他很可能从1407年皇后徐氏薨逝之后就雄风不振了,他的两个妃子为了缓解性压抑试图与守卫太监勾搭。在奸情败露后,宫内展开大搜查,2800名姬妾和太监被控有不忠行为;朱棣亲自处决了相当一批人,几个朝鲜妃子在被杀前嘲笑朱棣的无能:“你早已经没有阳刚之气,这也是你的妃子与年轻太监勾搭成奸的原因”。

不受上天眷顾的皇帝倍受羞辱,疾病缠身,而他还需面对诸多政治问题。紫禁城和大运河的修造,远航的宝船队,以及修复万里长城拖垮了中国的经济,而砍伐森林又导致安南和越南的起义。1407年的第一次起义由Le Qui Ly (这是谁,555,很多地方提到十几年后的另一场起义,但是这个鲜有人提,没查到)领导,他本是越南官员,篡位之后实施改革,获得广泛的支持。繁缛的赋税被简单化,口岸对外国人开放使得贸易迅速繁荣。新法令出台,限制富人置农民的利益于不顾地吞并土地,建立了医疗保障系统,军职和文职被重组,唯才是举。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摆脱中国统治。越南不愿再做藩国,他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朱棣派遣军队前往南方平息叛乱,废黜Le Qui Ly,将越南直接置于中国统治之下。土著文学被焚烧,艺术作品被毁坏,中国古典名著成为学校里的必修科目,中国服装和发式成为越南妇女的唯一合法服饰。地方宗教仪式不再合法,私人财产被充公,而越南的森林资源仍在继续流失。

1418年,贵族地主黎利再次揭竿而起,他通过这次起义创建的新王朝统治越南360年之久。起义期间,在两次被中国军队击败后,黎利都想方设法逃往丛林地区继续战斗。中国派遣的大军几经努力,仍无法捕获黎利,剿灭他的游击队。

义军很快在安南和越南成燎原之势;红河三角洲(靠近今天的河内)以南的整个海岸地区都被卷入起义的烽火中。中国大军牵绊在丛林中不得脱身,既消耗国库,又磨损中国人的骄傲。叛乱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和军事难题,而像朱棣这样强有力的君主,在当初风华正茂时,本可以不废吹灰之力的解决它。纠缠于国内各种事端的朱棣没能平息这场叛乱;黎利给予明朝军队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使得中国和它的君主士气愈发低落。尽管黎利直到1428年才宣布越南独立,朱棣实际上早在1421年7月就已经放弃了对它的统治。

垂垂老矣的皇帝不再能随心所欲地掌控朝廷和整个国家。朝廷里官员和太监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两派各自划地为营:官员们掌握财政,经济,国家事务及法律;而太监们则手握军事大权并负责对外事务。在统治的巅峰时期,朱棣大度地包容来自官员们的批评,并给予他们影响爱子朱高炽的机会,而太子朱高炽将是他王位的继承者。官员们对朱棣的宏图,他的对外政策,和坐落于阴冷北国之地的皇城报有极大不满,如今他们瞅准了皇帝疾病缠身,权力日削的机会,指望太子朱高炽能够修正他父亲的国策。

一个外交危机加速了朱棣朝廷的瓦解。蒙古皇帝阿鲁台觉察到紫禁城大火后皇帝的铁腕软弱下来,于是拒绝向中国进贡。朱棣认为这是天赐的重建权威的机会,决定御驾亲征蒙古,使阿鲁台重新臣服脚下。年轻时,朱棣依仗他骑兵队的速度智取蒙古军队。如今,他和他的宦官将领们集结了一只近百万人的军队,与三十四万匹骡,马一起步伐迟缓地向北行进。这支大军需要十七万七千五百辆运粮车来保证粮草供应。曾经资助紫禁城建设,大运河修造,以及舰队远洋等一系列行动的户部尚书夏原吉此次严正声明自己没有能力再为皇帝的冒险筹措资金。刑部尚书吴中也极力反对。朱棣将他们俩人下狱。兵部尚书方宾自杀。在这多事的一年的年底,朱棣失去了他最能干,最忠心,在朝时间最久的几位元老重臣,朝廷岌岌可危。

尚书们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朱棣的远征以惨败告终。阿鲁台隐匿在草原中避而不战。1424年8月12日,在搜捕阿鲁台的途中,朱棣死在军中,死时六十有四。人们熔炼军中的锅,罐做成棺材,将他的遗体运回北京的紫禁城废墟,下葬之前,遗体正式安放于此一百天。

朱棣的葬礼就像他的人生一样壮丽。葬礼队伍由老皇帝的礼兵引领。一万名士兵和官员围绕在侧,队伍蜿蜒行进,用了两天时间到达位于北京西北的长陵。在和煦的秋日阳光笼罩下,队伍走过石像生林立的神道,将皇帝的遗体放置在他富丽堂皇的墓中。牲畜被屠杀来祭奠祖宗亡灵,祭祖仪式后,朱棣的龙袍被放置在他身旁。他的十六名妃子被生殉。墓室封口的时候,墓中妇女悲惨的哭叫声不绝于耳,标志着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家和赌徒的一生正式落幕。

1424年9月7日,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即位。就在当天,他下了一份诏书:

应中止宝船的所有行动。泊于太苍的船只驶回南京,所有船上物品上交户部 (department of internal affairs,应该翻译成什么?)封存。若有外国使节希望回国,将派小型舰队护送。凡出使外国的官员已被急令召回。。。所有担负未来远洋任务的人等也已奉旨归家。

修建和维修宝船的计划应马上停止。砍伐铁梨木(造船的硬木)仍应遵循洪武帝时期的原则。不允许过量砍伐。所有为了远洋而进行的采购,铜币铸造,麝香,生铜,生丝的购入都应停止。。。所有进行采购的官员应马上回京。

朱高炽还立即释放了被父亲关在狱中的老臣们,包括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夏原吉出狱后着手抑制通货膨胀,禁止开采金银矿资源,稳定非纸制货币的流通数目(中国早在公元806年就发明了纸币,比欧洲早上几个世纪)。在当时,花椒因为物以稀为贵,甚至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如今,所有皇家仓库里的花椒被清理一空,奢侈商品的购买被禁止,预算赤字骤减,宝船舰队的花费也被削减。中国地大物博,何以非要从国外购进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呢?

这位年轻的天子身体臃肿,勤学严谨,似乎对军事毫无兴趣,从未随父亲远征过的他宁愿和自己的官员师傅们呆在一起。他谨守儒家精神:‘济贫好似救人于水火,不可迟疑’。他不屑听从太监们的意见,这些人唆使父亲发展他的扩张计划,几乎把中国拖向崩溃边缘。

最后一艘破烂的宝船在1423年10月回归祖国,郑和与他的手下在海上漂泊了两年半,丝毫不知国内已经发生了惊天巨变,他们甚至还期望像英雄般受到欢迎。他们的远航获得巨大成功,访问了不计其数的不知名小岛,极大丰富了导航知识与技巧。但是,归航的舰队统领们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当政者抛弃。只有郑和免于受辱,也许因为他声名过于显赫,不好剥去他的官衔。老舰长被派去管理一个皇家港口,颐养天年,但是他仍得到特许继续修建他的清真寺,并保有他的豪宅。

1425年,朱高炽在登基一年后驾崩,太子朱瞻基即位,他继续执行父亲的政策,社会安定,人民和睦的景象重现,但不幸的是,中国再一次回复到地主贵族的统治之下。在中国,只要灌溉系统不出差错,风调雨顺,农民吃得饱肚子,政治经济改革的呼声就不会太强烈。整个国家的政体仿佛被封存在琥珀中一般,千年不变。商人罕有政治权力,更不要说开钱庄的和士兵了,外贸收入不到朝廷岁入的百分之一。朱瞻基赐予郑和最后一次远航的机会:前往麦加朝圣,但是在他于 1435年驾崩后,绝对仇外的情绪笼罩全中国。宝船队的远航活动皆被中止,新皇帝的第一批诏书就取缔了所有的对外贸易和远游。任何人试图进行对外贸易,一经发现,即被视为海盗处死。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学习外语或教授外国人中文也不被许可。

对外的贸易禁运持续了几百年,在1644年代替明朝的清朝在这项政策上变本加厉。为了杜绝对外贸易,中国南方沿海700英里长,30英里宽的土地被焚毁,居民全部迁往内地。不仅造船厂已荒废,宝船设计图和郑和出海的文献也被蓄意破坏。兵部郎中刘大夏查封了这些资料,他认为‘三宝太监的远洋消耗大量财力物力,死人无数’,而他们带回来的物品,包括萎叶,竹棍,葡萄酒,石榴,鸵鸟蛋等,都毫无用处,而且所有这些远洋资料都‘对人们不能耳闻目击的奇异事件极尽夸张之能事’,因此应该被销毁。这之后,刘大夏上报兵部尚书郑和远洋文献失踪。这种暴行不仅使得大航海时代一笔无价的遗产永远消失,而且还从中国人脑海里抹去了对外国土地的记忆。只有海盗和走私犯维系着这个堕落的巨人和外面世界的一线联系。曾经建在非洲,澳洲和南北美洲的殖民地也被废弃,自生自灭。

中国之后几百年的命运在1421年后半年就已注定。朱棣,郑和,以及他们伟大的船队书写的辉煌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为人所知。他们曾经航行过哪些海洋,看到过哪些大陆,有过哪些发现,建造了多少殖民地不再为中国统治阶级所关心。远航过的船只静静地腐烂着,再也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航海日志和档案被毁坏,关于它们的记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被清除的如此彻底,以致这些事情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当中国背弃了她大航海时代的辉煌成果,闭关锁国时,其他国家接过了这支火炬。但是所有这些探险家,殖民者和发现者都航行在郑和的舰队投射下的影子中。

(第二章完)

(附跟贴:

此獠Le Qui Ly似为黎季?又?音译也。

黎逆自称为吾中华始祖舜帝之后,登基后擅自改名为胡一元,妄图蒙蔽圣听,实属可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