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太原沧桑 一 ZT -- uibeacct

共:💬44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十章 晋王府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章 晋王府

  公元1367年十月,在陆续平定江南之后,凤阳小子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唯一一次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九个月后,“知顺天命”的元顺帝“退避而去”,远逃塞外,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北逃后,元朝在黄河流域的残留势力只剩下山西的王保保和陕甘的李思齐、张思道三支彼此猜忌的力量,1368年八月,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战略布署,明军分三路西进,攻入山西。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命令太原的王保保率军北出雁门关,经居庸关夺回大都。一方面是皇帝的诏令,另一方面,王保保也看到明军西征后大都空虚,于是留下部将豁鼻马固守太原,自己亲率主力北上。

  明军主将徐达得到王保保经大同袭向大都的消息后,决定将计就计,集结各路明军会师太原,他对部将说:“王保保远征,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将军守卫,足以抵御王保保的进攻,现在我们乘敌不备,直捣太原,敌军必然进不得战,退无所守,这就是兵家所谓扼敌人要害乘虚而入之策。”

  十二月一日,徐达率领明军骑兵抵达太原城下,得到消息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军也已赶回,双方列营二十余里,对峙于太原城外。相持到第三天,大将常遇春献计说:“我军步兵尚未到达,如果以没有步兵协同的骑兵与敌人对攻,只会增加自己的伤亡,不如选择深夜偷袭敌营。”就在这个时候,元朝太原守将豁鼻马派遣使者前来接洽投降,并表示愿意充当内应。当天晚上,王保保正端坐于军营之中秉烛夜读兵书,明军发动突袭,元兵大败,王保保在乱军之中张惶失措,光着一只脚匆忙骑上一匹弱马,在十八名侍卫的保护下逃往大同,常遇春领兵一直追击到忻州后撤回。

  王保保逃走后,豁鼻马率全军投降,明军一战而得士卒和军马各四万,沦陷二百四十余年的太原,终于重新回到了汉族中原王朝的版图。1368年正月,山西基本平定,明太祖派遣使臣来到太原,褒奖有功将士,劝勉他们不要居功自傲,同时还下令免除了山西等地的赋税。

  明王朝建国伊始,残元势力始终是北方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屡屡拒绝明廷招降的王保保,时常袭扰甘肃、大同一线,并曾在和林一战中,消灭数万明军,这是一场让朱元璋心有余悸的惨败。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去世后,残元势力才暂时停止了南犯。

  为了防止残元势力南下,加强中央集权,将各地的军权掌握在皇室手中,朱元璋先后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册封为王,朱元璋的第三子朱??被封为晋王,驻节太原。

  我们在前面章节介绍过,宋代新建的太原是一座局促狭小、周长不过十一里的土城,与其北部边防重镇、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适应,元末又经过红巾军北伐、军阀混战以及明军北伐三次战乱,早已凋败残破,城内十室九空,居民所剩无几。

  公元1376年,朱??就藩太原前,派遣他的岳父谢成扩建太原城。谢成是濠州人,早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东征西讨,北伐中原,被封为永平候。金末大诗人元好问途经晋阳故城时,留下了“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的诗句,谢成来到太原后,准备在唐代晋阳城遗址上重建太原。然而,这片承载着太多荣耀与悲愤的土地却与太原再次复兴的机缘擦肩而过,一场大风骤然而至,横扫刚刚树起椽础的工地。古代筑城十分迷信,谢成认为这是选址不吉以致上天示警,于是放弃了新建太原的计划,而是对宋代太原城向南、北、东三个方向扩展。

  民间有句俗语:汉墓唐塔朱打圈,如今全国的古城遗址以及长城大多是明代留下的,因为北方残元势力的威胁没有得到解除,后来成为九边重镇之一的明代太原城被修建成当时全国一流的城池,从解放前留下来照片来看,大东门和首义门的门楼,丝毫不逊色于北京城,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也在他的《适晋纪行》中肯定过这一点。

  在兴建城垣的同时,一座座亭台楼阁也拔地而起,钟楼、唱经楼、通明阁等建筑辉煌一时。当时太原城中最高的建筑是鼓楼,太原战役中,解放军就是在鼓楼楼顶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遗憾的是,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却在1950年被拆除。

  扩建后的明代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侧包砖,共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原的两座南门,大南门的地名至今仍在沿用,而迎泽二字,更是成为太原城建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迎泽大街、迎泽大桥、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等,甚至还有迎泽啤酒、迎泽肥皂。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迎承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

  1955年,老市长岳维藩力排众议,沿太原旧城墙南缘修建南北交通主干道,因为从原迎泽门前经过而被命名为迎泽大街。迎泽大街宽达七十米,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第二街或太原的长安街。因为当时太原的机动车仅有八百辆,所以太原市在当时的华北局会议上被批评为“贪大求洋”,但如今站在迎泽大街上,你不能不感谢岳维藩市长高瞻远瞩的超前眼光。至于有人说之所以定名为迎泽大街,是准备等待毛泽东视察,实在是牵强附会,而文革中传说修建迎泽大街是为了起降战斗机发动兵变则更是无稽之谈。太原人有着强烈的迎泽大街情结,迎泽大街当初规划十公里,先后四次动工历时四十年才在1996年全部贯通,1997年,建成于1953年的华北第一桥迎泽大桥被炸掉重建,至此,太原人的十里长街梦才全部实现。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如今已经是文物大省山西的王牌景点,然而,与平遥古城同期扩建,比平遥古城还要大四倍、可以与西安城墙相媲美的明代太原城,却从我们的目光与记忆中永远的消失了。1949年四月二十四日的那个血色清晨,一千四百门大炮在太原城墙嬴老的肌体上撕开了一个个伤口,1950年,梁思成的劝阻没能留下北京城墙,残破的太原城墙也在这一年被拆除。平遥、祁县、代县,山西这些小小的县城都被评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而曾经辉煌一时的千古重镇太原却被无情地排除在这一行列之外,这不仅使太原失去了一次向后代、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更为每一个了解太原、热爱太原的朋友留下了深重的失落感。如果太原城墙能够保留下来的话,我们还会有这样的遗憾吗,痛心疾首,这就是一个太原人每每想到这些时发自肺腑的深切感受。

  太原城墙如今还残留两段,一段被人遗忘在动物园内,另一段就是小北门,拱极门之所以能够保留,据说是因为当年解放军首先从里进入太原。1999年,太原市政府修复了拱极门,崭新而宏伟,就象这些年各地新建的人造文物,使人很难从漂亮的外表下看到它的真正内涵。其实,以前那段残长二百余米的断土残垣更能让人回想起太原的沧桑故事也更有价值。事实上,太原城内还曾保留过宋代西门金肃门的一段城墙,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水西门街与新建路的路口,这段建国初还留有包砖并有一定长度的宋代城墙到了九十年代时,已经变成一座形如汉代烽燧的夯土墩台,并最终在1996年拓宽水西门街时被拆除。

  也许是巧合吧,过去建设太原的功臣们除了唐代兴建太原东城的李绩得以善终外,大多难逃噩运,春秋时期始建太原的董安于曝尸街头,西晋扩建太原的刘琨与几个子侄含冤就戮,北齐营建霸府晋阳的高氏子弟国破家亡,隋朝兴建太原内城的杨广身败名裂,宋代重建太原的潘美结局稍好一些,在杨业战死之后仅仅受到降职的处分,但却留下了千古骂名,而最后一次扩建太原城的谢成,也在二十年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风潮中被处死,死后家产也被没收。

  明代亲王不仅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拥有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而且服饰、仪仗、官邸等待遇也都仅比皇帝低一等,在谢成扩建太原城的同时新建的晋王府,俨然就是一座小一号的皇宫。晋王府的西墙就是宋代太原城的东墙,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威严宏大的气势。晋王府的位置,在今天太原城区精营街一带,当年晋王府宫城的四个门,大致就是今天的西华门街、东华门街、南华门街,当年晋王府外城城墙,大致就是现在几处名为肖墙的街道,当年晋王府的红四牌楼,就在今天的红市街。

  四条名为肖墙的道路过去只是晋王府墙外的夹道,直到几年前,它们也只是狭窄拥挤的小巷,1998年,在旧城改造工程中,北肖墙和上肖墙被拓宽打通,统称为肖墙路,这条道路中央的四株明槐引人注目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它们与近在咫尺的东缉虎营、新民北街、柳巷北路的明槐一样,成为晋王府唯一的见证。

  杏花岭是今天太原七个城区之一,杏花岭、松柏坡当年都是晋王府的花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随着朱明王朝的逝去,太原春雨依旧,杏花岭却是只闻其名而不闻花香了。侵华日军有在占领地修建体育场的癖好,现在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使用的体育场很多都是在其基础上扩建的。当年日伪政府新建于杏花岭的那座体育场据说在当时规模仅次于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建国以后,太原市政府在原址基础上扩建,定名为杏花岭体育场,昔日王孙公主游览休憩之所成为万民同乐之地。九十年代初,山西省体育场建成后,杏花岭体育场被出让给一个吹嘘要盖山西最高建筑的港商,并且说要在大楼前树立全世界最大的关公铜像,曾让我关念数年的关公铜像最终没有见到,那块土地被转卖给了山西省电业局,曾经开满杏花的王府花园就这样变成了今天两幢随处可见毫无个性的高层建筑。

  此外,晋王的子孙们也都先后兴建了郡王府,其中有许多成为流传至今的地名,例如宁化府、方山府、临泉府、大濮府、小濮府等等,位于宁化府胡同内的老字号益源庆醋厂就是明代宁化府里的酿醋作坊。

  历代晋王大多都是坐镇山西的军事统帅,也是朱明王朝在山西的精神领袖和皇权象征,晋王府伴随着明朝的兴起而建立,也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失。公元1644年,清军攻陷太原,1646年四月十二日夜,晋王府突然失火,大火燃烧了一个多月方才完全熄灭,历经二百七十年沧桑岁月的晋王府化为一片废墟。虽然有人用“天火”来掩饰晋王府失火的原因,然而,联想到大同代王府、长治沈王府、西安秦王府也都在清初化为灰烬,失火原因岂不是不言自明。刚刚入主中原惧怕汉族人民反抗的满清统治者就是要以此来消除反清志士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寄托。或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一座人去楼空的前朝王府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晋王府失火二十年后,著名学者、反清志士屈大均来到太原,望晋府花园而思朱明王朝,留下了一首《望晋恭花园》:“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高。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读过这首诗,我们也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太原驻军清理晋王府废墟,辟建为精骑兵军营,此地后来也就被称为精营街,地名沿用至今。

  1378年,二十岁的晋王朱??就藩太原。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是古代皇帝中较为丑陋的一个,但晋王朱??却生得修目美髯,顾盼有威。朱??天姿聪颖,善于骑射,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太子一起师从于著名学者、《元史》总编宋濂。

  朱??十二岁就被册封为晋王,皇室的优裕生活养成了他骄横放纵的习性。在就藩路上,他鞭打了厨师徐兴祖,朱元璋闻讯后,派人飞驰传谕:“我率领手下大将平定天下时,从来不姑息他们的任何错误,但唯独厨师徐兴祖,跟随我二十三年从未责罚过。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你小子给我记住了。”但是,朱??来到太原后,并没有吸取教训,常有不法行为,以致于被人诬告意图谋反,朱元璋大怒,准备将其治罪,还是在太子朱标的力救下才得以幸免。父子几近反目,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朱??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气焰。1391年,当他跟随着巡视陕西的太子回南京时,已经留下了彬彬有礼、谦恭谨慎的美名,朱??死后谥号为恭,与此不无关系。

  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南侵,明朝在北方设立了九个边防军事重镇,太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太原城中的都司街、老军营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做为朱元璋倚重的嫡子,朱??和他的四弟燕王朱棣分封在太原和北平,肩负着边防重任,每年都要巡行塞外、督察军屯,1390年,他还和燕王朱棣分别率兵北伐蒙古,明代的开国功臣冯胜、傅友德、王弼都受其节制。遗憾的是,晋王朱??却在四十岁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靖难之役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更令人遗憾的是,晋王的后代们身上很难再找寻到父祖的风采,此后十几代晋王无一例外的平庸甚至昏聩残暴,第二代晋王还因为阴谋造反而被终身囚禁,以至于晋王王位一度空悬。

  晋王朱??死后埋葬在太原东南的黑驼山上,也就是今天小店区黄陵乡老坟村,晋王室其它墓葬大多在晋王墓周围。晋王墓早在清康熙年间就被盗掘,并留下了“其人乌纱红袍,足底金一锭,银一锭,两旁十棺十女”的记载,文革期间,晋王墓又一次遭到破坏。晋王墓如今究竟残败到什么样子已很难想象,但我总想找个时间去看一看,因为,他毕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和象征,明代太原士绅为什么要集资修建文峰塔,这种所谓风水塔为什么会使山西各地趋之若鹜,福登大师为什么要修建宣文舍利塔,双塔寺里的明代牡丹紫霞仙在哪里。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一章:双塔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