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小杂感·“焚书”·小别的话(1) -- 陈郢客
在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史里,与所有其它的文学家或思想家比,鲁迅都是独树一帜的。这独树一帜并不仅仅体现在鲁迅深邃的思想和突出的文学成就,更体现在他传奇的生涯和极为辉煌的死后哀荣。尤其在对照鲁迅生前的奋斗和他身后的神化,在细细咀嚼之间,很难不让人感叹历史在喜剧和悲剧之间滑行的微妙。
诞生于一个官宦之族的绍兴人周树人有着并不令人羡慕的童年-------他做为一个行将没落的大户人家的长子在从小就开始体会人生的艰难------在亲手送走病逝的老父之后,家庭破败前后的世态炎凉让周树人明白在人情世故的寒暄之后世情的冷酷-------我们并不知道,这投在他童年心灵巨大的黑影是否就是后来他被世人目为“愤世嫉俗”的源头,也不知道那些刻骨的记忆是否就是培育他敏锐洞察力的土壤,但我们的确看到,在以后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童年那些并不愉快的记忆依然被清晰地保存着。
然而,与他的童年相比,作为补偿,上帝把周树人安排在了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这虽然是一个乱世,但对于那些矫健的鲤鱼而言,那个时代充满着龙门。--------一个在美国大学研究农业(当然后来转系了)的安徽小伙,成为终结中国三千年古文语法的风云儿,----他叫胡适。------同样的,日本仙台医学院的一个清国留学生,做出了用文学唤醒国民的选择,-------从此藤野先生失去了一个中国的高足,一个后来叫鲁迅的文学青年即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划出他的时代。------不过,对于胡适而言,推动白话文运动仅仅是一种载体的推广,“但开风气不为师”,实在是顺时势而立潮头,成名未免有些巧妙。而对于鲁迅而言,用文学来唤醒国民的觉悟,却不幸成了一生的宿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古老而顽固的中国,想做“唤醒国民觉悟”的工作是很难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的。-------鲁迅从日本归来以后的道路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在从日本归来不久,鲁迅,作为一个旅日时活跃的“革命党人”就很快的碰到了辛亥革命。在其家乡的“新政府”里,鲁迅成了一位中学校长,他支持他的学生办了一份讥讽时事的报纸,但新成立的“民国督军府”并没有容忍这样一份报纸的雅量--------因为那场革命实际上也仅仅是一场名义上的革命,并不可能带来所谓的“民国”------而鲁迅也最终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幸运的是,在此关头,他被从偏远的故乡绍兴召到了北京的教育部任职。这一年,鲁迅三十二岁。
来到北京之后,作为“教育部佥事”,三十二岁的鲁迅默默地度过了六年平淡而压抑的日子,陪伴他生活的是佛经,古文,碑帖,--------而不是“母亲给他的礼物”-----原配夫人朱安。------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在日本风华正茂年轻的周树人在此刻成为一个沉湎于旧文化的,顽固地用一种近乎可笑的做法抵抗他原配夫人的中年小官僚。------在那个时代,男人被允许拥有三妻六妾,但鲁迅,既不能断然反抗他不喜欢的原配,又不能抛弃原则做一个风流的“文士”--------这不得不令人感到他的特殊。---------后来,“沉郁”成为了鲁迅文风的一个代表,或许这“沉郁”正是发酵于漫长的六年之间吧。
但这个沉湎于故纸堆的中年男人,这个来自南方的,有着熏黄手指的短发竖立的男子,是否依然还记得那上野灿烂樱花下,那个“文学革命”的旧梦呢?
在他三十八岁的时候,在中国已经告别了满清王朝七年之久后,终于,中国在思想上现代化的第一步------文学革命和白话革命,于北京开始了。三十八岁的鲁迅用一篇并不象中年人所能写出的狂飙式的小说《狂人日记》(也号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横空出世。这一部小说的无论在主题,在手法,或者文章的结构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中国当时地半文半白的通俗小说,其在文学的成熟程度上也明显地高于同时期号称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在那一个新文学近乎空白的疆域里,鲁迅成为处女地第一批征服者。
而在这个时候,当回望五四时那些驰骋文坛的巨子们时,我们就发现,就在新文学大河奔流的最初,开山的诸位文豪已经因为他们不同的人生阅历和个人性格而开创了不同的文学流派。比如后来曾经和鲁迅大吵了一架的徐志摩,(顺便说一下,一直到后来的三十年代,林薇茵女士还曾经化名写了一些文章攻击鲁迅,真是奇怪的因缘啊。)他的文章就偏向于文学本身的“美”而不在于“文学所表达的对象”。而胡适,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天分实在有限,因此他对文学革命的贡献只能在体裁上的扩展了。但鲁迅在这个时候的一系列小说却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其一,是背离中国旧有文学传统的高超的西方小说技巧。
其二,是完全针对现实的内容。
其三,他小说的主题往往是建立在批判现实中中国旧有文化的愚昧和当时中国的令人愤懑的现实。
而这三点充分地表现了鲁迅当时的文学作品的确承接了他年少时的夙愿,即“唤醒国民的觉悟”。而同时,也因为鲁迅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和他冷静深刻的洞察力(也就是所谓的“解剖刀”),使鲁迅在成为一个才华卓越的作家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一个拷问当时中国的思考者。------作为这样一个思考者的结果,是他发扬光大了一种新的体裁,曰“杂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好在明年马上就到了 北溟客 字200 2008-11-24 02:26:46
🙂读您文章,方知世家气象!请继续写下去并保重身体! 华恩 字103 2008-11-24 01:03:50
🙂几句多余的话 6 邓侃 字527 2008-11-24 00:26:48
😉关于鲁迅的“霸道”,贴一个俺的陈年半截文。。
🙂百家争鸣与独尊鲁迅 5 邓侃 字1516 2008-11-25 04:38:09
😉邓兄夸奖了,----关于鲁迅同志, 11 史文恭 字1738 2008-11-25 05: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