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首黄土地 -- 北京地主

共:💬23 🌺9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回首黄土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应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的邀请,我于2002年2月17日踏上了回延安的路程。这是我自1978年离开延安后第一次回去。一想起延安,眼前总会浮现出巍峨的宝塔山,耳旁总会响起贺敬之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当年我的日记将在这里陆续发布,据说目前在铁路交通方面已大有改观了。

2002年2月17日(正月初六)

登上西去的列车,就能听到浓重的陕西乡音,我已阔别延安24年了,那首“离别30年,今日回延安……”的歌,最能表达此时我的心情。我乘坐的是41次特快,走的是京九线,终点站是西安。我走此线是想专门乘坐一下西安至延安的火车,西延线是1992年开通的,这段铁路据说是周总理生前批准修建的,但修修停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未建成。我离开延安的时候,工程还处于半停顿状态。

西延线的列车因为是慢车,不用对号入座,仅有的一节卧铺车厢,也是列车员与乘客共用的。因为是春运时期,其他车厢人还不少,但卧铺车厢除了列车员及其家属外,没几个客人。车走得很慢,小站很多,一般是走10分钟,停6~7分钟。此线是双轨,并不繁忙,除了偶尔见到拉煤炭的车外,只有在途中与开往西安的列车相遇了。

列车上用水很紧张,上车后,只打了一壶水,就没开水了。车厢一共九节,除了一节卧铺外,还有一节行李车厢(无餐车),其设施十分陈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八百里秦川过去之后,陕北高原的风貌逐渐显现,那一道道的坎,一架架的梁和一片片的塬是那样的熟悉,偶尔看到路边贴着红对联、挂着花门帘的窑洞,透出了春节的喜庆。

在卧铺车上,我与一个在延安做眼镜生意的江西小伙攀谈了一路。小伙在延安干了七、八年了,生意还不错。刚来时,工商、税务不时来讨扰,后来熟了,逢年过节走动一下,一块坐坐,就好多了。据他介绍,在延安,开饭馆的多是四川的,生意做得好的是温州的,发了大财的则是私人承包打油井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给予贫困地区以优惠政策,允许个人开采石油,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顿时趋之若骛。有赚的,也有赔了的。据说有连打七、八眼井不出油,一下赔了700多万元的老板。

路过洛川时,看到路旁大片的苹果树,据说洛川的苹果海内外驰名,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路。

到了甘泉,就离延安不远了。甘泉的水好,这里出的“隋唐”酒,成了延安的特产,酒席宴上的必备品。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延安火车终点站就建在离柳林乡政府不远的地方。下车时已是华灯初上了,车站外灯火辉煌,会议接站的同志早已等在那里,可惜只接到了5位客人。

我们乘车从车站向延安市里行进,两边的山已模糊不清,路边均是大大小小的店铺,一律是瓷砖贴面的建筑风格(这是国内中小城市特有的模式),还有些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把山川两旁占得满满当当的。好不容易在接近宝塔山的时候,我从楼群的夹缝中看到了夜幕中的宝塔,她在彩灯的映照下,更像穿上新装的陕北婆姨,在她身旁还有一段不伦不类的长城烽火台,真是大煞风景。在凤凰山和清凉山的山顶,有些用彩灯装点的庙宇,就像饱经风霜的陕北老汉戴上了顶新礼帽。

通向延川的路以前我没走过,途径文安驿,比原来走永平近了30~40公里,而且路面也平整多了。我们坐的是延川县青平川石油总公司的车,自从青平川上川开采出石油后,这就成了县里的支柱产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来小时的车程,汽车很快就到了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锈钢的雕塑和灿烂夺目的礼花灯(这也是许多中小城市形象工程的标志),然后就是一排如澡堂一样瓷砖贴面的建筑。原来的大礼堂,现在已更名为“影视娱乐城”,小小的县城已是高楼林立了。

县招待所到了,我一下车就看见了当年同作家路遥一块编写《山花朵朵》(知青作品集)时住的薄壳楼,现在它已改成办公室了。在它身后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招待所,对面还建有大餐厅和小包间。

会议的接待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仅仅三个人的登记就足足等了10多分钟,真不知道这100多人是如何登记的。好不容易来到了客房。这是一个不太标准的标间,基本设施都有,但都不到位。据说这就是县里最高档次的条件了。我是同一位姓张的台湾商人住在一块。房间里放满了他收购来的剪纸。据说这是花了3000多元从土岗买来的。晚上,还不断有剪纸女子上门来向他兜售剪纸,价格在20~30元/幅,她们抓住了这个商机,认准了这个台湾大款。

关键词(Tags): #陕北#延安元宝推荐:希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