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地英豪——匈奴传奇 -- 龙神将
第四节 出塞曲
1.短暂的蜜月期
公元140年,新即位的汉武帝刘彻派时年60岁的博士公孙弘出使匈奴。军臣知道刘彻年龄幼小,对于未来的汉朝会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也没有把握。公孙弘见到军臣后照例问好,然后重申了刘彻延续和亲政策继续和平共处的意向。迎接他的照例是军臣的傲慢和中行说的刁难,可是刘彻的低姿态却也的确获得了匈奴上下的欢心。刘彻递过来的橄榄枝上果实累累,因为皇帝实在太年轻,没法送能结婚的公主过来,所以除了继续和亲之外还有其他诱人条件。例如刘彻提出恢复因军臣背盟而撤销的关市,恢复每年赠送匈奴大批如金帛、丝絮等贵重礼物,并加倍给予“饶给之”。这下军臣“龙颜大悦”,这时的军臣已步入老年,昔日里的暴戾之气也减少了许多,于是“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与匈奴的新蜜月再度上演,军臣时常派人带着几匹骏马来到长城要塞下,由胡巫祈祷祝福后送进关内转交刘彻,这也是他善意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匈奴在这段蜜月期内也是不老实的,虽然不再有大规模入侵,可是小动作却不断。
公孙弘虽然带着军臣恢复和平的答复返回,可是他在匈奴所受的无理待遇和他软弱退缩的表现却让刘彻愤怒。年轻的皇帝大怒,认为公孙弘丢了汉家脸面,于是倒霉的公孙弘只好提出辞职。刘彻从此便下定决心要讨伐匈奴,他让自己的好友韩嫣学习胡人的兵器和阵法。韩嫣是韩王信的曾孙,年少漂亮聪明伶俐,他常与刘彻同起居,出入宫禁。刘彻希望自己的宠臣能建功立业,可是韩嫣却先在宫中与妃子们折腾出了奸情。皇太后王娡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韩嫣自杀,少年刘彻的“首席大将”就这样“香消玉殒”了……虽然失去了好友,不过刘彻却没有停止学习匈奴战法的脚步,他任用归降的匈奴人训练汉军骑兵,一支强大的汉军在他的手中飞快地壮大成长起来。
汉代的“西域”主要是指敦煌、祁连山以西、葱岭以东和天山南北的地区,大致上就是现在的新疆。西域分为两路,天山北路是天然的优良的牧场,当时已为匈奴所有,属匈奴右部,归右贤王和右将军管辖。天山南路气候干燥,可耕种地区狭小且难以放牧,在汉初形成三十六国,多以农业为生,兼营牧畜,有城廓庐舍,故称“城廓诸国”。三十六国从其地理分布来看,由甘肃出玉门、阳关南行,傍昆仑山北麓向西,经且未、于阗至莎车为南道诸国。出玉门、阳关后北行,由姑师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轮台、龟兹至疏勒为北道诸国。在南北道之间,就是一望无际的塔里木大漠。西域的居民主要有氐、羌、突厥、匈奴、月氏和塞人等各族,人口总计约三十余万。在刘彻上台之前,天山南路诸国也都被匈奴征服,归属常驻焉耆的匈奴僮仆都尉管辖,向往来诸国征收粮食、羊马,成为匈奴帝国的重要补给线。而葱岭以西的大宛、乌孙、大月氏、康居、大夏诸国由于距匈奴较远,尚未直接沦为匈奴的属国。
公元前138年,刘彻接到一份奏报:有匈奴叛逃到汉朝的人士提供了当年老上单于击破月氏,将月氏王的头盖骨做酒杯,而月氏人立志报仇却苦于没有盟友相助的消息。这份迟到23年之久的新闻立即激起了刘彻无比的想象力:派使者找到月氏与其结盟共击匈奴,切断匈奴的西域这支右臂!不过要想寻找到传说中的月氏人,必须穿越匈奴帝国才能到达。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所以刘彻采用海选的办法来招募志愿者,汉中人张骞最后获得了冠军头衔。张骞获胜的优势在于他有一位忠诚的匈奴翻译甘父,这位甘父是他的奴隶。于是张骞率领由一百名随从人员组成的使团从长安向着河西走廊进发,结果在匈奴境内被匈奴右贤王的巡逻骑兵抓获。右贤王将俘虏们送到军臣那里。军臣了解到张骞是出使月氏的使者后忿忿地说:“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人怎么能往那儿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任凭我们的人经过吗?”张骞还是走运的,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外交豁免权,不过由于还处于政治蜜月期,军臣不想杀害汉使破坏邦交。当然他也没有傻到放任张骞西去寻找自己的老冤家月氏,于是张骞一行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软禁生活。说起来军臣还是很人性化的一位单于,他给张骞送去了匈奴女子为妻,张骞也坦然接受并生了儿子。不过军臣的感化政策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攻心效果,张骞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茫茫草原上他等待着报答君命的时机。
公元前135年,老迈的军臣单于派来使者求和亲,目标是22岁汉朝皇帝刘彻的亲生公主。对于这种老牛吃嫩草的要求刘彻很是烦恼,因为他已下决心最后是要同匈奴翻脸的,但现在是否到了翻脸的最佳时机了呢?未曾可知。汉朝的国力此刻已经是相当强盛了,《汉书食货志》中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而边境地区的粮食储备和戍边屯田人员也已经相当充实,军队一直在严格训练,战马足有数十万匹,这些都足够支撑相当程度的战争消耗。可是数十年来汉朝被匈奴压迫骚扰形成的巨大畏惧感却不是可以轻易消除的,此外刘邦的那场失败也是前车之鉴,更何况此刻的匈奴比冒顿时代更为强大。于是刘彻的大臣们便分成了主战与主和两派,双方的领袖人物分别是大行王恢与御史大夫韩安国。
王恢平日里负责接待匈奴等各国使者,受尽了窝囊气。他劝刘彻与匈奴决裂,不必再送公主去塞外受苦。因为以匈奴的人品而言实在是毫无心意可言,这么多年来他们总是在和亲后背盟,而汉朝为了求和又得加倍给予礼物,这样反反复复不仅消耗了国力,而且让匈奴的胃口越发贪得无厌。总有一天他们的要求和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那时候照样还是得决裂开战。匈奴人口不过数十万,抵不上汉朝一大郡,如果下决心一战,是可以获胜的。
相对于理想派人士王恢的慷慨激昂,韩安国则继承了当年理性派人士季布的衣钵。他提出两个现实性问题:第一、汉朝从来没有打赢过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不能将一些边境上的小规模战术性胜利视之为可以必然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毕竟以身经百战的刘邦和他手下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将们都奈何不得冒顿,更何况久违战争的我们与今日之匈奴?第二、匈奴人口是少,而且居住分散,与汉朝人口根本不成比例。但是他们是游牧的蛮族,毫无居住地可言。汉军出塞不容易捕捉到匈奴主力决战,而匈奴则随时可以集结大军入塞报复,汉人都是定居的农耕民族,人民被土地拴着做不到坚壁清野,如此一来谁的损失更大还用说吗?
由于韩安国的从军经验比王恢丰富,所以绝大部分大臣都认可他的意见,刘彻只得暂时按捺住自己的雄心,向草原派出了自己的公主——虽然照例宣称是亲生女儿,可是以南宫的例子来看似乎同样颇为可疑。再加上此时刘彻自己也年轻,所以还是宗室女的可能性更大。公元前134年,王恢送公主和亲。回来后痛斥军臣傲慢无礼,和亲公主受尽欺凌的惨状,激起了满朝文武的无比愤慨。恰逢上一年冬天曾有匈奴入寇的警讯传来,李广和程不识率军在云中和雁门戒备了整整半年。这下刘彻终于下定决心和军臣翻脸,这一老一少两位统治者之间的对决地点就发生在马邑。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第二章 第四节 3 上 13 龙神将 字5445 2008-12-31 22:15:02
🙂不果断的方式根源于自身的虚弱 1 柴门夜归 字293 2009-01-07 08:44:08
🙂【原创】第二章 第四节 出塞曲 2 15 龙神将 字3790 2008-12-31 22:12:24
🙂【原创】第二章 第四节 出塞曲 1
🙂花! 知之后哀 字0 2008-12-30 19:05:50
🙂花!!!!!! 田舍郎 字57 2008-12-29 05:27:29
🙂【原创】第二章 第三节 单于们的黄金时代 下 32 龙神将 字9894 2008-12-26 05:50:58
🙂看得人热血沸腾啊! 花之! liupang 字0 2009-01-10 2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