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满汉”弟兄为何会伤感情和56个娃他爹的苦恼! -- 散仙在飞

共:💬38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视角:转帖佚名好事者之 《阎崇年语录来源》

有好事者,搜罗阎老教授文章,并列明出处,竟得一集。俺转帖之。不代表俺同意该文立场,唯以之呈现另一视角而已...

阎崇年语录来源:

  2008年04月24日《新京报》的报导

  http://www.dahe.cn/xwzx/zt/gnzt/ ... 0080424_1293845.htm

  《满学专家破解清史“疑案”》2005年10月20日兰州晚报

  外链出处

  《阎崇年:我赞成修改历史教科书》2006年11月05日晶报

外链出处

  

  阎崇年说,我从未开过搏客。

  这是他的博客,外链出处

虽然里面清空了任何内容,但是“开过”却是事实。在新浪开名人博客,如果不是名人自己,新浪不会保留这么长时间吧?

  另外一个佐证:外链出处

这是百度贴吧的一篇文章,《从阎崇年关闭博客说起》,时间是2007年7月22日。就是说,在这天之前的一段时间,阎是开过博客的。但在这里,他却说是“从来没开过”。

  

  以下是转贴阎语录6处:

  

   一、原文:

   记者:雍正大兴“文字狱”是不是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阎:大兴“文字狱”是不好,受到了激烈的批评。但是,雍正的这一做法对于清王朝国家的统 一、减弱诋毁政权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出处:《兰州晚报》05年10月20日A27版。

  联接:外链出处

  

语录:文字狱对清王朝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原文: 

   第十,决策迁都沈阳。清朝的最初的首都在赫图阿拉,1621年迁到辽阳,1625年迁到沈阳。努尔哈赤决定由辽阳迁都沈阳的时候,贝勒大臣不同意,一致反对。努尔哈赤跟他们讲道理,迁到沈阳政治的好处,经济的好处,交通的好处,文化的好处,民族的好处等等,诸贝勒大臣还是反对。努尔哈赤生气了,你们不迁我迁,带几个人就到了沈阳,这贝勒大臣看不行啊,跟着走吧,到沈阳了,定都沈阳。这件事情不得了,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有利于辽河流域的开发,后来沈阳变成整个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经始者是谁?清太祖努尔哈赤。我有一次在沈阳做一次报告,我说整个你们沈阳人,都应该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今天沈阳故宫评成世界文化遗产,要感谢谁?我说首先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我们想想看,如果他都城在原来赫图阿拉,沈阳有什么发展?当然了,上面我说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人无完人,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因为今天我重点讲努尔哈赤的贡献,其他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讲,这是第二个问题。下一讲我讲努尔哈赤的人生四合。

  出处:清十二帝疑案 努尔哈赤(上)(4)

  联接: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608/12381510_3.html

  

语录:努尔哈赤人无完人,也犯了很多错误,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

  

三、 原文:

   晶报:您说过明亡清兴这60年是个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年代。袁崇焕冤死、李自成进京、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入关,一幕幕惨烈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如果把这60年比作一场大戏,您认为它在历史上是悲剧还是喜剧?

  

  阎崇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出处:2006年 11月 05日深圳新闻网 原文题目《阎崇年深圳放出话:我赞成修改历史教科书》

  联接:外链出处

  

语录:明亡清兴六十年的历史,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四、原文

  第三,文化融合发展。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的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问题有冲突。扬州十日都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康熙朝注意了这个问题,学习儒家的学说,尊重汉族的文化传统,举个例子,康熙南巡到了山东的曲阜,对曲阜孔子的塑像和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皇帝所有汉人要给他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皇帝对一个汉人行三跪九叩之礼,还说孔子“开千代之文明,树百王之一范。”

  出处:2008年6月22日,长江美联大讲坛第十二讲——阎崇年“康熙帝的志与学”

活动联接:外链出处

  联接:外链出处

  

语录:扬州十日都是文化冲突的表现。  

五、原文:康熙朝后期社会比较安定,安定到什么程度?我举一个数字给大家说一说。康熙初期的时候全国一年大约杀80人,后来减到60人,后来减到40人,后来减到20人,后来减到10人左右。康熙朝有18个省,大约有一万万人口,一年平均一个省杀的人不到一个。有一次在一个高端会议上我讲了这个数字,一个省一级的政法委书记吃饭的时候跟我说,阎老师,就康熙这一条18个省全国一个省杀平均不到一个人,就这一条就够四个字:康熙盛世。哪个朝代不相信,说一年一个省杀不到一个人,没听说过。所以,我在讲康熙大帝的时候经过反复思索,对康熙朝的评价就是四个字:康熙盛世。康熙的评价四个字“千年一帝”。

  

   出处:2008年6月22日,长江美联大讲坛第十二讲——阎崇年“康熙帝的志与学” 活动

联接:外链出处

   联接:外链出处

  

语录:康熙盛世,一年平均一个省杀不到一个人。

  

  

六,原文摘要:明朝皇帝是汉族人,农耕文化,比较懒,有个西苑就可以了,满洲不是的,……所以以后修了承德避暑山庄,又围猎,又避暑。

  

  视屏联接:外链出处

  

语录:明朝皇帝比较懒,有个西苑就可以了。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