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夜战美军空降兵之朱彪的命令 -- 萨苏

共:💬450 🌺26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夜战美军空降兵之夜光表引来杀身大祸

580.7高地上居然没有美国兵,战士们都有些困惑。

然而,很短的时间之后,师侦察科的情报来了 – 美军已经转移阵地到附近三个小山头,挖掘了防御工事,似乎准备就地进行守御。

说来有点儿玄乎,当时566团的阵地已经突出于整个志愿军右翼战线的前端,渡过洪川江的只有他们这么一个团,打得断粮断弹。但当时的中国侦察兵照样能够收集到准确的情报。他们是怎样工作的,这堪称是一个谜。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曾专门采访过当时189师侦察队的传奇侦察员李子忠。结果李老听了我的问题后耸耸肩膀,说我们侦察兵最轻松了,他们步兵在前线打得一个连剩一半,我们还在师部看热闹。等到首长需要情报了,把我们派上去,也不到火线,找个侧面的地方一待,画画图,抓个俘虏什么的审一审,也就把敌人情况摸清了。。。步兵,比我们苦多了。

李老的话一度弄得我有点儿沮丧,原来侦察兵的传奇形象彻底崩坏 – 看看地形问问情报,这活儿快跟地质勘探队差不多了,似乎不太有吸引力么。

等跟别的老兵一说,人家差点儿跳起来,说你小子上当了,上大当了!你想啊,“抓个俘虏什么的审一审”,俘虏是满街都能抓到的么?李子忠阿,嘿嘿,你见过他本人么?我点点头,见过阿,大个儿,北京人,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家说你讲得不错,李子忠就是这个样子,可是你知道吗,189师侦察队全师精锐,个顶个的棒小伙子,活到停战归国的,只有李子忠一个是大个子。

理由?很简单,个子大目标也大,志愿军的侦察兵是伤亡最大的一个兵种。李子忠这样的大个子,是侦察兵里的异类。

既然是异类,肯定有独到之处。

别看李子忠说话慢条斯理的,打起仗来脑子极为好使,当时韩国有一个被称作“特工英雄”的特务队长,专门擅长在志愿军后方活动,曾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正是李子忠以特工破特工,在我军阵地内将其活捉。抓住一问才知道,此人是朴正熙在伪满军校的同学,在华北和八路军打过好几年的仗,回国后当过韩国特种部队的教官。因为这个志愿军总部给李子忠立了大功。

从后来披露的资料判断,志愿军在580.7高地夜战中能够掌握美军动向,是侦察兵通过监听美军步话机之间的对话做到的。这件事,始作俑者颇有人怀疑正是李子忠。

这是因为,李子忠的来历十分奇特,他在加入解放军之前,竟然是国民党远征军的一员,这批作为青年军入伍的学生兵在缅甸对日作战中为新一军打出了“天下第一军”的威名,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英文教育,并熟悉美军的作战方式。日军称远征军中的少年兵作战十分勇敢,不知畏惧为何物。李子忠转到解放军的时候,年龄只有十七岁,他在远征军的时期应该正是这批不知畏惧为何物的中国少年兵!尽管美军下级单位间的对话加密程度不高,但能够熟练掌握其含义的,或许侦察队里只有李子忠够资格。

李子忠离休的时候,职务是63军189师副师长,很多比他资格老,根红苗正的袍泽反而比他级别还低(大多是因为文化程度的问题),以至颇有些人心中不服。然而,在缅甸打过日军,在朝鲜又斗过美军,李子忠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生涯,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根据情报显示,美军突击部队与地面部队会合后,在566团身后目前有两股,一股是罗山方向南朝鲜军第6师两个连进占问礼里,一股是美军空降兵一部和穿过原566团1连阵地(美军空降兵出现后,566团收缩防线,放弃了1连的阵地)赶来的美军接应部队,他们撤离了已经占据的580.7高地,却转到了附近的三座连环小山上扎营。580.7高地很重要,既然已经拿下来,为何又轻易放弃呢?让人对美国人这个打法有点儿不明白。他们干吗来了?

把这一仗放在整个战役里,才能够明白这支美军空降兵投入战斗的意义 – 5月20日,“联合国军”总指挥李奇微认为,志愿军从4月20日发起的进攻后力已竭,他在这一天下达了向临津江以南中朝军队全面反攻的命令。这支美军空降兵的投入,意义不仅仅是争夺小理山的局部反击,而且揭开了美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战略进攻初期,由精锐的小股部队率先发动奇袭,占领大部队通过所必需的战略要点,诺曼底“兄弟连”的空降,阿登反攻德军扮装美军攻占莱茵河各个渡口,金城反击战68军的奇袭白虎团,都是这样干的。

应该说,不管他们是从天上下来,还是巧妙地从地面穿越了志愿军的战线,这支美军攻占580.7高地,在志愿军背后打下一根钉子,堪称他们值得骄傲的战果。

那么,他们在夜晚又为何会放弃580.7高地呢?

朱彪在作战部署的时候说过他的判断,他认为当时美军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与志愿军进行夜战。占领580.7高地,对志愿军来说就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这种情况很多军队会陷入崩溃。这也是美军穿插试图达到的目的。

然而,小理山(712高地)上的志愿军前线部队只是回头望了望,根本没有崩溃的意思。

美军打这种穿插是很少见的,但志愿军一进攻就是往敌后插,腹背受敌的时候多了,一点儿不觉得新鲜,看见后面有敌人立刻崩溃那就不要打仗了。

看到志愿军没有如同预期的那样夺路而逃,美军指挥官一定很郁闷 – 难道他们不怕合围吗?

此时,一个大问题来了 – 天,就要黑了。

朝鲜战场上,有位中国将军说过 – “黑夜是中国人的朋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军担任突击的特种部队是其精锐,但也同样不愿意和志愿军肉搏

入夜以后志愿军一定会来争夺580.7,以他的这支小部队想死守住这么大的一个山头,想想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务,几乎可以肯定一个冲锋双方就要拚刺刀。志愿军拚刺刀是有传统的,老兵李全有在唐满洋手下当过班长,李也是战斗英雄,不免对唐有点儿傲上。结果老唐一句话就把他给收拾伏贴了。那是在拼刺训练的时候,老唐倒背着手看李全有教新兵拚刺刀,忽然摇摇头,让全班稍息。他把李全有叫到一边说,你这个教法不对。李很不高兴,说出枪,突刺,格挡,你说我哪一招不对?唐满洋说你这几个动作都对,收枪的时候不对。李全有说收枪有啥不对?老唐说,你一枪刺进去,不能直着往外拔,要横着转半圈再拔出来。。。你,没在战场上拼过刺刀吧?

老李臊了个大红脸,他是机枪手,还真没跟人在战场上拼过刺刀。

可老唐回忆,他早年有一次指挥全排练拼刺,政委蔡长元看见,也是下令全体稍息,把老唐拉到一边,说你这个教法不对阿。老唐说怎么不对?蔡长元一句话,又让唐满洋心悦诚服。。。

蔡政委说 – 你练出刀的时候让战士们喊什么杀杀的?不出声地练!

189师老传统练刺杀不出声。这是因为喊杀的时候气要向下走,出刀的力量因此减弱,不出声,气是要向上走的,出刀更有力。这非练过功夫的人,是不知道的。

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阿。

前几次战役中,美国人被志愿军的刺刀拼惨了,坚决地回避白刃战。我接触的老兵中,没有一个在第五次战役中和美国兵拼过刺刀。唐满洋一肚子的拚刺刀经验,愣是找不着对手。

我问他 – 那你打美军空降兵也没拚刺刀?

没拼。那么大的个子。。。 老唐咂咂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反正,美国空降兵在入夜以后撤离了580.7高地,在附近选择了一个隐蔽的营地。

这个营地有点儿偏僻,如果不是情报准确,还真不容易找到。

既然知道你在哪儿就好办了,惦记着“捉几个活的回来”的唐满洋叫来了几个班排长,分析了一下,决定专打三座小山中较为孤立的一座,争取在另外两座山的美国兵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

这座小山虽然有点儿孤立,但四周较为陡峭,并不是很好打的。

但唐满洋他们愣是如同狸猫一样翻了上去,根本没有惊动岗哨,当他们出现在美军阵地上时,美国兵大多数还钻在睡袋里呼呼大睡。至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可以留在以后讲,因为刚刚翻上美军阵地,还没等看清周围有多少敌人,唐满洋已经提着手枪一个箭步上前,冲向最近的一个睡袋,照着里面那个敌军的脑袋就搂了火!

砰的一声枪响震动了三个山头的美军,周围顿时枪声大作,志愿军官兵也立即开始射击,和美军空降兵的战斗就此打响。

对于唐满洋这个提枪就打的动作,非议不少。

其中有一个唐的老战友嗤之以鼻 –他上去就给那美国兵一枪,理由很简单 – 那美国兵睡觉不老实,一支手伸在睡袋外面,腕子上戴着块夜光表。他就是看上了人家那块表!唐满洋阿,放羊的出身,自幼父母双亡,他是穷疯了。

话传到唐满洋那儿,他连谁说的都懒得问,说,没错,是有那么块表,后来我上缴了。也确实是因为看见他这块表我才打的他。可是,这跟贪财没关系。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