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折腾还是不折腾?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 -- 起于青萍之末

共:💬67 🌺1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那年的农业政策—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2

那年的农业政策—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2

世道要变,总会有些稀奇事出来。早些年间,有个人,叫陈胜。因为迟到违反了法律,要被杀头,他害怕了,想造反。于是就弄了块绸子塞鱼肚子里,让人把鱼买去。绸子上写着:“大楚兴,陈胜王”。他还怕人不信,又找了俩人躲在庙里装神弄鬼,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结果一干人马还真跟着他反了个球的。

再后来,没人因为他起事是撒谎,就看不起他,司马迁还专门给他写了一段,叫《陈涉世家》。

嘿嘿,扯远了呀。咱还接着说朱佳木的《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回咱已经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给前面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收尾的。而中央工作会议几个主要的议题之一是: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问题。结果让陈云一搅和,小平一拍板,就开成了翻案的大会,反思的大会,批判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全体鼓掌!!!!)。会开成了这样,不少人还是很爽的,自然要给最初的会议议题结个尾。最初的关于农业的报告应该是李鑫主持起草的,会议一跑题,原来的稿子没法用了,李鑫也郁闷了。等会议开团结了,于是,就让胡乔木重写了一个:《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原则通过了。这个决议中提了加快发展农业的25项措施。

朱佳木书中总结出主要有6项:

1、规定在生产队统一核算的前题下,包工到作业组,联产计酬;

2、规定粮食统购价从79年夏粮上市起提高20%,超购部份再加价50%,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也相应上调;

3、规定农药、化肥等农业工业品的价格在1979、1980年两年里降10%--15%,并把降价的好处让给农民;

4、规定粮食征购指标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稳定在1975年的基础上,并减少50亿斤;

5、国家实行低税和免税政策,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

6、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在三五年内提高到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18%左右;

其中,第一条无疑是“分田包产到户”的先声,那时的农民似乎也感觉包产后的生活变化。官方在08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时,也把“包产到户”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制度变革成就。

其实,认为:“包产到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个制度幻觉。“包产到户”是人民公社的反动,当鼓吹“包产到户”的神奇功效时,有人经常忘了:人民公社正是“包产到户”的反动。“包产到户”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旦作为人民公社的对立面出现时,就显出神奇的功效,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嘛。从实践上看,一个实行了三十年的农业基本制度,最终发现面临的依然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无法解决制度设立之初的最低目标,很难说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的主要6项农业发展的措施,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让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民迅速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的,应该是后5项,后5项就是直接给农民发钱,见效最直接,最快速,但是没有长久持续性。

因此说,就“包产到户”的功效而言,小岗村的示范效果是很可疑的,就像“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一样,肯定是假民谣。我感兴趣的是:在世道变化的年代,对多数人而言,似乎事实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变化!

这个大众心理还真是有意思。

对上世纪80年代农业制度问题的研究有兴趣的人,这篇文章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附: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中国吃饱问题”的探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