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1,复种指数
解放以前,我们那里只有离村子很近的(村子周围的)土地是复种的。村子周围的土地施肥条件比较好——农家肥都会施到离家最近的地块,省工省力。离家近的地灌溉条件也较好的——有能力一点的家户,都会在自家地里打口土井。
而离村稍远的土地,一是以前交通不便,一来一回就得半晌,太耽误功夫,有这个空儿还不如好好伺候离家近的地块。二是施肥和水利条件都不具备。这种地一般只种麦子,靠天收,因为土地硗薄,亩产维持在一百多斤。
解放后,远的地块和近的地块一视同仁了,复种指数自然提高。
2,改土
在生产队里的时候,我们那里提倡各家各户养猪。养猪的主要目的不是吃肉,二是攒粪。那时候猪是吃不了什么粮食的(人有时还没粮食吃呢),基本上喂的都是野菜和树叶。一头猪喂上一年能长到一百多斤已算不错了。那时候的猪都是“瘦肉型”的,物以稀为贵,于是大家就特别想吃肥肉。“什么时候能吃到二指厚(大约一寸)的膘就好了”——乡人如是说。
攒的猪粪,出了(从猪圈里弄到猪圈外)以后,交给队里可以换工分。
那时候种地细致。拿种南瓜来说吧。种之前先挑沟,挑多深呢?一米多,两米来深。然后往坑里填猪粪,差不多填满了,最上面盖一薄层土。结的南瓜不乏一米多长的,一个就几十斤重。现在分到一家一户了,谁也不会这么细致的干活了。而且,现在家户养猪的也大大减少了,养猪是专业养猪户的事了。
3,水利
解放前,我们那里灌溉主要靠村子周围的那些土井,大都是靠人力一桶一桶的往上弄,效率非常低。1958年,我们那里修好了一条引黄的水渠,从此以后灌溉都是靠那条渠(当地人呼之为大河),使用的是大型抽水机,水利条件大大的改变了。
这条渠刚修好的时候,水面有几十米宽,水清凌凌的,河里鱼虾蚌鳖都非常丰富,喜欢捕鱼的人在河里逮到扁担长的鱼都是常有的事。那时候,生产队里负责看抽水机的,在抽水的时候,把草篓子放在机器的出水口,半晌就能接到一篓鱼。如果到村子远一点的地方(人少的地方),在河边比较浅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捡到巴掌大的河蚌,小半天就能捡到一大竹篮。不过当地人多嫌蚌肉不好吃,所以大部分蚌们还是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挖渠挖出来的土,在渠的两边垒成了高高的大堤,每边的大堤都有几十米宽,堤顶是一条五六米宽的大路。大堤上种的多为果树,沿着大堤就是一片树林,夏日炎炎的时候走在上面,感觉分外的凉爽。
这条河一直到80年代还维持着刚修好的时风采。进入九十年代,便水量日减,水质也逐渐变差。九十年代的前几年,村子里的男孩们在夏日还经常光着屁股去河里扑腾打闹,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河面就收缩到不到十米了,河水也变成黑的臭的了。有些村民就在露出的河床上种庄稼、种高粱,种芦苇(收割了可以编席子等物),种蔓菁等;也有人隔出来一个个的塘子养鱼。如果哪年水比较大,这些庄稼就全被淹了,鱼塘的里也多被冲走了。不过水大的年份少,多数年景收成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高高的大堤两旁已开了不少小窑厂,用大堤的土烧砖——这在集体的时候算是破坏大堤。不过现在破坏大堤的不光是窑厂,农户们盖房子,一般至少把自家的地平提高一米(农村的地平的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土都是从大堤上挖的。现在大堤已经被挖光了(跟周围的土地基本持平),农户们只好去挖自己的责任田,所以有的家户的田明显比左右的低很多。
大堤都没了,大堤上的树林自然也随之消失。现在大堤已经名存实亡了,原来大堤所在的地方,都种满了庄稼。九十年代末期的一年,闹洪水。这条渠的水暴涨,暴涨之后开始倒流,越聚越高。而大堤早已经被大家挖光了,这条河的水如果漫过了“大堤”,不光庄稼会被淹光,村子也会受到威胁。村子里的喇叭响个不停,让有柴油三轮车的人家全部出动,拉土去补大堤,派人24小时监视。水最终没有漫过来,最高的时候差两尺不过堤。
进入新千年之后,大河里的水就经常断流了,有水的时候,多半是附近的药厂排进去的红色的污水。这家药厂还是趁着沿海的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向内地转移的东风开的,是我们那里一位在省里都有名头的支书费了不少力气才争取来的,给附近的几个村子很是提供了一些工作岗位。
就是这种红色污水,在旱的时候,农民们还是争着用它来浇地。有一年苗还比较小的时候,用了一次红水,结果很多苗都死了,农民们就找人跟药厂谈,后来药厂每亩地赔了几十块钱了事。被红水泡过,侥幸没死的苗,打的粮食照样被农民吃掉或卖掉了。
最近几年,农民们都总结出来了,大旱的时候,特需要浇水时,大河里往往一点水都没有,或者有时候只有很浓的红水。不过除了那次事故之后,大家都怕了,一般不敢再用这种浓的红水来灌溉。这时候就要各显神通了,我们家一般是用潜水泵,潜水泵灌溉的成本跟用大河水比起来要高好几倍,而且慢很多。但是农民们往往顾不了那么多,贵也得用,而且是争着用。最无奈的要数有潜水泵但是抽不来水——井水抽干了——现在地下水位比以前低多了,以前井水离地面就几米,现在站在井边,往下看一眼都会眩晕,水太深了。
有时候,大河里也会有一点水——据说是上游放闸了。这时候,沿河的村子为了争水往往是不择手段。上游的用沙包拦住河流,下游的组织人去扒口子,上游发现被扒了重新拦上,下游的再去扒——如此反复。而大家的争到的,不过稀释了的红水而已。
九十年代后期,我们那里吵嚷着要铺喷灌的管子,让农户集资,每家交了几十块钱,也铺了一些管子,但一次都没有用过好像就坏了,现在早已烂到了地下。
目前大家最依赖的灌溉来源还是大河水——尽管它多半是干的,是红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老南京,您说的我明白 史节 字97 2009-02-15 08:24:51
🙂上面那种还有送花,俺看不明白啊。 飞影 字60 2009-02-14 20:34:06
🙂可以讨论,可以批评,不要造谣 1 史节 字82 2009-02-14 20:57:06
🙂好文章!花!说说我们那里的情况
🙂老兄你后头说的实在是太惊心动魄了 Levelworm 字44 2009-03-21 18:25:01
🙂王树兄的这些经验很珍贵 2 润树 字196 2009-02-14 14:34:22
🙂有个事情问您 1 史节 字271 2009-02-14 05:27:24
🙂那我也可以问问 3 王树 字56 2009-02-14 09: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