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杨晓凯逝世了 -- jlanu

共:💬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作者是研究经济的,他那样写实在有点欠妥.

关于monash经济系的介绍,去学校的网站看看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作者那样说不知道会不会脸红。

关于超边际经济学,杨小凯本人也不敢像作者那样介绍。超边际经济学的思想源于亚当.斯密。当年马歇尔为经济学建立数学框架的时候,未考虑劳动分工这一因数,显然这是一个缺陷。于是,50年代就有人开始使用inframarginal analysis,但没有什么进展。直到70年代,几位重量级人物加入这一研究领域,如George J. Stigler 82年炸药奖得主,James M. Buchanan Jr.86年炸药奖得主,Gary S. Becker 92年炸药奖得主,慢慢的大家才开始熟悉起来。杨小凯和黄有光在93年的发表的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 New Classical Microeconomic Framework,是在这一领域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将专业分工和交易成本用一个内生变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实际上是Buchanan。Buchanan对杨小凯的评价,完全类似于当年Coase对张五常的评价,如是而已。

作者文中所说那样比如创建新学派啦,挑战新古典主义啦,被四面围攻啦等等,实在离事实较远。杨小凯从事的这一领域,只不过是对新古典主义的补充。新古典主义主要侧重于interior solution,往往忽略了corner solution的存在及作用,杨小凯他们做的就是对corner solution的研究,并将之与interior solution结合起来,如是而已。

将史鹤凌、孙广振、刘孟奇和李克等人列为门下弟子,实在有点过分。其他人不知道,刘孟奇是在台大拿的博士,算作杨小凯的弟子也太离谱了。两年前,刘孟奇向一家期刊投稿,我的一位老师是审稿人之一,写那篇文章的review就成了我的一个家庭作业,感觉一般,最后那篇文章好像是被拒了。有个事实就是近来在杨小凯的这一方向上,大多都是中国人在搞,而西方经济学家中较少有人跟进。原因么,一来,很大程度上我想是由于杨小凯在华人经济学家中的影响力;二来,好像这一条路很缺少实证支持,corner solution到底有好重要?是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还不太清楚。毕竟在现实世界中interior soulution表现得更明显一些。

杨小凯从事的这一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不过跟作者写的那样,我觉得有很大的出入。

我并不是研究这一方向的,对于超边际经济学的理解可能不大准确。但对于超边际经济学的历史还是略知一二。

不希望杨小凯被人吹捧为另一个张五常,然后又被人骂得一钱不值。这两个人都算是华人经济学家中的奇才。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