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可以发这里吗?】推背撷缨 -- 老老狐狸

共:💬48 🌺28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解卦】推背撷缨8

三爻: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从字义上讲:不按正道常理求食取养,占卜将得到凶险的预兆,十年都难以摆脱,没什么有利之处。

该爻以阴柔居阳刚之位,可谓不正不中,又居下卦震之最上位,震为动,震之三爻可谓动之极致。以此立象,说明六三爻无中正自养之德,为求养于上九而不择手段,其不正当的谋生行为已至极致,严重违反了颐道。故其结果必定是凶险的。

《程氏易传》以义理释此爻,甚得其精义:

“颐之道唯正则吉。三以阴柔之质,而处不中正,又在动之极,是柔邪不正而动者也。其养如此,拂违于颐之正道,是以凶也。得颐之正,则所养皆吉。求养养人则合于义,自养则成其德。三乃拂违正道,故戒以十年勿用。十,数之终。谓终不可用,无所往而利也。”

可见,二程认为,六三之凶乃源自其不中不正,而又盲动妄求于上九。

李光地在《周易折中》,引宋人郑汝谐对此爻的见解:

“三应于上,若得所养,而凶莫甚于三。盖不中不正而居动之极,所以求养于人者,必无所不至,是谓拂于颐之正。凶之道也。‘十年勿用,无攸利’,戒之也。因其多欲妄动,示之以自返之理。作《易》之本意也。”

李郑氏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六三之凶乃出自其不中不正之象,又居震之极位,苟且求养于上九,可谓大失颐道。由于该爻的特点是为了求养,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可以说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因此,郑氏认为,爻辞中的“十年勿用,无攸利”,就是告诫人们若处在这一状态时,应调整心态,静意正心,安居不动。

可见,六三爻旨在告诫人们求养应有中正之德,应自养养人,而不应求养于人;应正心静心,脚踏实地地努力,不应贪图捷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妄求于人。因此,该爻之要旨还是告诉人们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正当的方法与渠道解决问题,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养于人。

“颐”卦下卦三爻皆凶,最为凶险的就是这六三爻。三爻位于全卦中位,下卦、上卦相交之际,可以与事物发展各阶段的中间阶段进行参照对应。

以中国抗战全过程而论,从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到一九三八年武汉沦陷,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中日全面爆发。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宋哲元二十九军撤离,北平、天津沦陷。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沪抗战爆发【八一三事变】。选择在上海开辟南方战场,国军着眼点大抵有以下因素:

其一,日本设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上海为中国经济中心,紧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卧榻之侧,岂容虎狼窥视;

其二,上海为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士众多,多国利益纠集,上海开战能吸引国际关注,有助于借外力抑制日本野心;

其三,淞沪地区国府苦心经营多年,南方地区稻田水网纵横,国防设施建设投入巨大,战场条件相对北方战区更有利于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国军;

最后,兵力对比国军相对占优。战前,淞沪地区国军为张治中第九集团军,系中央军精锐德式师,日军兵力增至万余。开战后,国府陆续调集六个集团军七十余万人参战,日军参战兵力为十个师团二十八万余人。

【南京军事委员会管理部代部长姚琮曾向蒋介石解释建议淞沪作战,“其利有五:指挥便利一也;集中容易二也;补给较便三也;江南多港湾不利于敌四也;易动列强感官,而得多助五也。”】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淞沪战役结束,日军占领上海。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突破吴福线、澄锡线两道国防防御线,占理南京。国民政府首都沦陷。其后,就是南京大屠杀。

在北方战场,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日军攻占石家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日军攻占太原;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日军攻占济南;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日军未发一弹占领青岛;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徐州沦陷;一九三八年六月六日,开封沦陷。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六日,日军攻占九江;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广州沦陷;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武汉沦陷。

不到一年半,国都沦陷,大半国土在敌军铁蹄下呻吟,中华民族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发出自己的吼声!

适逢清明假期,录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先辈们献上心香一瓣:

[FLY][SIZE=3]“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SIZE][/FLY]

推背撷缨7

推背撷缨9

关键词(Tags): #推背图#卜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