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辛弃疾为什么不提岳飞?回复更精彩,敬请多关注。 -- 王小棉她妈

共:💬221 🌺894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这个。。。俺是觉得战功只有一种算法

就是杀敌数。史学界所谓的岳飞绍兴十年后抗金战功超过吴玠,也即指杀敌数的超越。

(ps:不好光说结论不举证据,雪里蕻兄和财迷兄都推重吴玠,不知是否读过《吴家将》和《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宋代武将家族个案研究》两书?即使在两这本研究吴氏家族的史学专著里,著者也都承认“纵观南宋抗金史,军事成就最大的当属岳飞,吴玠则居其次”。)

首先宋廷封赏将领的凭据是杀敌数目而非其他,岳飞绍兴十年的第四次北伐,将领转官文书保存甚多,可为佐证;其次,所谓战略贡献,不大量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也无以达成。至于韩世忠以弱势兵力屏障淮东,这自然可敬;但评价战功看的是最后结果,不看过程多不容易(不然血战到底全军覆没最不容易鸟~);何况吴玠和尚原、仙人关之战,岳飞偃城、颖昌之战,兵力与金军相较的劣势并不次于韩世忠,但战果却辉煌的多,史书上对岳飞也有“善以少击众”的评价,故这条也不好算老韩的专利~

说到底,分歧点和关节处还在岳飞绍兴十年北伐的杀敌数上。

关于偃城,岳飞当时发给赵构的捷奏现在只有一封存留,最关键的第二封,也就是最后清点战果的奏疏已经遗失,但是赵构给这份捷奏的批复留下来了,与第一封批复相比,这里面对偃城大捷的评价由“已获胜捷”提高到“实为隽功”,认为是“神明助之”,并提到“戕其酋领”(可惜随第二封捷奏的遗失,这倒霉孩子到底是谁已难考~),随之颁发的奖谕诏也说“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 如今日之用命者也。盖卿忠义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暨尔在行之旅,咸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一来诏书不可篡改矫冒,即使权势熏天如绍兴十二年后的秦桧也不敢,所以是比较可靠的证据;二来岳飞当时的北伐是违命进兵,如非空前大捷,赵构的诏书不会给如此高的评价,更不必拉出宋军以前打的仗单替岳飞一部扬名。

另外,从金军方面来看,其参战人数仅第一波攻势投入的骑兵即有一万五,以后陆续增兵以致到“全军接战”的地步;双方交战时间则从下午两三点持续到天色昏黑,“鏖战数十合”。战况如此惨烈,金军又向以连续冲锋和秉性坚忍闻名,号称不打一百合就不算马军,最后仍然败走,足见折损甚重。所以我以为偃城之战虽然统计数字不全,但通过其他史料相互佐证,仍不难看出战果之大。

还有,不知兄台为何只说偃城而不提颖昌?颖昌即使只据王贵的初次捷奏,也是杀敌五千,擒获二千,夺马三千。仅这一仗单论战果即已与刘锜顺昌大捷不相上下了(顺昌也是杀敌五千,夺马三千)。何况从遗存的一些后续战报相关文字看,此战擒杀敌军将领很多,结合金军军制军法,实际的战果可能更大。

另从偃城颖昌交战的情况看,兀术在顺昌吃了大亏不假,但其兵力到偃城颖昌之战时已有补充。如岳飞第一封捷奏中提过的虏首盖天大王,之前在后方驻守,绍兴十年七月则在偃城参战,显是增援而至。兀术头脑很清楚,他是把与岳飞部的交战当作决战来打的,否则不会“集重兵于京东”,更不必在偃城新败后的第六日便又集重兵攻颖昌。同样的道理,兀术在顺昌之败后,虽然攻势受挫,但也不会将兵力收缩到听任岳飞所部占据开封外围的地步,老兄“兀术在几次规模不大的野战中失败后主动地收缩了兵力。岳飞收复伊、洛、郑、许一带,都没有经过战斗”的假设似过于大胆了。即便这个假设成立,也只能说明他那个时候就盘算着毕功于一役,更加显出偃城颖昌二战不是什么遭遇战而是名副其实的会战。最关键的,史料也不太支持老兄的假设——兀术当时对河南诸要地的防卫是有精心部署的,例如当时镇守颖昌(后被宋军攻占)的即是金军悍将韩常,这个配置相当高了~

ps:说了半天抗金战功,其实俺对那种只计金兵的战绩评估法有点意见。伪齐军固然战斗力不及金军,但威胁长江中游,也是大患。如不是岳飞在中路取得突破,金军就可集中兵力针对东线,那又是另一番格局了。再者伪齐兵不经打也是兵,以前宋军与之交战也有败绩,光以金兵论,我老觉得有点像统计朝鲜战争战果时光说美军和志愿军的伤亡比而忽略南棒,后者死多少都木人管。。。好歹也是性命,咋说不算就不算了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