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谍战中的生与死-记一则老故事 -- 索伦

共:💬95 🌺3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的地方可能说得不太清楚

回复中提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胶卷的问题很有道理,我按记忆当时讲的是这样的,先完成原计划步骤,粘好口香糖,再拍摄,然后出去。

抱歉实在想不起那个反拍摄的具体原理描述了,从功能上说,它不影响拍摄,照片能清晰阅读,其作用在于显示出来有人拍摄了,再细的细节当时也没讲。另外有一点,当时的微型相机应该都是机械的、黑白的,认识在搞传统谍报器材单位工作的同志,听其讲过点皮毛。

军队部署是可以调整改变的,做战中参谋部门都应该有几个方案报上去供决策。所以这个故事里的要害是阿军是否判定泄密,如果该特工走安全通道撤出,第二天阿军应该发现泄密了,那么调整、改用另一部署方案,这个特工就无法达成任务目标。(捎带着,长期潜伏的那条线基本也就完了)阿军很可能仍是有机会发扬兵力优势,甚至会发生以军集中兵力突击的不是“柔软的腹部”而是对方的“拳头”乃至“口袋”。所以这个特工决定去死,是让阿军判断文件机密截住了还没有流出,不必调整部署,属于“得”示之以“未得”。

阿以战争的结局是很多因素导致的,包括美国的支援。就军力军备而言以军没什么优势,当时美苏两家军援都是拿出了好东西,不像现在这么一边倒,大家在新闻里老是看见哈马斯弄个火箭弹什么的。但双方“人的因素”差距,绝对有很大的作用,这个特工的瞬间决定生死,并且达到了目的-他的战友、上级完全明白他的决定,最终完成了任务。从中可以看到以色列人的意志,强悍的意志。阿拉伯人不团结,私斗勇于外仇,这是致命的。据说默罕默德开创他的帝国时,把当时各个阿拉伯部落的偶像神都摧毁了,伊斯兰教义特别强调一神,有促成各部落团结的社会原由。而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到现在还是他们的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