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通背拳法总讲:“沉 长 冷 脆”注解·点评一 -- 京城马国兴

共:💬5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七拳法的内容介绍

虽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攻防变化之以七拳为运用的基数,不外身体内外的“圆曲的化解,点直的击发”,内外相互变化,七拳之练用亦不外此法则、规律。下面依七拳之数分述其练用的大概,以明其精义。

头击一法

头为全身诸阳之首,其本清虚,神舍其中,神明以用。虽从天,既有雷霆之怒,用于攻防之中,运用头部击败对手,常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妙不可言之用招,而以前额及两额角部位为常用之处。用头击一般的上可攻击对方头面、太阳穴、下可击对方胸腹部。常用于近身撕缠之时,进可以用、退可以用,确有一击即胜的效果。但必攻防手法高妙者可用。否则用不得法,速败无疑。

顺便谈一谈全身拳法的运用。身之拳法无数也,拳理云:“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即指明身之拳无数的道理。然拣其至要处言之,则有“腹肋”打、“背靠”打、“翻臀”打,又名擂天鼓,等皆属身之拳的大法的范畴。

天盘之手法

手属天,从轻虚,天有雷霆之怒,故手有重击之法。双方攻防较技,手首当其冲,为第一道防线,故研究拳术攻防的招法多从手法开始。手又为攻防进退击人之门。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可见手的重要作用。习拳能明白手为攻防进退击人之门为用者,乃拳法之高手也!手有拳、掌、指、勾的不同形式的运用,以此四种不同的手的形式的方法,可以演化出:拿、打、击、戳、点、搬、拦、掖、扣、分、提、摘、压、采、托、掳等多方面的运用方法。两手分阴阳、分攻守,故运用起来具有变化莫测之妙。其运用法则有:“拳打不空回,空回不为能;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出手拳掌加,回手鹰爪拿;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上乘艺境的“出手随风飘,神们亦难逃”的运用。俗云“三百六十手短打”即从手法变出,足可知攻防“手法”于传统拳术攻防中的重要作用了。但手法忌讳“两臂直如杆,力大劲不济”的僵直横硬的用法;因不能柔活通变,取败之法。

人盘之肘

有肘尖、肘前、肘后、肘外、肘内五种不同部位的运用,可分直肘、横肘、立肘、竖肘、转环肘等不同形势使用。进可攻退可守,是继手法之后的第二道防线,俗云:精通三十六肘法,用招鬼神都惊怕。肘击打部位以头面、胸腹、肋部、背后为主,亦可竖肘破解对方膝击。拳术好手用肘,变化无穷,前可助手法之运用,后可为肩靠做先锋,而天衣无缝。伸臂或曲臂肘部都可以惊弹劲势击人,胸前剪摔乃用肘上乘招法。由于肘部击人劲势较重,故谚云:“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说。可见肘的威力。然功夫上乘的人用轻,故不伤人,但击人效果未减,是好功夫。习拳练肘之法乃继手法纯熟之后为顺,上肘法最快。

顺便提“膀”的用法,乃手腕后、肘前的部位,一般称“小臂”其拳以膀为主要拳法的部位,膀要活为法则,练习膀部攻防招法的作用,是习练攻防拳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可忽视。各门通练对子手练法的“八杠手”既是专项习练膀的运用的方法,由于其练法单调平常,故能通其变化运用的人少,故杠力的多,乃不通八杠手练习和运用的奥妙,拳谚云:精通八杠手,拳法招招有;拳打千招万法,都从八杠手变化。可见八杠手之膀部的攻防重要性。可见于各手法之招势中体会膀的用法。拨浪鼓拳法亦是专用膀部出招的拳种,而以拧转膀部为主要用法,可见其妙。

地盘之肩

乃第三道防线,又是攻防的一只奇兵,肩以靠法抖擞发劲为用,劲势雄厚,具有山崩地裂之惊的威力,肩打一阴反一阳的连击法为运用法则,撞乃是用肩靠的错误方法,故不可取,有被对手闪击而落空的弊病。肩靠是近战方法,必陡立而进方为得法。而步法是用肩靠的根本,故拳诀说“步法乃靠法之根,不通步法,则不知靠法”。用肩靠之法以抖擞劲势击、打、摔,是肩的重要方法,故拳诀讲“近臂贴闪靠”乃是正法。然肩靠近战之法,必泼皮胆大功夫纯者方可使用,否则入对方地盘有被反击而不可挽救的危险;人入我地盘时常以闪靠击之使对手猝不及防地跌出的效果。与肘配合为常用的方法。

但肩的“点击”法,亦是用肩的攻防方法之一,肩的点击具有轻灵、快速的特点,拳谚说:“肩活点击用如拳,对手挨打心茫然”的速战速决之效。即指肩法的又一个特点,如果说肩靠的抖擞劲势雄厚是用沉重,肩点击的惊弹劲势敏捷是用轻灵,乃得用肩之妙法全耳,肩点击如拳具有可攻可守的双重用法,然必活肩乃用点击的根本。肩活用肘、手,又是领带全身的关键。

孙子云:“善战者其势险,节贵短”。可知肩靠、点击用势必险,直发贵短是法则,触之即发。故而,前贤云:“靠法,非泼皮胆大功夫纯者不能用之”。习拳能明肩靠之抖擞劲势的运用,再移植到手法、肘法来运用抖擞的劲势,可发出抖擞崩炸、惊弹的劲势,则手法、肘法的威力倍增。故此,可以明白肩靠的方法是真正手法的根基,结合上论“步乃靠法的根基”。所以拳诀说:“先看一步走,上看抖一抖,再看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此乃观人拳法功夫之一法耳。即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的意思。而修炼靠法,自古传来就有八面肩装的方法。录之如下:

论八面肩头

第一直肩,直肩是一闩用法,其肩是陡然相冲,与臀一片,即横冲直撞之法也。直肩,后手后肩直出,至弊在松。

第二压下肩:压下肩头是一披用法,其肩如山压下,要身法一齐而进,压下是身法撼进,其弊在观音崖。

第三倒后肩:倒后肩头是一揭用法,其肩带从下肋起,需要身法一片。倒后肩,再宜得力,其弊在脚不能紧跟。

第四倒前肩:倒前肩是闭阴用法,其肩带从上骸、而臀送进,须身手一齐。倒前肩,再宜投虚,其弊在脚不能垫进。

第五射起肩:射法肩头是从下肋起,展翅戏珠俱用,需要由缩而入,射法后手曳紧,其弊在脚空虚。

第六陡起肩:陡起肩头,需要与倒后肩相似,而略带斜里横拳用之,须是连身一齐,陡起是柔撞式,其弊亦在观音崖。

第七、八凝挺肩:凝挺肩头,最要摩练,其身法脚法,并八面肩装,皆从此化出。其有是浑身会意一坐,两边一凝一挺,实出通身脉力,须会百骸筋骨,一齐收矣。身要盘,略弯便是弊。凝挺肩头,坐亦可想,立亦可练,阔窄短长,无不可学。其弊在仰后仰前,须要条直。 《拳经拳法备要二卷》

顺便说一下臂,即肘上肩下的部位,此部位在拳法中相当重要,但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多忽视之。拳术的手法中“掩裹”两个字,乃指前后两把手的蓄势而言,前手的“大臂”下内旋转,使肘尖垂直于膝盖是名“裹”,后手的“小臂尺骨”下内旋是为“掩”,前后的掩裹使前后两手形成“抱”势,而达到沉肩垂肘的松静曲伸之用,蓄劲外弹抖击之用,蓄拧之劲势,以贯穿两手攻防互换之用。两手形成的裹抱之势态,可使肘不离肋,拳不离胸的自然效果,是各拳种拳术共同要求的基本手式之一,但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多不知掩裹的运用和练法,故运用拳术招法攻防时,两臂膀肘尖多“反蹄亮掌”的病拳势姿态而被对手利用,故此则知:裹肘、掩肘虽从肘而言,实乃臂骨和膀中尺骨的动作形成的。肘为人盘,习拳不知掩裹,则不懂两臂束抱的威力。可知其重要性,从精细处入手习拳则不难矣!是为证。

以上乃言上三路,肩、肘、手三盘功夫的习练与运用的法则。法则是,则招法对。

以下谈下三路,膝、胯、足三盘功夫的习练和运用的法则。

地盘之胯

亦为靠法击打的部位,弹抖劲势为主,用胯较用肩的动作幅度相对大些,常与步法同时完成,“站其位,拔其根”可说是用胯的大法。胯打常暗用于其它招法中完成,独自运用胯打时很少。因胯打运用得较少,故习拳的人多忽视胯打的习练,欲想提高拳术攻防技术,精练胯打纯熟可有助于胯打技术和提高其它方面技击方式的威力,因胯乃人之中节部位,起上下、左右转换连结的重要作用,故习拳不可忽视胯的作用。现谈两种用胯打的方法:一为“切胯”靠打,乃上步即用胯外欺打对方大腿外侧部位,但以由上向下切胯靠打为正确,运用得恰当可使对方跌出,乃属上乘功夫内容。另一为“坐胯”靠打,即坐靠对方大腿的方法,而使对方就处跌倒的方法,此法多以防守时运用,切胯以进攻时运用。尚有翻臂靠打,后臂靠打之用。胯打同时,底盘圆活稳健善变。

人盘之膝

首要为步法欺住对方,乃用膝之大法,可发弹抖劲势击打对方桩步,提膝,顶击、跪击是为用膝攻防的大法,常配合上三路招法,提膝攻打对手裆、腹、肋、胯等部位,上乘用法可配合手法双膝击打对手胸部、面门。顶击对方来腿。跪击对方大腿或来腿,膝法虽少而攻防作用大。故拳谚说:“远使手,近使肘,贴身短打提膝抖;肘打八方妙如神,膝护四门人难进;”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人盘的肘和膝的重要作用,“肘膝不被人控,拳法变化无穷”,乃言人才部位不被对方控制的重要性。然提膝是练习膝法的重要方法,要提得起,放得下,则具有妙不可言的攻防效果,两腿之膝连续运用更为得法。亦是用踢法的基本功夫。跪膝下击是大法。

下盘之足

足即脚,两脚一为人身之地盘,一为下路之天盘,故两足虚实变换为用;直接运用的是步法。实足地盘脚法具有蹬转催力之功能;虚足天盘脚法有点、登、踢、踹、踏、弹、勾、扫、挂、拦、拌、扒、挑等之多种腿法的运用。

故在拳术中腿法里有两种运用概念:一为步法、一为踢法,此处不言步法。腿法乃胯、膝、足、腿之部位而言。为简言之,称为脚法,即言脚法,实为腿法、踢法、拦法、拌法、摔法。

研究脚法即踢法的拳术为腿法,综观各家拳术大都用腿法于较技中,亦有个别拳种不讲腿法,实属例外。脚法乃步法和踢法的灵魂。至于七星拳法之综合的论述,各家皆有妙论。以资统而观之清楚明白,引前贤之论,以明七星拳法的全体大用之精义。录文如下:

盖拳不一家,而各擅其长。或善于掌焉,有顺掌,反掌,拜掌,托掌,单掌,双掌,鸳鸯掌之不一,或善于拳焉,有顺拳,反拳,冲拳,撺拳,横拳,圈拳,披拳,填拳,牵拳,勾拳之不齐。或善于肘焉,有顺肘,反肘,直肘,横肘,冲肘,斜肘,顶肘,顿肘,挫肘之不同。有善于膝者,有左膝、右膝、撇膝、跪膝、顶膝、迎膝、缩膝、短膝之不等。或善于腿焉,有单腿,双腿,换腿,旋腿,踹腿,跟腿,躜腿,短腿,撤腿,插腿,颠腿之分别。或善于身焉,有进身、退身、反身、顺身、蹲身、跃身、偏身、闪身、伸缩身之各殊。或善于步焉,有长步、短步、直步、横步、闪步、点步、顺步、反步、勾步、曲步、纵步、挺步、实步、虚步、管步、偷步、雀步之不侔。

未若跌打抓拿之法大成者也。跌而不打则跌轻,打而又抓则打重,抓而不拿则抓松,拿而又跌则拿硬。若四时之错行而相资,如日月之代明而互用。形势与人同,筋节与人异,所谓拳之上乘者耶!

试言其手法,则凭虚而入,不撄人之力,乘时而逢适中彼之窍。若僚之弄丸,循环无端。如丁之解牛,游刃有余。

于身法,重如泰山之压;轻若鸿毛之飘。游扬处,花飞絮舞;变幻处,活虎生龙。

若夫步也,具之且玄难。以觅踪亦长亦短,无能把作,进则为排山倒海,退则为雨散云消。

不图为拳之至于斯也,用之习技不须另寻。故曰:习技莫先乎习拳。

《张衡秋秘授跌打抓拿总序》

【注解】

不撄人之力:撄者,接触的意思!全句是说:“只与人的外形接触,而不与人的力相接触”的意思。

此论充分的说明,习拳练艺,应以全体大用的功夫为尚。不能以独善七拳法中的一技为能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