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文摘】对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定量分析 -- AleaJactaEst
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数千年来争议不断,支持的很多,反对的也不少,但都是泛泛而
论,难以驳倒对方。可以认为,此计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那么失败和成功的
机率到底有多少?值不值得为了那一点点成功的几率而冒这个大险?诸葛亮当时到底是否
应该采纳此条建议呢?我们尝试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用数字来说明问题。
一.北伐成败的量化指标: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北伐的几种结果,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
1. 大胜,即围歼对方主力或斩杀敌军统帅,如关羽水淹七军,如击毙司马懿。得5分。
2.小胜,即击溃或歼灭敌方一部,取得物质上的收获,或者斩杀对方大将,取得士气上的
收获。得1分。
3.无功,即双方战果基本一样。得0分。
4.小败,部队受到小的损失,伤亡数千人。得-1分。
5.大败,部队损失超过数万人。得-5分。
6.完胜,即攻取长安并站住脚,大大改善蜀汉的战略态势。得20分。
7.完败,即主力覆没,甚至于丢失汉中等重要据点,大大伤及蜀汉的元气,得-20分。
二.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战果:
第一次:先胜而后败,折了马谡,失了孟达,但收了姜维,双方扯平,0分。
第二次:由于魏将郝昭筑城固守,蜀军粮尽退兵。但魏延斩了敌大将王双。还是0分。
第三次:攻下武都、阴平,胜郭淮。算小胜,+1分。
第四次:战退司马懿、曹真等,应为小胜,+1分。
第五次:射杀张合,小胜,+1分。
第六次:小胜数场,但自己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1-5=-4分。
这样,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总战果是-1分,平均每次-0.16分,总体上是失败的。
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时,是采取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
来蚕食魏国。这样虽然易于用兵,加上诸葛亮在战术水平方面要高于对方,每次都能取得
局部战役的小胜。但不能否认的是,魏与蜀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而战线太长,旷日持久
,粮草供应不继。其结果就是次次因粮草不济而退兵,胜利成果又拱手相让。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终于想通了,直接出斜谷进入陇东,效果大为改观,但由于诸葛亮之前已多次北伐
,魏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之中,再加上诸葛亮阳寿将尽,只能留下遗憾了。所以诸葛亮要
消灭魏国,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是唯一有可能成功,并只能使
用一次的一招。
三.魏延的计策:
“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闻延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
四.子午谷之计可行的诸多条件:
1.出奇制胜的条件:刘备死后,蜀汉内部问题不断,对外一直采取守势,对曹魏几年都没
有犯境,曹魏以为蜀汉没有力量了,如果豁然间出兵,可攻其不备。
2.以大欺小的条件:当时曹丕刚死,曹睿继位不久,国政未稳;司马懿闲居宛城;大将军
曹真督关右诸军,驻扎在斜谷北面的噤县;安西将军夏侯??镇守长安;,夏侯??乃纨绔子
弟,眼高手低,未经实战,绝非魏延对手。
3.里应外合的条件:新城的孟达可随时反魏,将干扰关内向长安的增援军(张合军),可
助魏延一臂之力。
4.知己知彼的条件:刘备在位时,魏延为汉中太守,他对汉中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他执
行这个奇袭计划,是最恰当的人选。
5.击敌以虚的条件:北伐之初,曹魏的名将如司马懿、张合等均不在关中附近,魏军群龙
无首。长安得手后,曹真军孤立无援,军心不稳,决不是诸葛的对手,诸葛军出斜谷,败
曹真军不难,即便曹真军退援长安,诸葛军从后追击,和魏延会师于长安也会全歼曹真军
;如果曹真军退往陇西,则诸葛亮派人据险而守,自己赴长安和魏延会师,关中和陇右定
矣。
五.影响最终战果的关键步骤:
1.魏延军是否能够在10日内顺利出子午谷。
(1)子午谷路险难行,其行军速度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魏延部队不一定能
够在10日内出谷。如此,则粮尽难战,只能退兵,为小败,此种情况约有1成可能,得分为
:(-1)×10%=(-0.1)分。
(2)子午谷并不十分隐蔽,在谷中行军,很有可能被魏军侦知,此种情况按2成计。魏军
侦知蜀军后,可能采取两种措施。第一,在谷口等险要处防守,使魏延退兵,则为小败。
第二,于险要处设伏兵伏击魏延军,则魏延基本上会全军覆没,可算大败。两种方案按各
五成计算。则魏延部队如被侦知的得分情况为:10%×(-1)+10%×(-5)=(-0.6)分。
2.魏延军出子午谷后是否能迅速击溃魏军,占领长安。
魏延顺利出子午谷有70%的可能性,当长安的守军发现魏延部队后,采取的措施可能有三
种:
(1)据城防守:夏侯??虽然脓包,但长安城中还有御史、京兆太守等文官,这些人的谋略
程度不可低估,肯定会建言固守,考虑到夏侯??此人急躁好战,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约
占4成。如此则对魏延部队非常不利,魏延将不得不进行攻坚战,而长安城城高池险,魏延
部队攻城成功的机会不会超过3成。
(2)出城决战: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约为3成。虽然魏延的军事素质远远强于夏侯??,
但远来兵疲,数量和兵种更不占优势,夏侯??部队如果失败,还可能会成功退回长安防守
,实际上魏延成功击溃夏侯??部队并攻取长安城的几率也只能达到6成。
(3)弃城而走: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占到3成。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魏延能够攻取长安城的可能性为70%×(40%×30%+30%×60%+30%)=4
2%。
而不能攻取长安,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的可能性为28%。
3.诸葛亮是否能够在魏军主力消灭魏延部队之前赶到长安。
诸葛亮部队如果要及时赶到长安,要么彻底击溃魏军正面防守的主力部队,要么用
一支部队作为疑兵,牵制魏军,自己趁虚而入。考虑到魏蜀双方主将的能力和阳平关附近
的地形,诸葛亮击溃魏军主力,能够顺利救援魏延部队的可能性应至少有五成,则魏延部
队在长安陷入孤立无援境地的可能性也是五成。若诸葛亮未及时赶到,根据魏延军的情况
,有以下可能:
(1)此时魏延已经攻取长安:则魏延只有撤退,但在敌兵追击的情况下部队一定会受到损
失,而且部队的士气易受挫,出现逃兵的可能也很大,我们且认为魏延能够撤出大部分部
队的可能性为六成,为小败,此种情况得分为:42%×50%×60%×(-1)=-0.126
而魏延部队被魏军主力全歼的可能性为四成,得分为:42%×50%×40%×(-5)=0.42
(2)此时魏延没有占领长安:则情况依据魏延部队得知主力部队失利的时间和魏国援军的
进军速度而会有所不同,但其被魏国部队全歼的可能性至少有7成,为大败。有所损失的可
能有3成,为小败。这样,此种情况的得分为:28%×50%×【70% ×(-5)+30%×(-1)
】=-0.53
4. 诸葛亮部队如果顺利到达长安城下,能否守住长安。
诸葛亮部队如果顺利到达长安城下,则根据魏延部队的作战情况是否顺利情况会有不同
。
(1)如果此时长安城还没有攻下:情况将会很糟,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如果和魏军决战,由
于蜀军主要是步兵,魏国则多骑兵,加上长安城附近地势平坦,利于骑兵作战,正面交锋
诸葛亮部队将处于明显不利境地。此时,诸葛亮最好的选择是救出魏延部队及时撤退。但
安全撤退的难度非常大。这时,可能出现五种战果:
1)成功撤退并杀伤魏军一部,取得小胜的可能性为一成,得分28%×50%×20%×(+1)=
0.028
2)击溃魏军援军并撤退,为大胜,可能性只有半成,得分:28%×50%×10%×5=0.07
3)击溃魏军主力并占领长安,为完胜,可能性也只有半成。得分:28%×50%×5%×20=0
.14
4)基本安全撤退但部队有少量损失,为小败,可能性约三成,得分28%×50%×30%×(-
1)=-0.042
5)被魏军主力击溃遭受重大损失,为大败,可能性约为三成,得分28%×50%×30%×(-
5)=-0. 21
6)部队被全歼或被追击而危及汉中的安全,可能性占2成,为完败,得分28%×50%×20%
×(-20)=-0.56
这样,此种情况的综合得分为:0.07+0.14+(-0.21)+(-0.042)+0.028+(-0.56)=
(-0.57)分
(2)如果此时魏延部队已经攻下长安,形势将大有改观:诸葛亮可固守长安,也可与魏军
野战。长安附近郡县守将大多是无能之辈,纵不投降也不可能对蜀军构成太大威胁,此时
魏国有3成的可能放弃长安,有7成的可能派兵来攻。曹真决不是孔明的对手,即使是司马
懿,也没有太大胜算。蜀军可就食于敌国,解决一部分军粮问题,并立即让蒋琬等人运粮
来此,如此长安可基本无忧。此时会有以下可能:
1)魏国放弃长安:当为完胜,有3成的可能:得分42%×50%30%×20=1.26
2)魏国不放弃长安:此时情况十分复杂,大致可归结为两种可能:
<1>孟达适时响应,起上庸、新城等处人马,申仪等人乃骑墙之徒,必投降蜀国,而魏国闻
讯必大乱。司马懿正赋闲,曹休之辈,纵闻讯赶来,也已晚矣,若孟达事成,东吴肯定也
会出兵拣个便宜,如此则长安无忧,甚至有可能攻下洛阳,一举破魏,可能性当有8成。
得分:42%×50%×70%×80%×20=2.35
<2>魏国攻破长安,可能性不超过2成。
得分:42%×50%×70%×20%×(-20)=-0.59
如此则此种情况的综合得分为:1.26+2.35-0.59=3.02
魏延之计的最后得分:
综合以上4大类情况,魏延此计的最后得分为:-0.1-0.6+0.42-0.53-0.57+3.02=
1.64
远远高于诸葛亮的-0.1分。
结论:
魏延此计,虽然实现的可能性并不是很高(约35%),但是一旦实现获利巨大,而即使
失败,对蜀军的损失也并不大(完败的可能性不足10%),可以说是具有高回报率的中等
风险投资,有可行性。而由于魏蜀两国国力、兵力相差悬殊(国土面积4:1,军队数7:1
),要想实现刘备的宿愿,只有出奇兵、用奇谋、冒奇险,才能建奇功。所以用魏研这一
奇人提出的子午谷之计,有必要性。
所以说,兵出子午谷,是当时的不二选择。
尾声:
写到此处,感慨万千,作诗一首,以怀魏延。
文长慷慨献奇谋,
丞相不纳也无由。
五丈原上弥留际,
卧龙可曾后悔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摘】对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定量分析
🙂历史上出秦岭夺取关中的唯一成功范例 8 大秦猛士 字474 2023-08-31 02:43:24
🙂现在还有人支持这馊主意吗? 5 真理 字75 2023-08-23 13:23:12
🙂无论诸葛还是魏延都无力回天 6 波素扬舟轻 字112 2023-08-23 04:22:59
🙂北伐是三国的迷局 6 无此人01 字1125 2023-08-22 05:52:46
🙂这算明目张胆的英雄史观啊 8 年少亦菲的粉丝 字226 2023-08-23 05:01:03
🙂你对孙吴的雄主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6 无此人01 字479 2023-08-23 21:22:26
🙂唯一获胜之策,就是必选的策略 3 匿名 字150 2023-08-22 04: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