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 -- minotaur
(新的一章还没整理好,先发一篇我前两天写的文章大家看看)。
分析历史,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来分析和探讨他的应对。不能一味把古人都当成白痴,不然就容易走到一味苛责古人的路线上去。大多数情况下,看书的人的智商不见得能比当时决策的人高多少。
举个例子,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何进无谋,招外兵诛宦官。然而,说何进无谋的人,基本上是被三国演义骗了。其实只要站在何进的立场上想一想,很容易理解他的做法。
在何进之前有个窦武,处境几乎和何进一模一样,但才略和力量显然都比何进强,还有太傅陈蕃、李膺等为援,就因为窦太后作梗,最后一败涂地。宦官因为窦武的教训,进一步加强了京师兵权的控制。京师的军队不可靠,就是何进招外兵的原因。反过来,不招外兵就一定能成功么?我看未必,有窦武的前车之鉴,这是一个险招,得棋艺很高的棋手才行。但何进显然不是。所以,何进的决策不过是在有自知之明的情况下很普通很自然的做法。
请注意何进的谋士团的主要成员:"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何颙是当时天下名士的领袖人物,逄(读庞)纪是后来袁绍的几大谋士之一,荀攸就不用我再介绍了吧。有这几个人给何进出谋划策,足以证明何进无谋之说有多么荒谬了。
仔细读一读后汉书何进传,里面把为什么何进要招外兵说得很清楚:
"中官在省闼者或数十年,封侯贵宠,胶固内外。进新当重任,素敬惮之,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
“袁绍复说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
以上说明何进对自己手里的力量没有把握,而且京师武力从上到下都有被宦官渗透之嫌,还有对宦官的畏惧心理。所以何进悄悄派人去外面募兵,王匡鲍信张辽毋丘毅刘备等等都在这个募兵队伍里。
招外兵是袁绍等一干手下人的主意。“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8*8的时候二十多万外兵杀向京师的情景。相似点都是御林军不可靠,主使者的人脉在京师之外。
何进死之前,董卓已经到达京师附近。"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何太后和宦官之间的关系很深。她当初获得汉灵帝的宠幸,宦官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何太后的妹妹还是宦官首领张让的儿媳妇。所以太后这时候的想法只是让宦官放弃权力告老还乡,何进及其部属怕宦官将来卷土重来反攻倒算所以要杀掉,总之,双方意见出现了分歧。古代做事讲究名正言顺,太后不点这个头,杀宦官这个事情就不合法,将来保不齐有人会翻这个旧账。
接着何进就使出硬手,"促董卓等使驰驿上,欲进兵平乐观"。这也是为什么宦官反过来都到何进那里谢罪的原因。太后"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袁绍建议这时候立刻动手,何进不同意,他认为局势已尽在掌握之中,所以敢进太后宫去直接做太后的工作。之前,何进哪里敢轻易进宫?"(袁绍曰)大行在前殿,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进甚然之,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山陵。" 这段话说明何进之前非常小心, 就连必须亲自出面的陪丧和送葬都以称病为借口推辞掉。早在汉灵帝驾崩的时候,宦官首领蹇硕就想趁何进进宫之机杀掉他,蹇硕的司马潘隐(何进人缘好的又一个证据)连使颜色,何进察觉后立马跑回兵营,然后就告病不入了,宦官郭胜和何太后关系比较铁,就联合赵忠等牺牲了蹇硕,以求和平共处。
这里顺便回答一个问题,既然何氏兄妹和宦官有这么深得渊源,为什么还要诛杀宦官呢?有几重原因。第一,一些宦官轻忌何进,尤其是蹇硕竟然还要害何进,破坏了何进和宦官集团之间本来友好融洽的关系,裂痕一旦形成就不好弥补了。第二,何进与那些名士党人走得比较近,很多都成了他的部下,这些人极其憎恶宦官。第三,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和宦官们关系也非常密切。第四,就是为了名声了。本来何进就想杀一些看不顺眼的宦官就算了,但是袁绍等认为宦官同气连枝,又接近皇帝,若不尽除,必将为后患。
但是,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百密总有一疏。张让通过何太后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儿媳妇说情。张让还给儿媳妇磕头,大意是说:我们本应该归家养老,但是受了这么多年皇恩,要走了心里舍不得,请让我们最后一次入直,给太后陛下当最后一次差,站最后一班岗。然后再走就没有遗憾了。" 看看,这人多会说话啊。何太后心软了,"诏诸常侍皆复入直"。我认为何进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否则不会那么大意。这样才有张让派人潜听,具闻其语,并设计了诈以太后诏招入何进的阴谋,何进以为太后回心转意,进宫后就被埋伏的宦官们杀害。这样,才有了后来范晔的天败的结论。
何进的部将吴匡袁术等攻宫阁,宫门闭,攻不动,放火,宦官们又使出上次对窦武的老一套招数,劫持皇帝和太后,劫省内官属,言大将军"兵反,烧宫"。因为何进为人相当不错,"进素有仁恩,士卒皆流涕曰:“愿致死!",所以他的亲信部队并没有像窦武时那样散伙, 大家想着要为何进报仇。
这时候董卓军队的参战起了扭转局势的作用。一方面,董卓的弟弟董闵协助何进的部下吴匡等攻杀,"(吴)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 ...,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众多动摇不定者提供了站队的参考; 另一方面,董卓堵住了挟持皇帝的宦官一伙,"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
后汉书作者在整个何进传记里面没有说一句何进的坏话,看看他最后对何进的评价:
论曰:窦武、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内倚太后临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卒而事败阉竖,身死功颓,为世所悲,岂智不足而权有余乎?《传》曰:“天之废商久矣,君将兴之。”斯宋襄公所以败于泓也。
范晔上面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认为何进窦武都不是智不足,权亦有余,盖天败也。其中宋襄公的事情说的是左传的一段典故,楚伐宋,宋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废商久矣,公将兴之,不可"。宋襄公不听,大败。
董卓因为之后成了乱臣贼子,我认为史书上对他的功劳可能有点轻描淡写了。从另一个角度想,为什么后来何进的部属都跑到董卓那边去了,是不是和董卓在为何进报仇的事情上立了功有一定关系?如果何进不死,历史会怎样?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历史的迷雾就是迷雾 zmeng 字154 2009-05-15 16:35:55
🙂就算你这个是历史的还原 3 liupang 字364 2009-05-15 02:30:56
🙂农耕民族什时候想掌握游牧武装的动向都是很有挑战性的 q42474112 字0 2009-05-26 07:57:31
🙂【原创】不要把古人想得太白痴-三国之为何进正名
🙂这一大套只能是正好说明何进的颟顸龌龊而已 q42474112 字143 2011-01-02 23:53:24
🙂挨篇送,到底砸出来了。不过没有楼主的,有点不好意思 1 纹石 字105 2009-05-15 08:21:13
🙂宦官首领张让的儿媳妇? 春寒料峭 字12 2009-05-15 08:02:55
🙂呵呵。 唐家山 字50 2009-05-14 01:17:56